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什么是胰岛? 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什么是胰岛? 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什么是胰岛?

胰岛是指散在于胰腺中能分泌胰岛素等激素的一些特殊细胞团。每一个胰岛都包含至少4种细胞,即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B细胞分泌胰岛素,D细胞分泌生长抑素,PP细胞分泌胰多肽。其中B细胞含量最多,分泌激素的量也最大,所以说分泌胰岛素是胰岛最主要的功能。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相反,共同维持血糖的稳定。

什么是胰岛素?

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是人体内惟一可以降低血糖的激素。机体几乎所有的细胞膜上都有胰岛素受体,但各类细胞上的受体数差异很大。胰岛素与其靶细胞如肝、肌肉、脂肪组织等上的受体相结合后,就可促进细胞外的葡萄糖进入细胞内,进而氧化产生能量,或变为糖原储存起来。另外,胰岛素还能抑制糖原重新分解为葡萄糖,促进蛋白质和脂肪的合成,防止蛋白质和脂肪向葡萄糖转化。所以,人们又称胰岛素是一种“合成性”或者“建设性”激素。胰岛素分泌不足,不论是绝对缺乏还是相对不足,都会造成血糖升高,甚至引起糖尿病。

什么是“肾糖阈”? 血糖与尿糖的对应关系如何?

“阈” 包含着门坎和界限双层意思。肾糖阈是指尿液中刚刚出现糖分时的血糖水平,也可以说成是肾脏能够完全留住糖分使之不外流的最高血糖值。肾糖阈的正常参考值应不低于160毫克/分升,也不高于180毫克/分升,也就是说肾糖阈正常者血糖达到160~180 毫克/分升时,尿中开始出现糖分。

如果血糖低于160毫克/分升,尿里出现糖分则叫做肾糖阈减低,如约有1/3的孕妇肾糖阈减低,故正常孕妇尿糖可能阳性,而血糖却不高。血糖高于180毫克/分升尿里还不出现糖分的情况叫做肾糖阈升高,如有些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人,血糖超过了200毫克/分升,但尿糖还是阴性。当肾糖阈异常(减低或升高)时,尿糖就不能正确反映血糖值,所以此时不能根据尿糖来判断血糖的水平。

糖尿病患者为什么要测定C-肽?

胰岛素是从胰岛素原分解而来的,每生成一个胰岛素分子,就同时放出一个分子的C-肽。C-肽有没有生物活性现在还不太清楚。有人认为它可能有调节胰岛素合成与分泌的作用。C-肽的分泌有一定特点:① C-肽与胰岛素是等分子释放的,所以可以通过测定C-肽来了解胰岛素的水平。②C-肽分子比胰岛素稳定,在体内保存的时间比较长,这对测定胰岛功能来说较为有利。③ C-肽分子的大小与胰岛素相差甚远,注射胰岛素的患者没法测定自身分泌胰岛素的情况,但是测定C-肽就不受注射胰岛素的影响。所以说,C-肽是反映自身胰岛素分泌能力的一个良好指标,还可以用它来鉴别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

血糖是怎样调节的?

正常人血糖的产生和利用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

血糖的来源包括:①由食物消化、吸收;②由肝内储存的糖原分解;③由脂肪和蛋白质转化,在人体内,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之间可以互相转换,由脂肪和蛋白质转化为糖类的过程称为糖异生。

血糖的去路:①氧化转变为能量;②转化为糖原储存于肝脏、肾脏和肌肉中;③转变为脂肪和蛋白质等其他营养成分储存起来。

人体调节血糖的重要器官有:①肝脏通过储存和释放葡萄糖来调节血糖;②神经系统胰岛受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支配,前者兴奋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和释放,而后者兴奋则抑制胰岛素分泌;③内分泌系统机体中有许多激素如抑胃肽、生长素、甲状腺激素等都可影响胰岛素的分泌。人体在正常情况下,肝脏、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共同合作,来维持血糖的稳定。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要避免苏木杰反应?

所谓苏木杰反应,就是指低血糖后的反跳性高血糖,这是人体的一个调节功能。大家知道,低血糖会在很短的时间内给人体带来严重危害。正常人一旦出现低血糖,机体就会充分调动所有的升糖机制,以防低血糖症的发生。如肝脏立刻加紧工作,释放所储存的糖分,并将脂肪、蛋白质转化为糖以补充糖分的不足;神经和内分泌系统也积极活动,使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和生长激素分泌增多,以刺激血糖的回升。与此同时,胰岛素等降糖激素分泌减少,使糖分变为糖原或者转化为其他物质加以储存的量也显著减少。这些变化就使血糖迅速升高。遗憾的是,糖尿病患者的降糖能力有限,这种低血糖后的反跳性高血糖往往难以控制,结果使病情又走向另一个极端,从低血糖变成了高血糖。所以苏木杰反应造成的血糖波动,对糖尿病患者是有害的,必须避免。避免苏木杰反应的办法就是患者合理安排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如少食多餐,加强有氧运动,尽可能避免低血糖症的发生。

什么是黎明现象?

黎明现象是指糖尿病患者黎明时出现的高血糖症。这类患者白天时血糖控制得还算满意,就是每天早晨血糖很高。通过测定夜间血糖可以发现,患者前半夜血糖还不太高,大概从清晨4时许血糖逐渐升高,到早晨血糖已经相当高了,这就是所谓“黎明现象”。引起黎明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有两种,一是晚间药量不够,或者用药时间过早,药物的效力达不到第二天早晨。二是患者在睡眠中曾发生过低血糖症,这种低血糖症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所以当我们观察到黎明现象时,其实是发生了苏木杰反应。这两种情况的病因和处理截然不同,所以必须加以鉴别。前一种情况可能需要加大药量或推迟服药时间 ;后者则需要减少用药,以避免睡眠中发生低血糖症。

酮体与糖尿病有什么关系?

酮体是脂肪在肝脏内分解的产物,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三种成分。在正常情况下,机体产生少量酮体,随着血液运送到心脏、肾脏和骨骼肌等组织,做为能量来源被利用。因为血中酮体浓度很低(一般不超过1.0毫克/分升),尿中测不到酮体,所以正常人尿酮体应该是阴性。当体内胰岛素不足、脂肪分解过多时,血液中酮体浓度升高,一部分酮体可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形成酮尿。酮体是酸性物质,在血液中积蓄过多时,可使血液变酸而引起酸中毒,这就叫做酮症酸中毒。1型糖尿病患者出现酮症酸中毒的常见诱因是停用胰岛素、感染、外伤等;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酮症酸中毒较为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