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幸福村的“幸福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月8日,春节后上班第二天,城口县左岚乡幸福村1组6名村民代表,急匆匆走进乡党委书记办公室。
“向书记,我们今年硬是想把公路修到家门口哟!”村民代表陈帮贵刚一落座,就急切地说。“钱的问题乡头莫急,我们自己凑,只是请乡上帮忙协调一下土地,在技术上支持一下!”没等正为他们倒开水的乡党委书记向本安说话,村党支部书记冉维喜就接过话,补充说道。
“召开群众会了吗?意见统一没有?”在得到肯定答复后,一向稳重的向本安当即表态:“好,乡党委、政府一定全力支持!”
其实,几年前,乡上就想为土名叫“白果坪”的幸福村1组修通一条出山公路,可由于技术难度大、缺乏资金,修路的事情被搁置下来。
这个白果坪,除了靠山顶的地方有一块平地外,其他地方均是75度以上的陡坡。要想在“锅儿罐儿一滚就要下河”的陡坡上修通一条4公里长的村级路,其难度可想而知。
当新农村建设的春风吹进大山时,农民们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在春节期间召开的群众大会上,社员们再次议起了修路这件事。
“看看我们各家的房子,岁数都有一轮甲子长了,有盖石板的,有盖茅草的,现在想修新房子,从山下搬点水泥上来,豆腐都搞成肉价钱了,不修路怎么行?”年近70岁的老党员桂逢品第一个发言。
“那年施家娶媳妇,崭新的陪奁,眼睁睁看着滚下了河……”群众七嘴八舌议开了。
也有少数人在犹豫:“这么陡的坡,要出好多劳力哟?”“本来就不富裕,负债修路岂不是又添一屁股债?”
眼看意见不统一,村支书冉维喜说:“因为大山阻隔,我们这儿成了‘留不住女儿,娶不进媳妇’的穷地方。没有路,搞什么项目都不可能成功。借新农村建设的东风,眼下正是我们修路的大好时机!”冉维喜的一席话,说得个个都点头。
“资金不够精神补,水泥不够石头补,机械不够力气补……”村会计冉维久唱起了自编的段子,逗得大家笑个不停。
“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修!”与会者齐刷刷举起了手。全组34个当家人,代表213位村民,将鲜红的手印,摁在了“挑战书”上。
说干就干,村民们自发组建了工程指挥部,选出了修路指挥长、会计、出纳、安全员、质量员。在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敲定了路线,进行了经费预算:这段4.3公里长的路,需要资金40余万元,除了乡上承诺解决的爆破物资外,户平要出资5000元。对于人均纯收入不足2000元的村民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大数字。
面对集资难题,桂逢品又一次带了头。他家并不富裕,却东拼西凑,第一个凑齐了集资款。在这位老党员的感召下,村民们纷纷行动起来。
全组第一困难户朱永田患矽肺病已有3年,上有80余岁的父母,下有读书的小孩,靠妻子打工维持生计。为了集资修路,妻子送来了为丈夫治病的100元钱,后来又连借带卖,凑了3300元。还差1600元,怎么办?她一咬牙,找银行贷了1600元,硬是陆续交齐了出资款。当指挥部决定她只交3000元时,她却说:“规矩是大家自愿定的,我不能坏了规矩。”
68岁的桂逢万与老伴相依为命,不属于集资对象,但是他看到儿子桂贞成一元一元地艰辛凑钱,硬是把自己仅有的238元私房钱拿了出来。儿子内疚地说:“你药都舍不得吃,这钱我咋能用啊?”老人固执地说:“我这身子可以拖,但修路的大事不能拖。”
就这样,全组上下凑的凑、借的借,围着“钱眼眼”打转转儿。仅半个月的时间,17万资金全数凑齐,没有一个村民拉下一分钱。
3月28日,在一片掌声中,白果坪的“幸福路”破土动工。这一天,当帮扶单位县财政局拉来2500公斤大米时,山谷沸腾了,村民们脸上个个荡漾着喜悦。
铁锤敲击錾子的声响在山谷中回荡,挥舞的锄头在陡峭的山坡上此起彼落。望着这支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组成的筑路大军,帮扶单位的同志感叹:“幸福村涌出了‘现代愚公’!”
其实,“愚公”不愚,他们深知,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
丈夫外出的覃建珍,既要种庄稼,又要照顾一家老小,料理繁琐的家务,可她硬是起早摸黑,忙碌在工地上。
乡党委副书记付洪书是幸福村驻村干部,为了修路,他当起了专职协调员。他掰着指头,计算着村民们的作息时间:“从早上7点一直要干到下午6点半,回家后打着矿灯再到田里做农活,一般要忙到深夜十一二点才休息。”
靠借、贷集资的冉远秀大娘也来了,由于家里缺少劳动力,她请了两个帮工,每天开支70元钱。前不久,由于老伴生病,她怕延误工期,又请了两个邻村的劳动力。
修路第六天,正在河南挖金矿的村民李帮华等人,放弃每天100多元的收入,专程赶了回来。远在天津、山西等地务工的17位村民,也纷纷赶回来,加入修路大军。就连拿工资的教师,也坚持周末回家参加义务劳动。
而今,筑路大军披星戴月,战天斗地,“幸福路”正一点一点地向前延伸……
编后:
“资金不够精神补,水泥不够石头补,机械不够力气补……”多么豪迈的气概!幸福村一组的村民们自发组织修建“幸福路”的事迹,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振奋,也让我们深受启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是主体,农民是主力,农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建设新农村的原动力!我们在感动、振奋的同时,也真诚地希望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十分珍惜农民朋友建设新农村的热情和精神,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让像幸福村那样的“幸福路”早日给农民带来幸福,让更多的像幸福村这样的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农民朋友过上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