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大海里的“扎堆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海里的“扎堆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不管承认不承认,我们人类肯定是一种爱扎堆的动物。这不,6月份就要召开的巴西世界杯足球赛,估计就要有超过700万的游客前往里约热内卢观赛和观光,让这个已经有着600多万人口的城市变得更加拥挤。不过,爱扎堆断然不是人类的专利。在大海这一广阔的世界之中,也有很多动物喜爱扎堆在一起,其中有一些,甚至让世界杯期间聚集的人潮相形见绌。这在生态学上被称为集群现象,而海洋动物的集群行为则是动物界中最为多样,也是最为引人关注的集群现象。那么,这些海洋动物们为何要扎堆在一起?扎堆在一起,会对它们带来什么影响呢?

潜水员在一群沙丁鱼群下游过。沙丁鱼群是典型的海洋中集群生活的代表,无数的小鱼聚集在一起,不断地变换队形,令掠食者目不暇接。摄于菲律宾宿雾岛(摄影/孟庆然)

要保护自己?来扎堆吧!

在海洋这个变幻莫测的广阔空间之中,落单意味着生命危险――因为幽暗的海水中,潜伏着蠢蠢欲动的捕食者,会从出其不意的方向发起进攻。若是自己没有力量和速度,那么必定会成为别人的盘中餐。

于是,海洋中那些最为弱小的动物们不约而同地采取了一个同样的策略,来尽可能地保障自身的安全――那就是聚集在一起。聚集、再聚集,直到成为一个有着成千上万乃至上亿个体的群体时,群体的力量将会保护其中的每一个个体。这里,最有名的例子可以说是沙丁鱼了。

沙丁鱼大军

聚成球形闯世界

人们常常用“挤得和沙丁鱼一样”来形容拥挤的人群,这一方面指的是餐桌上罐头里那塞得满满当当的沙丁鱼,而另一方面也指在海洋中沙丁鱼们组成的庞大群体。严格来说,通常所说的沙丁鱼,其实是好几种属于鲱形目、鲱科鱼类的统称,目前一共有21种鱼类可以用“沙丁鱼”相称,而以集群出名的,则更多的是拟沙丁鱼属的鱼类。这些沙丁鱼们普遍身体弱小,最长也不过十余厘米,这让它们在捕食者的攻击面前毫无还手之力。除了人类,海豚、鲸、鲨鱼、金枪鱼、旗鱼和一些海鸟等都将沙丁鱼视作美味,可以说沙丁鱼是海洋捕食者菜单上出现频率最高的名字之一。为了抗衡这些凶猛的捕食者,沙丁鱼只好靠集群来确保种群的延续。

沙丁鱼群在全球各大洋均有分布,南非附近海域的沙丁鱼集群最为壮观。南半球的夏季,由于表层水温较高,喜爱较冷水温的沙丁鱼们大多生活在更靠南、水温更低的南非厄加勒斯浅滩。这个时候,沙丁鱼还比较分散。在白天,它们躲藏到幽暗的深海,来享受深处的清凉,并逃避虎视眈眈的捕食者;到了夜间,它们在夜色的笼罩下上浮到温度降低海面,捕食浮游生物来填饱肚皮。夏去秋来,到了每年5~7月,南半球迎来了冬天,一股低温海流沿着南非东海岸向北流动,这时沙丁鱼们知道是到了去北边产卵迁徙的时候了。不过,由于这道海流较为狭窄,地少鱼多,使得十几亿沙丁鱼聚拢在了一起,形成了数千米长,宽达1千米,厚数十米的“鱼带”。周边海域的众多捕食者当然不会错过这一年一度的盛宴。面对这些饥肠辘辘的捕食者组成的强大联盟,沙丁鱼们开始聚集成一个个直径达数十米的“鱼球”。每一个鱼球都包含上万条沙丁鱼。它们动作整齐划一,持着近乎完美的球形。这让它们在捕食者眼中成了一个巨大的银色生物,很难找到可以“下手”的目标。捕食者们只好依靠横冲直撞,来找一些来不及随群体转向而落单的个体下口。这正是集群御敌的目的所在――牺牲掉的大多是老弱病残,而那些精壮的个体则能够最大限度地生存下来。

