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校辅导员走进90后的“心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主要内容。但近年来,主体为90后的在校大学生产生了许多问题,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能完全解决,更需要借助心理健康教育来解决,使高校辅导员真正走进他们的心里。
关键词:大学生;90后;辅导员;心理健康近年来,大学生心理疾病比例增高,高校极端事件不断增加。90后作为在校生的主体,心理负担过重来源于学业紧张和就业压力;人际关系失调导致社交困难;理想、目标、现实三者的差距造成内心困惑。种种这些与他们密切的问题,不再单纯是思想政治和道德问题,已演变成心理问题。作为高校辅导员需认真研究90后心理特征,掌握其行为规律,并分析原因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帮助他们拥有正确的心理状态。
一、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1、学习目标的偏差,动力不足,心理失衡
许多90后大学生,他们对于为什么去学,学了能干什么根本没有明确的目标,就极易迷路,在迷茫中,很难适应生存环境,导致心理失衡,现在不少大学生就处在这样的险境中。
2、自信自我、个性张扬、无合作意识
充满活力、个性张扬是90后大学生是时代赋予的标志,在大学生活中,他们处处表现出自己的与众不同,寝室生活中自由调换自己满意的床位,不放弃自己的私事而参加班级活动,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如果这种个性不加约束就会发展为自我,无疑会影响团队精神的凝聚。一位大学生发展研究者说,从来进行心理咨询的90后看,他们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很容易将人生的全部意义放在某个支点上,因为一点小事受挫,就会感觉人生毫无价值,挫折教育比较欠缺。
3、内心渴望交往却敏感脆弱
90后大学生用新潮的思想与中国社会的主流观念做斗争,深知现实社会中成人的一些规则,从不理解到不得不接受。在接受的过程中,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与认同,但却表现的像刺猬一样,与他人交流、相处把自我保护意识放在首位。这种交往情绪,让稚嫩的心灵徘徊在理想和现实之间,使他们对美好的未来感到很无力,陷入深深的纠结迷茫中。
二、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
根据事物发展的矛盾关系原理,事物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1)内部因素:一是自我认知不清。小雨是某校大四本科生,英语水平6级,在一家单位实习做助理,现在又厌倦了这份工作,但是却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太差的不愿意做,太好的她又不行,现在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评价能力,随着年龄增长,在客观上他们的心理并不成熟。大学生只看到自身优点,自我期望值过高;有的大学生却反复关注自己的不足,随波逐流,对自己不抱希望,消极混乱,严重影响了心理素质是发展;二是心理承受挫折的能力差。当代大学生在学校老师都予以全面的呵护;在家里父母都视为掌上明珠,关爱备至。当有的大学生们考试失败、犯了错误受到批评、周围人际关系紧张时等挫折,许多大学生难以承受,表现出自暴自弃,悲观失望,最后走上错误的道路。
(2)外部因素:首先社会竞争压力。由于社会高速发展,为大学生自由平等竞争提供了机遇,但对于意志薄弱的大学生来说,不是机会反而是一种挑战,当他们遇到困难时,不是想办法解决,而将心理调整为消极状态;其次家庭环境因素。大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很大程度上受家庭环境影响特别大,给初期人格结构的形成打下深深的烙印。不同的家庭教育必然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最后心理教育环节薄弱。在我国中小学阶段教育实践中,没有引导学生关注自我心理发展过程,对于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缺乏调控能力,同时现今学校教育从小就要全面完善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发展机制。
三、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1、倾听学生的心声,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郑州成功财经学院创办人王广亚博士提出“三心”的教育思想“关心、爱心、耐心”同时提出辅导员是一班的灵魂,直接与学生接触互动,除了传道、授业、解惑,还得关心学生的生活。做一位忠实耐心的听众,倾听心理障碍学生的需求,了解他们的各方面,获取其信任,让学生积极配合心理健康治疗,早日恢复健康。
2、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注重大学生人际交往教育
大学生人际交往教育旨在培养他们人际交往方法和技巧,针对人际交往中的不良情绪与心理,既要主观认识自己也要客观认识他人。通过各种渠道培养积极人际交往的心理,例如学校组织活动、参加社团、社会实践等等,在与他人交往的道路上,要付出自己的尊重、宽容、信任与真诚,才能收获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于不擅长人际交往的学生,高校辅导员可进行团体人际交往能力素质拓展活动与沟通咨询,增强他们人际交往的勇气,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走出自我,与他人建立和谐的人家关系。
3、引导学生积极树立切合实际的学习目标
学习从古至今一直被赋予极高的价值与意义,在大多家长与学生眼中,学习成为一种改变家庭现状为美好将来做准备的重要途径。在学校,个人的学业成绩代表自身在班集体中的地位,也代表着同学们对你的印象,从这个意义上讲对学业的关注与对自我的关注紧密联系的。避免自我期望过高或过低造成心理上的焦虑不安或松懈情绪,作为学生们良师益友的辅导员,应首先引导大学生客观认识自我,其次评价自己的学习能力,最后根据实际学习情况来不断调整个人期望的学习目标,
四、结语
高校大学生是时代的引领者,90后作为标新立异的一代,是最能体现时代特征的群体。如何教育好、培养好、塑造好一代代大学生,是每个高校辅导员都应该积极思考的课题。
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塑造人格、雕琢人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提升到和科学文化教育相同乃至更高的地位。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要不断寻求新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对策,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充实自我,不断在纷繁复杂的学生工作中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从而更好地引导后的大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马立伟.转型期“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分析.卫生职业教育,2012(5);
[2]胡毅涛.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分析及对策.科技信息,2006(8);
[3]王海亮;孙竟博;王博;邓帷航;程占华.90后”大学生特点分析及思政工作的对策研究.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4);
[4]豆全丽.心理咨询在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案例分析.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2(3);
[5]郭玮.浅析新形势下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对策.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