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学生主体参与学的概念界定

参与意味着介入、投入、卷入、浸入,是主体对活动的能动性作用过程,是能力和倾向的统一。教学中的主体参与是学生与教学的一体化行为;是学生对教学行为的现在性创设,是他们对教师教堂的共时性合作;也是他们用饱满的情绪分享、支持与创造教学活动的过程。主体参与是学生生命力在教学中的体现,是教学民主的实践。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是指教师采取各种措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到教学过程中来,达到自主学习、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促进自身主体性发展的教学方法。

二、学生主体参与教学具有的特点

1,民主性

人类共同追求的一种生存状态就是民主与平等。只有具备民主与平等的理念与现实。人与人之间才能达到真正的沟通与理解。多尔把教师的角色定义为“平等中的首席”,他认为“教师的作用应从外在于学生转向与情境共存。权威应转人情境之中,教师是内在情境的领导者,而不是外在的专制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并不存在尊贵与卑下的关系,只是先知与后知的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理解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因此,只有在课堂中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真正实现主体参与教学。

2,主体性

教学是一种特殊的双边活动,如果没有教师与学生双主体的积极主动地参与,参与性教学便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只有教师与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整个教学活动中时,才能体会到积极参与的乐趣,才能够共同构建更为理想的主体参与性教学。

3,交往性

合作与交往是主体参与性教学实施的生态条件。主体参与教学的整个实施过程要求教师和学生在平等的合作与交往中完成。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需要彼此不断地进行交流与对话,克服孤立地看问题的片面性,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整个教学过程,创造更多的交流、沟通、合作的机会,不断克服传统教学中的弊端,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4,创造性  主体参与教学能够超越传统教学单纯的“传道授业”的功能,它通过教师与学生平等的交流互动,围绕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沟通,取长补短,相互借鉴,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进而形成学生自己的真知灼见,培养和形成学生新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必要性

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是社会发展的要求。21世纪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而具有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是人才的首要标准。培养创造力就要求造就和弘扬人的主动性。因此,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是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教学活动的活力、意义和希望。没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育是一潭死水。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知识全部灌输给学生,只能教学生自己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

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在要求。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只有服从而很少参与,对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缺少培养。在倡导以人为本、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学也把人的发展放在第―位,强调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固然,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是重要的,但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形成自学能力,自我发展的能力更不容忽视。正如俗话所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把这种思想运用到课堂教学上,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使其具备自我学习与探究的能力。

教学是师生情感共融、价值共享、共同创造、共同成长、共同探求新知识、共享生命体验的完整过程。实践证明,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能动性的发挥,教学这一双边活动就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意义

因为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是把主体教育理念转变成学生主体人格的一种有效机制,它对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具备重要的意义,因此它已经成为发展性教学的热点问题。

1,提高教学质量  研究表明,只有当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动机,当他们的认知和情感都卷入教学而实现自觉、自主的学习时,才能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也就是说,高质量的教学需要依赖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共同作用,而学生主体参与能够保证二者的有机结合。新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个体的学习是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而非被动接受,即使最优秀的教师也不可能将知识直接注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只有当学生发生了独立思考、认真听讲、动手操作、积极发言等主动参与的外显行为,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实践过程中,还能形成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智力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2,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严肃、沉闷的传统课堂压抑了学生天真活泼的本性,使他们金色的年华较早地蒙上一层灰色的阴影。叶澜教授为此发出强烈的呐喊: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她认为,不仅要使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上得到积极的发挥,而且要使教学过程具有生成新因素的能力,具有自身的,由师生共同创造出的活力。教学也是师生生命活力的一种体现,也是为了使生命更具有活力,更具意义,没有使学生感受到生命活力的教学是没有价值没有意义的教学。学生主体参与教学会形成多边的教学交流,能活跃课堂气氛,使课堂具有生命的活力,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发展欲。这样,学生就能在课堂当中体验积极向上的人生,在愉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教育。

3,使学生当家做主

在学生主体参与教学中,学生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在难度上是具有差异性的,不同的学生在学习时倾斜度是不同的,这样才能得到差异发展,学生也可以对教学进度提出建议,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实际,要求教师调整、改进教学进度。除此之外,学生还能对教学过程适当调控,对教学结果进行评价。传统教学都是由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的,很少有让学生自己进行评价的机会。事实上,主体性很强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可以做出较好的自我评价,对学习效果自我反省。

4,使师生关系和谐  调查表明,绝大多数学生都有主动参与教学的强烈愿望,教师如果能够创造条件满足学生这一愿望,他们就会有明显的向师性;反之,他们就产生逆师性。在学生主体参与教学中,教师是内在情景的领导者,不再是外在的专制者,不能再以自己的意志主宰整个课堂,从而学生有更多参与课堂的机会,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师爱。学生与教师在一起讨论问题,设计教学方案等活动会感受到教师对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对他们无私的爱,从而增强对教师的理解与尊重。这种情况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形成是必然的。

五、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实施策略

教师是由师生共同组成的活动,同样参与教学也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如果没有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也就很难有效地得以实施。当然,主要是通过学生充分、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弘扬学生的个性,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学生是参与教学活动的核心,那么如何才能是真正有效地贯彻学生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呢?

1,学生本身应具备参与教学活动的条件

(1)应具备相应的知识基础,如学科知识、人文知识和生活知识等。学科知识是学生有效参与教学活动所必备的知识的核心,学生主体教学要求学生掌握更多的学科知识,认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人文知识是学生所拥有的一些人之皆知的知识。它是时展与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参与式教学对学生所提出的要求,拥有了一定的人文知识,也就具备了在参与式教学中和同学、教师对话的条件。生活知识是学生在生活世界中积累的知识,是与书本对应但又紧密联系的,并对书本知识的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学生具备主动性是主体参与教学的基础,没有主动性就没有真正的参与教学活动。培养主动性,就要学生明确自我的学习目的,端正自我的学习态度,激发自我的学习动机,也要求学生要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还要求使学生养成积极思考问题,相互交流的习惯,提高主动参与的意识。

(3)要培养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责任感。教学不是教师―个人唱独角戏,学生也要积极参与其中,为此,责任感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使学生认识到责任感的重要性,强化参与责任的动机。可以通过实践来培养学生参与的责任感,在实践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参与的精神,以及参与责任感的真谛。

2,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学生自身具备了参与教学活动的条件,并不意味着学生就参与了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创造宽松、愉悦的参与式课堂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课堂教学活动包括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教室的物理环境直接影响到教师和学生的健康、安全、舒适和动机。教师有责任组织、管理教室空间,使它在学生学习中尽可能发挥最大作用。心理环境就是创设有利于参与式教学的课堂氛围。创设良好的参与式教学的课堂氛围,是根据参与式教学的目标和任务,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通过营造特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加深理解教学内容、培养和提升学生参与能力的目的。教师还可以利用教学目标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指导和制约着一切教学活动,具有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保持学习积极性的功能。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合理地选择参与式教学形式、利用课程开发等方法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参与式教学通过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弘扬了人的个性,发展了学生的创造能力、探究能力、获取知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等各方面能力。培养人的主体能动性,从而适应社会对全面发展人才的需求,成为主体性教育理论的必要组成部分。因而也就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