和沙丁鱼采取同样策略的鱼类还有很多,例如鲱鱼、鱼、鱼、银汉鱼等,都能形成大群的集群。

清晨,在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亚半岛附近海域,聚集成团的绿杰克鱼,将要遭遇大型的袭击,很快就会沦为它们的美味早餐(摄影/孟庆然)

南极磷虾的扎堆逸事

南极磷虾也能形成若干个超大的磷虾集群。这些磷虾和沙丁鱼一样,团结成群体来减少捕食者造成的损失。不过,这些被吞吃掉的磷虾,对于南极海域的其他生物来说则是至关重要的。南极海域生物多样性较为匮乏,而这些磷虾是作为链接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和大型捕食者之间的重要桥梁而存在的。可以说这些磷虾是南极海域生物圈的支柱力量,因此也不难理解为何南极磷虾的群体如此庞大了――据估计,这些磷虾集群的总量可以高达数亿吨,相当于一年内全世界玉米产量的总和!

想要大吃一顿?来扎堆吧!

有矛必有盾。虽然各种小鱼和甲壳动物可以依靠集群来防御捕食者,但是捕食者也可依靠群体的力量来进行反制。海洋之中,这种捕食与反捕食的斗争,每一刻都在上演。

战术派

海豚攻坚队

在对上面提到的沙丁鱼集群的围捕之中,海豚无疑是最高明的猎手之一。参与围捕的海豚大多是长吻真海豚,也有一些宽吻海豚混迹其中。海豚们大多是以家族为单位,家族成员包括若干雌性海豚和幼龄海豚。雄海豚们则像在青春叛逆期的小伙子一般,喜欢两三只一伙在外游荡,有时候会加入某个家庭,一段时间后又离去。南非沙丁鱼集群之时,正是幼年海豚刚刚断奶的时候。这时大吃一顿,无疑是长身体和学习捕猎的好时机。而海豚们的集群生活和家族结构,让它们在围捕沙丁鱼时能够通力合作,得心应手。

海豚们依靠自己独特的声呐系统来探索鱼群,集群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十余双眼睛能够更有效率地追踪到猎物。一旦发现目标,它们便呼朋唤友,开始做进攻前的准备。

猎捕的队伍通常分为两组,一组负责分割和包围鱼群,另一组则冲入被分割的鱼群中捕食,二者相互交替进行。在进行分割包围时,它们先从下方将沙丁鱼赶向海面,然后利用气泡将鱼群分割为更小的集群。一旦猎物们被分割为小群,那么另一组“冲锋人员”便冲入小群之中,进一步冲散沙丁鱼集群,来将落单的个体吞入腹中。有时候,若干个海豚家族会聚集在一起形成超大型的狩猎团队,一时间,水中沙丁鱼闪现的鳞光、海豚们飞驰的身影,再加上彼此呼唤对方的“咔咔”声,让海洋成了一个光怪陆离、喧嚣不已的大餐厅。

实力派

海底布大网的座头鲸们

无独有偶,座头鲸们也用围猎的方式捕食。座头鲸又名大翅鲸,得名于它那巨大如翅的鳍。而同时,座头鲸也是海洋中著名的美声歌手,它能够唱出富有旋律的“歌声”,以此来联系彼此。这些大家伙们通常单独行动,但有时也能形成群体,通常由数条构成,最大的群体可以多达十余条。这为它们的围猎创造了条件。

