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感受形象 体验情感 品味语言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感受形象 体验情感 品味语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小学文学教育要引导学生钻研文本,着力于“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既学会语言文字的应用,又进入一个新的精神境界,唤起学习的意识、理想的追求和情感的纯洁,勇敢前行,走上追求真善美的人生之路。

关键词:文学教育;语言文字应用;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5-0020-02

如何进行小学文学教育呢?根据新课标的“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着重考察学生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的水平” [1]的提示,文学作品的评价重点,应该也是文学教育的重点。小学文学教育应着力于 “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

一、感受形象

文学形象由典型的人物、事件、景物共生而成,但不同的作品侧重不同,有的突出人物形象,如《穷人》;有的突出事件的形象,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有的突出作者的综合体验形象,如《匆匆》;有的主“情”,突出感情,如《再见了,亲人》;有的突出“象”“境”,即所谓“意象”“意境”,如绝大部分的古诗词,又如特别重视意象意境构建的散文(如《山中访友》);有的突出主题,是作者对现实生活进行哲学思考的过程化与形象化,如《生命 生命》。要根据文本所表现的形象特点,指导学生理解文学形象。比如,文本是突出人物形象的,要抓住动作、语言的描写、心理描写、外貌(肖像)描写去领会人物形象,既要从正面描写中体会人物形象,也要从侧面描写领会人物形象,既要从人物描写把握人物形象,也要从环境描写中把握人物形象。又如,文本是突出意象、意境的,要把该意象放在全诗中细加揣摩,要从意境中体会作者对人生体验的表达,如个人情感的抒写、美好事物的歌咏、家国情怀的抒发。

二、体验情感

“文章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文学实际上是人类生命情感的载体。文学在种种具体的感性形式中,都毫无例外地蕴含了人生的意味、生命的存在和命运的悲欢。

在对文学作品的阅读中,学生的情感反应通常有两种。第一,沉浸于作品中的人物情感,把自己作为作品中人物进行情感“演绎”。第二,唤起自身对作品中人、事、物的情感。在叙事作品中,第一种情感反应现象很容易把自己作为作品中的人物,随着作品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发生情感的共鸣,即自己的情感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作品中那个人哭你也哭,他笑你也笑。第二种是一种感动式阅读状态,是读者把自己的好恶评价投射到作品中,抑或被作品本身所打动。

要根据文学作品引起情感的因素指导阅读。诗歌能激发读者情感反应的主要是意象与意境,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注入作者离愁别绪的不尽长江水之意象和烟花三月江边惜别的意境。古诗词教学的激感,要从再现意象、深入意境入手,体验情感。

叙事作品能够激起读者的情感反应的特点主要有二:一是集中,把历时空的人事浓缩在一本书中或者一个故事中,形成作家独有的世界(这是作品所独有的情境世界);比如,《穷人》,把穷人桑娜与渔夫丈夫、邻居西蒙在暴风雨之夜发生的事情集中到一起来写,使读者全方位的了解事情的全部过程,从而使读者感悟到人性的力量,因而油然受到感动。二是情境的细节处理,把人们日常生活忽略的细节表现出来,既出乎一般人的生活经验之外,又合乎人们对生活的想象。细节的真实性,使读者能够沉浸于情境当中,而受到感动。比如,桑拿发现西蒙死后毫不犹豫把她的两个孩子抱回家而到家后的复杂的心理活动,是一般人难以经历的,阅读时会被作品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深深打动。

根据叙事作品引起情感的因素指导阅读,一是情节的分析,把历时空的人事集中、概括呈现出来,比如,《穷人》的教学,可以梳理出主要情节,把握事情发展的全貌。二是抓住细节描写揣摩体味,比如,桑娜把西蒙的孩子抱回家以后的忐忑与决然,使读者为她内心的纠结而焦虑,为她的决然而感动。

三、品味语言

在文学作品中,词语、句式、词序、表达方式的不同,都会引起语义、表达效果的差异,这是语言的神奇之处,正如鲁道夫·阿恩海姆指出的:“一幅绘画意象,是整个地、同时性地呈现出来的,而一种成功的文学意象,则是通过一种可称之为‘在随时修正中的冲积或合生而获得的’。在这儿,每一个字眼和每一个句子都得到下一个字眼和下一个句子的修正,从而逐步接近所要表述的大体意义。这样一种通过对意象的逐步修正而达到的‘构图’,使文学媒介本身‘变活’了。这种效果完全超出了由纯粹的选择和各个方而的次序编排所达到的效果。” [2]

对文学语言,要仔细品味才能欣赏到它的魅力。主要方法有:

一是比较品味法。在文学作品的篇章揣摩中,对于题眼和文中的关键词句,教师可通过替换、复原、描摹、删减等方法来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神奇魅力。比如《搭石》;“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伏下身子”换为“弯下腰”也可以使意思完整,前后连贯,但表现力会因之而大大削弱,“伏”,可以有“倒伏”的构词,可以使人想到年轻人弯腰之低,以便背起老人,从而体味到家乡人的助人之周到。段落甚至篇章,也可以用比较品味的方法。又如,《山中访友》,如果全文不是应用拟人的方法写,而是作为一般游记来写,只写到过什么地方,看到什么景物,结果会如何?

二是问题化解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师生有时会发现教材文本中“不合规范”“自相矛盾”的“问题”,甚至是“错误”。其实,这些“问题”或“错误”往往体现出作者的良苦用心、高明之处。如果把这些“问题”或“错误”化解了,那么作者的匠心也就明晰了。 比如,《燕子》,“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用“痕”作量词,乍看是用词不规范,但仔细品味,用“痕”把电线在空中的若隐若现写得恰到好处。

三是语境分析法。品味语言必须结合语境。品味语言要按照“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章”的原则,通过学生自主、深入地研读去感知文章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情感,进而走进作者的心灵。比如,《冬阳·童年·骆驼队》“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吃草料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了起来。”单独抽出来阅读,感觉写得也不怎么样的,但在全文的语境里阅读品味,可以体会到童年时期的“我”对生活充满热爱,对事物充满好奇。

四是想象揣摩法。 想象和联想是感悟语言的媒介,是培养学生对语言深层次感知力和鉴赏力的有效途径与手段。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与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创造与想象,引领学生体察语言的意义、情感和韵味。比如《匆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想象针尖上的水滴与大海,会与作者一样对时间消逝的无声无息而感到莫名的哀伤。

五是感情朗读。新课标各学段关于阅读教学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并指出:“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 [1]开掘语言之语音的情感要素,实际上是从一个侧面将语言本来就有的人文价值灌注到文学语言当中去,是回到语言的原意当中去的一个具体表现。文学文本的朗读应该 “以情带声”,避免出现“字化”现象。所谓“字化”现象,是指朗读的时候,没有因为不同内容和情感而表现出相应的轻重缓急和抑扬顿挫,而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蹦出来,平均用力。造成这个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过分注重字音的清晰准确,将句子处理成标准单音节的机械相加,这样就影响了语句的自然流畅。这种“字化”现象是语文教学中应该警惕的,如果学生出现字字准确但字字无意的问题,教师应该及时加以引导和纠正。以真情实感和准确理解为前提,语流才会出现细微、丰富的变化,才能避免固定腔调。朗读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应该是让学生说真实的话,说真心话,把课本上的文字变成自己的感受、自己的话说出来,要有真情实感。

把握好立足于文学文本的文学教育三要素,既能有效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应用,同时也能把他们带入一个崭新的境界,在学生心里唤起新的崇高的意识、强烈的渴望和纯洁的情感,激励他们向前,引领他们走上追求真善美的人生之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2011.

[2]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M].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