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传之以形 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传之以形 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为让现代信息化技术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园家园共育的潜能,笔者利用数字化设备―― 成长记录仪,通过视频拍摄,结合有目标地分“忧―有―优”三步骤尝试“奏响”一曲家园优育之歌。事实表明,这种目标明确的动态信息化家园共育方式,不仅优化了家园协作模式,助推了孩子的全面成长,最终也让家园在互动中体会到优越感。

关键词:成长记录仪 动态信息 家园共育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c)-0115-01

幼儿园家园工作需要创新,创新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家园共育。所以,如何巧妙地利用现有的现代信息技术,随时引导家长积极关注并主动参与幼儿园教育活动,促成孩子健康成长,真正让现代信息化技术深入幼儿园教育,并发挥优势,是我们一直思考和尝试在做的事。

我园为实现特色的动态信息化家园共育模式,专程与电子科技公司合作制作了集拍照、视频和录音三种动静态功能的数字化设备―― 成长记录仪,通过人工记录、上传至网络平台,即可以影像形式向家长展示孩子在园的表现,为家长提供幼儿成长的丰富信息,打造家园互动的信息平台。下文将展示教师如何运用电子成长记录仪这一动态信息交流平台优化家园共育工作。

1 忧家长之忧―― 传之以

在家园交流中,我们不难发现仅仅的口头或文字的描述已不能满足家长了解孩子在园情况的需求,他们最渴望的是亲眼看见、听见孩子的活动。而对于他们最忧心忡忡的疑问,成长记录仪拍摄的视频就能最直观地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我将不同时期的家长所担忧的问题作了大致整理:(1)托班适应性成长的担忧。刚入园的托班新生家长会较多的关注孩子在园的情绪表现:孩子玩得是否开心、是否吃好饭等入园适应性问题的了解。所以,在入园的第一学期,教师可主要围绕孩子的一日生活环节分期进行集体性拍摄记录。(2)小中班注意力集中的担忧。家长“适应”了一年的幼儿园生活后,开始担心自己孩子的注意力是否集中、是否愿意在集体面前表现等方面的内容。这时,教师可结合本时期孩子交往意识快步发展的特点,在每周的教学活动中选段拍摄孩子的表现情况。(3)大班幼小衔接问题的担忧。这时的家长不免担心:现阶段孩子该做的入小学准备工作、能否顺利升入小学等问题。教师就可以通过拍摄孩子的独立性和学习性表现向家长展示孩子在幼儿园学习习惯及能力培养的情况。

针对不同阶段家长所担忧的问题,教师用简单的文字背景说明将拍摄的视频动态信息传至网络平台,让家长越过时空了解到了他们最渴望的信息,让家园的及时沟通和交流更具真实性和直接性。

2 有教师之由―― 晓之以理

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家园共育的成功起步就是让家长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所以,我们在满足了家长的需求后,需要让家长也明白运用这一动态信息化方式的最终目的。这时,我们要把家长的担忧转为积极的“活动”状态,一起有准备、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关注到孩子出现的问题,引起重视、统一思想,开始一场家园共育的“持久战”。

接着,教师可从以下两方面逐步展开运用动态信息传递,优化家园共育模式。

2.1 目标引领商讨拍摄计划

以托班入园第一学期专题式拍摄为例,依据托班孩子年龄的生长特点和家长所“忧”的问题,教师制定以培养孩子日常生活的初步自理能力为重点的班级计划;通过家长会,和家长一起统一切实可行的集体培养目标;商讨安排每个月的拍摄内容,引导家长比较孩子在园及在家情况,有针对性地培养其生活自理能力。

如对独立进餐能力的培养,讨论得出:预定在9月份教师全面拍摄孩子在刚入园时吃饭、洗手、喝水、入厕等生活自理能力的实际水平,重点拍摄孩子午餐的就餐情况,引导家长与家里进行对比,对照目标(能独立地用勺子一口饭、一口菜吃完自己的一份)在家里对孩子加强培养,最后在1月份进行集体拍摄孩子的进步表现。

2.2 关注过程寻找水平差异

按照拍摄计划,教师每月拍摄至少四次有关孩子的现状视频,其中集体和个体视频各两次,家长可以分别从横向、纵向的角度来客观地发现自己孩子存在的问题,通过互动平台和教师一起寻找出问题的根源,再施以适当的引导方式,有效地运用这个动态信息交流平台达到家园一致。

这个过程,教师主要用两种途径帮助家长寻找自己孩子的水平差异:

(1)同伴间的对比拍摄。通过同伴中“能者”直接的正确示范,引起家长关注,更客观地看到自己孩子在集体中的表现,有目的地配合做好工作。

(2)引导语的恰当补充。为了统一家园间的培养方式和目标,教师可边拍摄边加入语言引导,提出相关要求。如在教孩子洗手时,教师用语言引导其正确的洗手步骤。

另外,也可在拍摄页面上传至家长端,教师在视频说明这里可注明书面的引导语。如拍摄好“吃饭的卫生问题”后,给予的引导:在日常活动中,有些家长可能怕麻烦,看孩子吃饭不干净,就直接采用代替的方法,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这样做不仅让孩子失去了学习的机会,而且长此下去会让孩子渐渐形成依赖思想,让孩子失去“我能行”的信念。提倡的方式:鼓励帮助,用激励的语言“哇,桌上都没有掉饭粒啊!”调动了孩子认真吃饭的主动性。

3 优家园之优―― 动之以情

在目标的引领下,家长通过动态信息平台不知不觉参与到了幼儿园的教育中,这种直观的视频记录,让家长更客观地了解到了孩子的问题所在,并激发了对孩子成长的责任意识,更体会到教师的良苦用心,这些也更为优化家园间的共育拓宽道路。

3.1 互相支持拉近家长与教师间的距离

在信息的反馈平台上,教师有对孩子在园表现进行评价,或针对问题向家长提出解决建议,而家长则对教师工作进行评价,或就某些教育问题提出建议。教师与家长的这种相互交流,能进一步紧密双方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共同做好家园共育工作。

3.2 生成特色拉近家长与家长间的距离

成长记录仪可以记录班级特色活动,如由家长为孩子设计活动方案,以激发孩子的能动性和表演潜质为出发点,通过动态信息传递让所有的家长都分享到孩子成长的快乐,并让家长了解到各自别具特色的教育方法,进一步加强家长与家长间的沟通交流,共同做好家园共育工作。

综上,运用成长记录仪优化家园共育工作,除了能达到预期的培养计划外,还会由此得到意外的收获。我国教育家陈鹤琴早在1927年就说过:“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因此,要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家庭和幼儿园两方面必须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家园互动才能形成合力。让我们运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让家园共育工作与时俱进,体现出更高的效率、价值及蓬勃生机。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 陈鹤琴.家庭教育[M].华东师大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