尽管和海豚一样用到了气泡,但座头鲸并不是为了分割猎物群体。与此相反,它们围绕猎物的集群游动,用气泡做成一张大网,将猎物团团困在其中。这个圆筒形的大网越收越紧,猎物们也被压缩得越来越紧密。随后,壮观的一幕到来了:座头鲸们张开它那能容纳数吨海水的大口,从下向上突出海面,将猎物团随同巨量的海水吞入口中,然后大口关闭,滤出海水,只留下可怜的猎物们。

座头鲸和海豚们采取的不同捕猎方式,和它们的身体结构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海豚体小轻快,依靠牙齿捕捉猎物,因此适合冲散猎物来捕捉落单个体;而座头鲸体大动作缓慢,显然无法逐条捕捉猎物,因此它们依靠口内密集的鲸须,滤出随着海水吞入口中的猎物。但不管采取什么方式,集群合作都能让它们更有效地捕食那成群的猎物。

蓝脚鲣鸟分布在南太平洋,最显著的特征是具有一双蓝色的大脚丫(摄影/孟庆然)

鲣鸟的扎堆逸事

对于沿着美洲西海岸洄游的沙丁鱼群来说,不仅在水中要面对海豚们的围捕,海面上的鲣鸟也会袭击它们。不过比起海豚和鲸们那组织有序、分工明确的群体来说,鲣鸟们只能算是临时聚集在一起的乌合之众了。当海豚把鱼群赶向海面之时,鲣鸟们的机会到来了,它们收起翅膀,从空中向下俯冲,像箭一般以每小时50~100千米的速度扎入水中,在身后留下一串雪白的气泡柱,然后在水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叼起惊恐未定的小鱼,完成一次捕猎。在沙丁鱼集群期间,上万只鲣鸟轮番俯冲入水,场面蔚为壮观。尽管鲣鸟们没有明确的组织分工,但它们还是很守规矩的,不会出现哄抢或争夺的场面。毕竟,它们翼下的沙丁鱼几乎是取之不竭的呢!

要找对象?来扎堆吧!

当然,除了吃喝,动物们聚集在一起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那就是繁殖。大海广阔无边,要是分散地生活,那么想找到另一半的机会就太少了。在繁殖期聚集在一起,就好像召开了一场盛大的相亲会,有更大的机会接触自己心仪的另一半。同时,集群生活还能让彼此间基因的交流更加多样,这对保持种群内遗传的多样性也是大有好处的。

大马哈鱼 边走边爱

上面提到过,南非沙丁鱼集群的一个主要动力是回归北方的产卵地,事实上对于其他鱼类来说,繁殖期也是最容易集群的时期之一。大马哈鱼就是最为人所知的例子。大马哈鱼是居住在太平洋北部的若干种鲑科鱼类的统称,它们是身处北大西洋、被人们用来制作生鱼片的三文鱼(大西洋鲑)的亲戚。大马哈鱼们平时生活在清凉的北太平洋水域,以捕食小型甲壳类和小型鱼类为食。当它们在海水中生长3~4年后,那记录在基因中的遥远回忆被启动了。到了夏秋之际,它们纷纷从海洋中聚集到河口,并逆流而上进入淡水,开始了那波澜壮阔的洄游过程。对于北美的红大马哈鱼来说,在进入淡水之后,它们便脱去海水中那普通的银装,整个躯干变得通红,显示它们已经完全成熟。在逆流而上的过程中,它们奋力前行,甚至能越过数米高的瀑布――要知道,它们在淡水中是不摄食的,支持它们的动力完全来自在海洋中储存的能量。最终到达河流上游水流平缓的沙质产卵地,完成产卵的终身大事之后,这些鱼儿的生命也走向终点。而它们的后代则在孵化后又回到海洋,重复着它们祖先所走过的道路。

澳洲红蟹的扎堆逸事

澳洲红蟹也会进行每年一度的集群式的生殖迁移。每年12月,大批红蟹会从居住的丛林中集群奔向海洋产卵,其规模之大甚至让当地不得不暂停交通来让它们通行。

还有其他事?来扎堆吧!

