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完美的采访对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完美的采访对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0月,我采访“死磕派”代表杨学林律师,文章《死磕派不是瞎胡闹》作为封面《事件律师》的其中一篇,发表在本刊10月号上。未料想,这篇仅5000余字的文章,在网上引起不小的反响。仅在本刊新浪微博上,阅读量就以万计,转载近300,杨律师也在自己的微博和博客上转载此文,转载量过千,其中不乏“法律大V”陈光武等人的再转载。文章以裂变的形式传播开来,数量巨大难以统计。

抛开转载量不谈,关于“死磕派”到底如何定义,“死磕派”办案的技巧,“死磕派”对现今司法的影响……在网上亦讨论迭起,不一而足。这篇文章能够得到关注,一是因为“死磕派”确实是十分受到关注的一个群体,争议重重而没有定论,二是杨律师本人在新浪微博的力量也起到了作用。

我与杨律师结识于2009年,当时他正为三鹿毒奶粉的受害儿童维权,颇有名气,我刚刚入媒体一行,新手一名。还记得当年的见面是在北京军事博物馆附近的麦当劳里,因着离他调查的地方近,而我又方便坐地铁罢了。杨律师穿着朴实,言辞真诚,就着我不下40个问题的采访提纲一一道来,毫无不耐,而且坚决不跑偏,以致我深夜撰稿时有一种下笔如有神的感觉。后来虽无业务上的往来,却一直关注着他,杨律师在成为“死磕派”人物以后,通过网络引起社会对公众事件和法律问题的讨论,尤为醒目。条例清晰、有理有据、善于与媒体合作、通过各种途径表达自己的观点,私心说来,杨律师这样的应能列到最受记者欢迎采访对象榜首。

不过,这样的采访对象可谓可遇不可求。我从业五年还算新人一枚,查询联系人名单之后却发觉,采访的对象也超过了400人,而如杨律师一般的,不超过二十人。很多采访对象或者语焉不详,或者逻辑混乱,或者自说自话,往往聊上2个小时,才能逐步将采访理清脉络、引回正途,不过这种情况有耐心就好,无伤大雅。部分采访对象上来先轻慢你的工作单位,再用一套英文缩写的专业词汇砸昏你;部分采访对象将你的稿子改得支离破碎,仿佛不按照他的意思就坚决不能发表,才让人头痛。

有时也想,如若采访对象都如同杨律师一般,在完美接受采访之后,顺便帮我们增加下曝光率可真遂人愿。不过转念又想,“搞定”采访对象,本就是记者工作要解决的第一个难题,如若各个采访对象都是满分,我们记者的工作岂不毫无挑战性和成就感可言,又如若各个都可成为有影响力的自媒体,那我们记者更该无路可走,乖乖回家吃自己去了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