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选民证的故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选民证的故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前些日子,我在整理老家的物品时,在箱底的一个裹了几层的纸包里,发现了母亲留下的一张选民证

母亲离开我们已经八年了,当看到这件物品,使我又一次想起了我第一次见到此物时,母亲讲给我听的“选民证的故事”。

这并不是母亲的第一张选民证。据母亲讲,1941年春,刚满18岁的母亲,领到了第一张选民证。我的故乡是一个20来户人家的小山村,属于山西武乡县二区关家垴编村管辖。那年春天,抗日政府宣传发动搞民选活动,要通过广泛的民主选举,推选出村政委员会和村长,还要选举出席晋冀鲁豫边区临时参议会的参议员。

村干部能通过选举产生?当时,村里人可真不敢相信。当然,在八路军来到武乡以后,各地相继组织了农救会、青救会、妇救会等群众抗日组织,后来成立了抗日政府,大部分干部还是穷苦人中的佼佼者,是为农民办事的,是抗日的好干部,但也有一些坏人当了干部。母亲曾突然间问我:“你知道金旺吧?”

母亲所指的“金旺”,是赵树理《小二黑结婚》中的一个人物。小说中写的“金旺”的背景是这样的,金旺的爹原是刘家一只虎,当过几十年老社首,捆人打人是他的拿手好戏。金旺长到十七八岁,就成了他爹的好帮手;金旺的本家兄弟兴旺,也学会了帮虎谋食,金旺他爹想要捆谁,都是金旺和兴旺代办。抗战初年,汉奸敌探溃兵土匪到处横行,金旺兄弟两个给一支溃兵做了内线,引路绑票,又讲价赎人,两头装好人。八路军来了,打垮了溃兵土匪,他们回到刘家,又混进了民主政权。这样的人当干部,村里人真是又恨又怕。

抗日区政府派人到村里来进行认真的组织和宣传,挨家挨户地动员。可是,许多村民对这个选举都表现得冷淡,怎么可能想选谁就选谁呢?后来,还是有些胆大的人说出了心里话:“说是民选哩,可有些厉害人咱惹不起,选的时候谁敢不选人家?”这话中的“厉害人”,就是指像“金旺”一类的人。

区政府的人了解到这个情况以后,经过研究,又一次广泛宣传,说村民想选谁就选谁,不会让候选人知道你选了谁。可还是有人提出了问题:“大家都不会写字,虽然候选人不知道咱选谁了,可咱得用村里的先生来帮助写选票呀,要是先生告诉咱没选的那位候选人,保不准要被报复的。”区政府的人又解释说:“这个请大家放心吧,抗日政府已经考虑了,村里人大部分不会写字,咱就用从陕甘宁边区传来的办法,豆选。”

啥叫“豆选”?就是让候选人一排坐下,在每个候选人的背后放一只碗,选民手里拿几颗豆子,你同意选哪一位,就在谁背后的碗里放一颗豆子。最后统计各个候选人背后碗里的豆子数量来决定谁当选。

这种选举方式简单易行,可以避免候选人对选民意志的影响和操纵,可以充分地体现民意。不过,有些村民还是担心,怕别人知道自己将豆子投给了谁,还是说,豆子扔在碗里会有声音,咱走过人家的背后,碗里没声音,就是没投人家,以后报复怎么办?为了让所有选民都能够放心地投下自己那一颗神圣的“豆子”,区政府的人又想出了一个办法,即选民选举时可以拿一支筷子,走过每个候选人背后都要敲一下碗,想给谁投豆子,就在敲碗的同时,把豆子投进碗里,这样你投不投他的票,碗都有声音。这一招果然灵验,村民们喜笑颜开,有人投豆子时还用长袖子挡着,不让别人看到投到哪个碗里。正是由于采取了适应山村农民特点的民主选举方法,太行区的广大农民群众焕发出极大的参选热情,选举成为一种自觉行动,许多很少出家门的小脚女人,也都来到选举现场,母亲也是这样走了几里地去参加选举的。通过这样的选举,果然让大家信任的人当上了村干部。

老百姓们真没想到,一张小小的选民证,给予了大家这样大的权利,居然能选举出绝大多数群众满意的人来当村干部。于是,这样一首歌谣就在太行山村流传开来:“金豆豆,银豆豆,豆豆不能随便投。选好人,办好事,投在好人碗里头。”

此后,母亲就将那张选民证当作珍宝一样珍藏起来,和姥姥传给她的一副银手镯包裹在一起,可见在母亲的眼里,选民证是多么贵重。她说:“这是咱老百姓的权利。”

可是,1942年年关日寇“扫荡”时,这张选民证却不幸丢失了。那是腊月二十三,日本鬼子突然来“扫荡”了,村里放哨的民兵接到联防村传来的消息,赶紧通知群众转移,父亲是民兵干部,在野外与敌人打游击,母亲把家里的东西都藏起来,当时那叫坚壁清野,把她认为最贵重的手镯和选民证,还有几件衣服包成一个小包袱,挎在胳膊上就往“躲反洞”里跑。可她刚出门,见敌人已经进了村,有的在牵牛,有的在砸门,有的正在抢东西……村里乱成一团。这时,一个伪军过来一把拽住母亲挎的包袱就要抢,母亲死活不松手,那个伪军便用刺刀割断带子抢走了包袱。母亲为了保命,只好跑走了,那张被她视为珍宝的“选民证”也就这样丢失了。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春,太行区再次组织民选,母亲也领到了她的第二张选民证,在选举结束后,她便将这张象征百姓权利的选民证,包了又包裹了又裹,珍藏起来。之后,我家曾搬迁了四五次,许多老物件都不知去向,唯一保存下了这张选民证。

(责编任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