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模式创新与路径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模式创新与路径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创新中高职教育相互衔接模式与途径,实现职业教育课程和学制的双向衔接,构建中高职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我国进行职业教育改革,培养高质量专业技术人才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中高职教育 衔接 路径分析 模式创新

中高职衔接问题的提出从理论上来看,中高职衔接是国际终身职业教育思潮的产物,能够实现中高职院校从招生到就业这一系统的良性运行,为社会提供大量合格的技术人才,可以为中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提供机会,同时也为高职院校提供良好的生源探索一条有效的道路。当前,现代社会制度的完善和经济技术领域的飞速发展,要求职业教育必须顺应时代潮流,体现教育结构的创新和层次的延伸。当代的职业教育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对于促进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和人才建设,又好又快地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国内外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模式分析

1.1 国外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模式分析

瞩目现代国际教育形势我们发现,发达国家的中高职衔接模式基本分为三类,一是以英、澳为代表的国家确认普教与职教文凭等值的衔接模式;二是以德、法为代表的经专门补习实现学力达标的衔接模式(由职教机构对中职毕业生进行一定时间的专门补习,使之达到高中段学历标准而实现中高职衔接);三是以美、俄为代表的通过一体化课程或大纲直接衔接的模式(中等与专科层次职教大纲或课程呈现一体化)。研究发现,这三种衔接模式都是以课程的衔接为主要形式的衔接教育模式,只是实现过程和采取的衔接方式不同罢了。比如法国的课程分类衔接法,澳大利亚的培训包,英国的单元衔接法,德国的学制的螺旋式上升和课程实行阶梯式综合职业课程衔接的方式。

1.2 国内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模式分析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颁布实施了中高职教育衔接政策,直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提出“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改革开放-2002年间提出职业教育体系与中高职衔接体系阶段;2002-2010年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阶段;2010年后构建与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阶段。在这三个重要的发展时期,每年通过职业教育向社会输送的应用型人才就数以千万计。虽然前景是广阔的,但是当前的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尚有不完善之处,比如关于中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专业课程的设计、招生规划以及评价机制等有不明确的地方尚待完善。

2 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模式创新

2.1 职业教育课程衔接模式创新

课程衔接目标决定了人才培养的层次和规格素质,从层次和范围两个维度来比较,课程衔接模式分别是:层次纵向延伸式(中、高职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范围和取得的职业资格是一样的,但等级不一样)、范围横向扩展式(高职学习后工作范围拓宽,但不同工作范围的职业资格的等级不一定高于中职)和层次范围横纵延伸扩展式(不同的职业资格和不同的工作范围)(图1)。

2.2 职业教育学制衔接模式创新

第一,将“3+2”学制衔接的模式定为主流衔接模式;第二,将“五年一贯制”作为中高职衔接的过渡模式;第三,将“对口升学模式”的学制结构由“3+3”改为“2+3;第四,允许学制结构的多样化(图2)。

2.3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模式创新

中高职对接,解决了职业教育学历水平从中专到大专的衔接,这只是一个阶段性成果。长远看,应构建中职――高职――应用本科――专业硕士――专业博士的完整体系,加快建立与学术型学位相对应的完整的专业学位制度。(图3)

3 中高职教育衔接的路径分析

通过对国内外中高职衔接模式和成效的对比分析,他们都以现代教育体系的构建作为问题的“标”,以课程衔接作为问题的“本”,但最终都把现代教育体系的构建和职业教育课程的衔接作为中高职衔接的核心和落脚点。

职业教育课程的衔接,首先是符合现代教育模式和中高职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专业课程的设计应体现出生源特点,教学计划以及兼顾教学与就业两大目标,同时要着眼于长远规划,着力打造“宽基础、活模块”(编制层级教学单元)的课程体系,构建国家资格体系,全面实现职业技能衔接。职业教育学制的衔接方式也比较宽泛,比如继续沿用的五年一贯制、“3+2”模式、对口升学等,将弹性学分制实验引入课程体系,围绕中等职业教育的中心任务,构建综合初、中、高等三级学制、普职沟通的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方面:重塑中高职衔接学制方面的顶层设计,构建专科职业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王宇波.北京中高职衔接现实进展与模式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11(15).

[2]姚道如.产业升级背景下中高职衔接研究[J].安徽职业学院学报,2013(3).

[3]黄志良.论五年制高职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角色[J].职教论坛,2013(4).

[4]刘育锋.中高职课程衔接:职业教育政策历史诉求[J].职教论坛,2012(1).

[5]李全奎.中高职衔接问题的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1(13).

[6]肖坤.中高职有效衔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探索[J].职教论坛,2010(30).

基金项目:

2011年宁夏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高等教育中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研究”(NXJKG11-178)和2013年宁夏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宁夏农民职业教育供给与需求协调发展研究”。

作者简介:

刘瑜(1983-),女,宁夏银川人,研究方向:职业教育、金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