保护自身、合作捕猎、方便繁殖,这是海洋动物集群最主要的三个目的,不过,还有一些因素使得动物们喜欢扎堆在一起。其中的一些扎堆现象并不完全符合生态学上的“集群”定义,但这些扎堆行为还是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好奇。

一起游 省力速度快

在追逐沙丁鱼的大军里还有不少金枪鱼、旗鱼等体形大、游速快的捕食性鱼类。有趣的是,这些鱼类不但在捕食时集群行动,甚至在平时的迁徙过程中也排成整齐的队列游动。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原来当这些鱼类排成整齐的队列时,前方的鱼身在水中产生的涡流,能够减少后方鱼所受到的阻力,能让整个鱼群更有效率地游动。经过测量发现,集群游动时一条鱼所受到摩擦力,是单独游动时的1/5。还有一些鱼如鲱鱼等,它们的体表能分泌出一些含蛋白质的黏液来减小摩擦力。因此在集群游动时,大家都能依靠这些溶于水的黏液降低摩擦力。可见,集群生活不仅安全,还能带来省力的好处。

整个白天,帕劳群岛咸水湖的湖面上挤满了淡黄色的水母,如梦如幻。

生理很独特 就爱在一起

一些动物独特的生理机制,也能形成集群现象。例如在菲律宾东部的帕劳群岛上,有一个咸水湖,湖中居住着大量水母。这些水母由于缺乏天敌,逐渐失去了它的同类们那令人生畏的刺细胞,变得不再蜇人。由于失去了这些捕猎工具,它们的食性也由荤转素――更准确地说,它们自己在体内豢养了一批藻类,依靠这些藻类合成的有机物为食。于是,这片咸水湖就有了一个吸引全世界游人的独特景观:每天,当阳光越过湖岸,投射到湖面上时,大批水母携带着从深层湖水中吸收的无机盐,逐渐聚集到湖水表面,并缓缓从西向东游动,让它体内的藻类接受阳光的照射,进行光合作用。过了午后,水母们又向西折返,在太阳落山时重新沉入湖中,完成一天的“日光浴”

特定小环境 吸引一大帮

海洋动物们的集群还和特定区域的小环境密切相关。

在世界各大洋的冷暖海流交汇之处,位于下部较冷的寒流会将海底的无机盐等卷入海水表层,从而使得这一地区的浮游生物特别繁盛,于是相当多的鱼儿就聚集于此,形成很大的鱼群。世界上几个重要的渔场,如秘鲁渔场、纽芬兰渔场等,都是这样形成的。

南极周边海域的海水中有机物相当稀缺,而海底则更是贫瘠。但有时,会有死去的海豹或鲸鱼的尸体沉入海底。这些尸体就成了吸引海底动物的“圣地”。不消几天时间,就会有大批甲壳类动物和棘皮动物,如大型等足虫、各种海星等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来从这不可多得的有机物来源中分得一杯羹。在冰冷的海水中,尸体很难因为微生物的繁殖而腐坏,但在这些饕餮食客的啃食下,数周之后这些尸体就只剩下一堆无人问津的白骨,而饱餐后的食客们则像盛宴散场一样,又一次遁入大海,消失无踪。

对于特殊的小环境引起的动物扎堆现象,最神秘也是最吸引人的莫过于海底“黑烟囱”区域了。“黑烟囱”,又被称为“深海热液口”,是深海火山活动的表现形式之一。就在这如同地狱一般的环境中,数米长的红色管蠕虫形成了丛林般的群落,它们不需要吃任何东西,而是借助体内共生的细菌,依靠海水中的硫化氢获取能量,来将无机形式的碳合成有机物。同时,还有大量的甲壳动物、软体动物甚至鱼类游弋在蠕虫们构成的“丛林”之中,通过相互的捕食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当某个地区新产生了热液口时,很快就会有这些生物“进驻”此地,形成繁盛的生物群落。而这些生物从何而来,如何感知这一地区有热液的产生,到现在仍是一个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