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一方水土养一方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古话说:“桔生淮南为桔,生于淮北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这种植物界的自然现象,不仅被哲人总结出来,而且流传数千年至今仍广泛被引用,就是因为这种自然现象也广泛折射着很多社会现象和文化道理。
这不,赶在劳动节看了这场满台演员辛苦劳动的舞台大戏——香港名导林奕华力挺明星何韵诗共同打造的《贾宝玉》。看过之后,堪称大饱眼福,因为眼睛确实过瘾了。但是心里却有些乱,那些熟悉的故事依然不疾不徐、不紧不慢熟悉地展开,只不过是加了一些时尚的元素和时空的变幻而已,撞击心灵的力量不够。换言之,在眼花缭乱和美轮美奂的背后,我没有找到预期的怦然心动。
很多事情,单项比较,容易有高下之分。多项因素综合在一起进行比较,就只好说各有千秋了。回到林奕华这一版《贾宝玉》,如果说有一些陌生感和不习惯,那大概就是京港两地的文化差异吧?感觉这一版《贾宝玉》更成功之处是在:用先进的视觉手段把一个老故事包装好,推向市场,而且形成了文化产业的号召力;不足之处是:太沉溺于舞台艺术方面的形式感带来的满足,影响了向心灵深处的开发。
凡事适可而止、过犹不及,譬如把形式感运用得淋漓尽致,大家都会得到享受。不过一旦过度,就成了为炫技而炫技的花拳绣腿。就我对林奕华这一版《贾宝玉》现场观众反应的观察来看,大多数人显然并不关心名著骨子里的“营养”,倒是对“烹饪手法”很在意,因为这是直接与何韵诗之类招牌式明星的舞台呈现质量息息相关的。相信林奕华足够满足这部分观众群体的需求,这一版《贾宝玉》是时尚的、青春的、流畅的、靓丽的、养眼的、浪漫的……代表着流行文化的高境界。
这种“高境界”具体而言,就是看林奕华的《贾宝玉》让我明白了什么叫“舞台剧”。香港人爱使用这个称谓,我们这里通常叫“话剧”。显然前者更宽泛、包容面更广;后者更纯粹、指向性更明确。论演员的表演能力,除了形体方面之外,他们似乎无法与我们这里的话剧演员相比,离开麦克风,大概念白都不够自信。但是,他们擅长载歌载舞,特别会把舞台氛围弄得热热闹闹。这一点估计很对都市时尚白领小资的胃口,所以在香港、上海这样的城市会更火。而在北京这样古板得近乎执著地追求文化底蕴、追求终极价值的文化大都市里,一定还有很多人难以忘怀话剧那种沉重撞击观众心灵的魅力和比拼“内力”的表演。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如此,戏何尝不是如此?在香港这样的文化市场,突出“舞台剧”这样一个概念,大约更有利于影视歌星介入舞台演出。除了男如谢君豪、女如焦媛等极少数凤毛麟角之外,香港几乎没有我们这里通常所说的“话剧明星”,当红明星也不像我们这里多半是出身话剧舞台的。如果说是请他们演话剧,多半就把这些时尚的偶像明星给吓回去了。舞台剧听起来就轻松多了,视觉时尚化、表演影视化、台词功力不足还可以靠麦克风弥补,演惯了电影和电视剧的花样明星们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在剧场里展示自己的另外一面了。
这样看来,舞台剧兴盛于香港,是很自然的事。但是希望在北京,在另一种文化传统与文化背景的泥土里,继续生长着话剧的生命力。人是有弱点的,特别是在面对时尚的时候,容易跟着跑偏。我们那么多优秀的话剧明星也正是香港观众很羡慕的,得让文化多样性发展,不能失去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