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应遵循的教学原则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应遵循的教学原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原则学生一、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中小学班主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须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殊需要,选取适当的教学内容,重点是让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与人沟通交往的交际能力,学会自我情绪的调节与控制,学会正确对待成败与得失。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必须从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和不同年龄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做到循序渐进,设置分阶段性的具体教育内容:初中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树立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念,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发展其学习能力,改善其学习方法;了解自己,学会克服自己的缺点,学会调节和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能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积极主动去帮助老师、同学,养成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逐渐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各种变化。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区别于其他学科课程的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是指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和指导思想。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的同时,更应注重了解每个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有区别于其它学科课程的特殊的教学原则。

1.典型性原则。由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班主任在上课前,应该充分了解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特点,把学生中常见的、典型的心理问题,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切入点,从积极的角度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其自己身心的发展规律,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有针对性地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不断提高中小学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教育有两项基本的教育任务,一是面对全体学生,积极普及心理卫生常识,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二是对心理方面出现不同程度问题学生的指导性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同,因此,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应遵循发展性原则,使每一位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都能自觉地发展心理健康水平,逐步杜绝或减少学生不良心理问题的产生。

2.自我实现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课中,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多种双边互动活动,开发学生潜能,使学生在心理健康品质形成中达到自我实现。教师所创设的活动情境,对于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起到影响与激发的作用,要想真正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因,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真正的从心理上去接受,才会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3.实践性原则。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小学班主任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可以以游戏和活动的形式为主,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良好氛围;中学班主任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应以活动和体验为主线,在努力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还要突出学生品格修养的教育。因此,在义务教育阶段,班主任应根据中小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积极主动地去营造一个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良好氛围,创造性地设计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中,通过玩玩做做的实践活动,使心理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