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语文课堂的“多”与“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语文课堂的“多”与“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走进小学语文课堂,我们可以发现,语文教师常常用“自主、合作、探究、对话”等语汇来表述自己的教学设想,教学现场也告别了单调、沉闷,呈现出新的景观,气氛热烈,形式活泼,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然而,从理念认同到行动实践毕竟还有距离,由于教师长久形成的惯性思维和对新的教学方式本质的理解偏差,依然存在一些“形似”而“神不似”的现象,使语文课堂又呈现出另一种虚飘与浮华,失落了课堂本该具有的踏实与质朴。

一、 多了一些热闹散乱,少了几分安静有序

现在的一些语文课,尤其是公开课,为了追求热热闹闹的课堂气氛,许多教师动辄就引导学生大声朗读、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角色体验。课堂上,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话语:“大声读”“你想怎么读就怎么读”“你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不用举手,大胆地说”“四人小组一起讨论”;也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形:学生时而说,时而唱,时而画,时而演,时而游戏,很多时候看似活化了文本,实则往往游离了文本,仅仅是形式的活泼,散乱的活跃。因为担心冷场,许多教师不敢花时间让学生直面文本文字,潜心涵泳。课堂上已很少见到学生静听默读、静思默想的场景了。这也导致了学生阅读的肤浅与不会倾听、浮躁的习气。在教师的潜意识里,似乎只有有声音的课堂才是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似乎只有有活动的课堂才是自主、探究的课堂,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说过:“教室里一片寂静,学生都在聚精会神地思考,这将是课堂最真最美的时刻。老师要珍视这样的时刻,课堂上应该经常出现这样的寂静。”新课堂之“新”,不仅在形式,更在本质。语文课堂要追求气氛的热烈、形式的活泼,更要积极关注学生思维的活跃、言语的发展。因此,我们要重建课堂生活规则,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表达真我,在课堂中营造默默阅读、细细品味、静静学习的场域,让学生深深卷入,潜心会文,感悟文字的魅力,使课堂动静适宜,相得益彰。

二、 多了一些琐碎提问,少了几分自由空间

听过不少语文课,其中很多有共同点,那就是课堂容量大,环节多,内容满,大问题下以多个小问题展开,教师不停地提问、追问,学生跟着教师的节奏不停地作答。虽然环环紧扣,不失精致,但总感觉课堂负载了太多的目标与任务。问题太多,节奏太快,没有自由思考的空间,没有咀嚼回味的时间,身处课堂,产生紧迫感,进入不了舒展自如的状态,思想的翅膀没有办法张开,理解当然也不可能深入与透彻。

“满”则“僵硬”,则“呆板”。中国绘画特别讲究留白艺术,疏疏朗朗,浓淡相间,更具美感、韵味、活力。语文课堂不妨也讲究一点留白的艺术,少一些提问,少几个环节,留一些空白,留几分空间,课堂也许反而会变得轻松而灵动。把问题想深了,把环节做透了,问题就会产生思维的张力,简约的环节也能使学生获得深刻而丰厚的体验。有位教师执教《第一次抱母亲》,改变了以往围绕“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设计层层叠叠的多个小问题的做法,以“这句话的言下之意是我一直认为母亲是力大无穷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和“此刻我回想往事,心里会想些什么”两个问题自然承接。这两个有思维含量和表达空间的问题,顺应了学生的阅读心理,学生可能有各种想法,多种表达。问题的量少了,质并未降低,学生自然而然地入境移情,设身处地地思考言说。问题与环节的精简,使自由而富有弹性的思考空间变大,有利于克服目前课堂上常常出现的脱口而出的假思维与浅思维,更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力与学习力。

三、多了一些外在附加,少了几分语文本色

如今的语文课堂,正面对多种媒体的涉入,课堂上充斥声色光影,色彩斑斓,令人目不暇接。语文课的本质内容与核心魅力在于语言文字,语文课应该引导学生实实在在地阅读文本,触摸语言,感悟文字,展开想象,从而获得理解。画面给予学生的直观感受,是外在于语言文字的,不是学生通过文字获得的,这无意之间削弱了文字的力量。在语文这样需要想象和感悟的课堂里,媒体的直白滥用不仅没有帮助学生学习,反而促使学生思维退化。我们还发现,在如今的语文课堂上,教师有时又过于注重语文学科的人文价值,把大量的时间花在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上,而忽视了对语言表达形式的学习。有意无意中,语文课堂承担了品德学科的功能。有时为了体现语文是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教师又想方设法引进课外的内容,常让学生离开书本去探究,展开所谓的实践活动。如此种种附加使课堂模糊了语文本色与光彩。

语文课堂的核心是思维的发展和语言的习得。记得很早以前,叶圣陶先生就说过,语文教学应该走上“两个来回”,既要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思想内容,又要看看语言文字是如何表达思想内容的。所以语文课堂应坚持语文本色,教学从文本开始,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文字,实现与文本的平等对话,通过文字来想象意境,体会情感,揣摩写法。当然在学生理解、想象、表达卡壳处,可用媒体加以辅助。这才能让学生获得言语与精神的共同成长,使语文课堂复归“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之本位。

四、多了一些理性分析,少了几分感性体悟

《大海睡了》一个课堂片段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其中第二句诗是“她抱着明月,背着星星……”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说大海抱着明月,背着星星呢”,学生回答不上来,教师指着课件画面解释:“明月倒映在海水里,像孩子躺在大海的怀里,所以用‘抱’;星星映在海上,闪着粼粼的波光,像孩子趴在大海妈妈的背上,所以用‘背’。”学生似懂非懂,有些茫然。显然,教师的意图是要让学生体会到诗歌用词的准确与凝练,但似乎并不符合一年级儿童学习语文的特征,过于理性与机械,反而束缚了学生对语言文字所引发的想象,诗歌的意境也因此破碎了。类似情景在语文课堂中并不鲜见。

事实上,对于儿童来说,他们是用声音、色彩、形象来思维的,他们主要是用感性的活动来知觉、体验外部世界,与外部世界建立联系的。语文课堂应该重视儿童学习方式的保留与发展,应该在猜想、想象、移情、游戏、表演等具有儿童性的情景中展开、推进。《大海睡了》的教学完全可以让学生自由读,想象看到的画面,体会大海夜晚静谧的意境,在此基础上读好这句诗。当然感性和理性,分析和体悟,从来不是对立的,只有遵循儿童成长的规律,两者的发展才会相辅相成,水融。

帕克・帕尔默说,真正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善。关于课堂“多与少”的反思与叩问,在于去除遮蔽,寻求本相,厘清本原,从关注表面的形式结构走向关注学生的实际发展与收获,关注语文本性的张扬与彰显。在执著的坚守与积极的改进之间,语文课堂将变得更有效,更有价值。

作者简介:江苏省无锡市隆亭实验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