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虔诚踏足信仰之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虔诚踏足信仰之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西方人眼里,东方文化是神秘的,而在“刀锋们”的眼中,尼泊尔的文化则更是充满了玄幻色彩。在这个印度教与佛教交融的国度里,虔诚礼拜和苦禅修行不仅是人们的生活方式,更是他们的精神追求,这也让长期生活于都市,偶尔行色匆匆游走国内美景的刀锋和他的FB小分队们,惬意地领略到了异国风味的另一面。

Text/photo:刀锋/Edit:何鼎弘/Design:房韬雄

经历了文化苦旅到千禧之旅的学者余秋雨先生,对文化的解读颇具独到之处,他认为现场是一本大书,他要去读现场。

文人墨客的观点,时常无形中影响着大众。

以感受异域风光为出发理由的FB小分队,在尼泊尔境内体会到了“现场”的魅力。

这是一个融合了东亚和东南亚文化的地方,无论是中原、印度洋以及东南亚风情都能在这里找到影子。而给“刀锋们”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无疑是这里保存完好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特别是宗教的信仰

在国内,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等等宗教在特定环境里很普遍。在尼泊尔,占据了85%以上的人口信仰印度教,10%左右的人佛教徒,以及当地的小宗教,全民还是将FB小分队队员们震撼到了,文化的差异和生活方式的不同,让他们看到了另一种生活的火花——信仰。

信仰给人带来希望,而希望则是人们的生活动力。

从奇旺返回加德满都的路,依旧是二、三级公路,只是从这里开始基本上都是乘坐旅游大巴,不用聚精会神地开车了,也算是几天来的休养。

加德满都历史上是个大湖,而现在的地形也是呈洼地状。由于是首都,道路状况会相对好一些,但由于民众都没有太多交通意识,因此如果开车还是要谨小慎微,可别为了看街头景色而“马失前蹄”。

国家森林公园奇旺出发后,从另一条道直接奔赴加德满都。

加德满都是人口聚集的首都,尽管经济并不发达,这里的道路、房屋也很朴素,但人们的生活方式却很惬意,并不觉得生活有别于发达和发展中国家,也许这正是保留了当地完好传统的重要原因吧。

沿着加德满都附近,好几处联合国人文遗产都是之前规划好的景点,由于在市区,出于安全和出行效率的考虑基本上都采取了坐旅游大巴。

第六天(4月7日):奇旺

路书:奇旺有提供驾驶越野吉普的业务,半天1000卢比/人,包车的话10000卢比/天,不限里程。其实在那样的路况条件下,撒开了跑也走不了多远。

奇旺邻近印度,气候炎热,即使在最冷的一月,中午还能穿短袖。到了奇旺才知道,这个森林公园并不是深山老林,而是平原,是大象犀牛虎豹鳄鱼的天堂。

由于是野生动物园,当地人的生活状况却并不是很好,看起来就相当于国内某个山脚下的村落,而这倒也正好是我们丛林活动的乐趣所在。

一般我们都是在铁笼子外看圈养起来的动物,完全看不到生灵们的天性。在奇旺没有了铁笼,大象、犀牛,甚至鳄鱼就在你不远的前方,会感觉人与自然是平等的,除非蓄意惊吓和伤害动物,否则它们压根不把人类当外人。

由于白天气温较高,我们清晨就出发了。

将车停在路边,不一会儿就能看到树梢上的鸟儿欢闹着歌唱,像极了公园里晨练时听到遛鸟的声音,增添了许多不同的动静,此时选择徒步融进树林里去观鸟,别有一番趣味;比较有特色的是,用手划一棵大树雕成的独木舟漂流在河上,时不时地能看到不同的水鸟,还有岸边趴着晒太阳的大鳄鱼,这里的生态链比较完善,鳄鱼基本上对人类不感兴趣,因此是相对安全的,但我们还是小心翼翼地紧跟在当地向导后面,生怕惊扰了它们。

日落之前,在RAPTI河边观赏长河落日,边喝着尼泊尔啤酒边看着象群归来,如同悠闲地坐在外滩的咖啡馆里,看着拥堵的晚高峰,细细地品味着夕阳下的魔都生活......思想太跳跃了,居然能联想到那么远。

其实奇旺的魅力并不仅仅在丛林,还有典型的尼泊尔田园风光。

在晚餐过后,出发前往剧场欣赏原始风味浓郁的塔奴(Tharu)族歌舞表演,兴起时还被拉入到舞蹈的豪放人群中。

当地的塔奴(Tharu)族人保留着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比如在林区内耕作,农闲时他们会跳起极富特色的筷子舞,而到了每年的农收季节,又可以看到成群的妇女肩扛象草渡河的景象,用这些象草来卖钱,这才是真正的尼泊尔式悠闲生活。

第七天(4月8日):奇旺—加德满都 约 120KM

路书:120KM左右的路程,每天会有1-2班大巴车往返,在山路里摇来晃去大概得5个小时左右。尼泊尔的道路实在是差,国道还不如我们的乡道,即使是当地的司机也会在中途休息两次,建议最好不要选择自驾。

早餐之后,乘车颠簸着返回加德满都。

尽管刚入境的时候就在加德满都,但只是远眺了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喜马拉雅山脉,从现在开始,我们将抱着虔诚敬仰之心,感受这里的河谷宗教文化。

地处河谷地区的“杜巴广场”(DURBAR SQUARE),是加德满都的老城区,囊括了尼泊尔十六世纪至十九世纪之间的古迹建筑,广场上总共有五十座以上的寺庙和宫殿,同时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登记在册的人类文化遗产。

公元前6世纪,就已经有尼泊尔人在河谷一带定居生活,直到2008年5月28日尼泊尔国会宣布废除君主制,结束了280多年的沙阿王朝,成立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这里的政治制度才实现共和制,2000多年的历史,让这个亚洲古国的人文遗产饱含了神秘色彩。

在历史的朝代更替中,保留下了新皇宫、故宫哈禄曼多卡宫等古建筑。对于我们这些来自“中原”的游客来说,这里的建筑风格和特色拥有独特的魅力。

在皇宫门口,我们看到了只有在景点和影视基地才会有的古装站岗——他们是英勇善战而闻名的廓尔喀士兵后裔,历史上他们是个信仰印度教的部落,因此也被称作“牛的保护者”。

转角能看到古朴精致的活女神庙(KUMARI),这座神庙建于1757年,居住四、五岁就通过重重考验甄选出来,从没受伤流过血的释迦族女孩,这是尼泊尔人非常敬重的的活女神,有点类似藏传佛教的两大转世喇嘛。供奉在这里,直到初潮来临就“退休”再重选的童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