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改变被动局面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的兴趣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改变被动局面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的兴趣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传统的语文教学大多奉行“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方式,一切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多致力于如何去教懂学生,如何去教会学生。学生则常常成为课堂上的听众和书记员,老师把学生的大脑当成了存储器,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他们本身存在巨大的潜能,也忽略了学生的个性体验和感受,使学生觉得语文令人厌烦,对语文没有好感,甚至反感,导致消极的学习态度和被动的学习策略。正如朱熹所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更何况既使学生愿意学,在课堂上通过有限的几本书又能给学生传授多少语文知识呢?这些知识能使学生面对未来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们有限的几节课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是有限的,而他们要学的东西却是无限的,这一点在如今知识爆炸时代表现的尤为明显。那么,如何改变学生被动学习语文的局面、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愿学、乐学、勤学语文呢?

1. 注重提高教师自身修养,用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学生喜欢你,才能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如果不喜欢他的老师,很难将这门课学好,作为教师,从接手学生的第一天起,就应该想方设法让学生喜欢你。尤其是语文教师,一手好字、一篇好文章、一口标准的普通话,知天文、晓地理、通古今,这些都是你可利用的资源。适时的示范和展示,可以让学生在惊叹中去效仿,在效仿中产生兴趣,在兴趣中增长知识、提高能力。你展示的舞台越大,学生学习的空间才会更广,学生学习的兴趣自然就会产生。

2. 注重语文自身魅力,吸引学生品语文

语文是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传承社会文化的载体,与人类生命共存,语文中有无穷的魅力等着我们去挖掘。

2.1 注重课本中的美文佳作,让学生反复诵读。

教材中很多课文,无论是写人叙事,还是描景状物,都充满着语言美。语文教师要紧紧抓住课文中的真善美要素和亮点,激发学生去咀嚼、品味、感悟、赏析,使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提升。每一篇美文,教师要采用多种形式反复诵读:如自由读、大声读、小声读、分角色读、齐读等等,这样有利于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激活学生的学习活动。如讲朱自清的《春》时,可以让学生找出最精彩的地方朗读,细细品味;也可以进行朗读比赛,交流体会;最后还可以进行配乐诵读,感悟意境。经过这样一系列的诵读后,使学生真正品味到语音文字的超凡魅力。

2.2 拓展教材外的名家名篇,让学生广泛阅读。

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精选之作,具有典型性。为使学生品味到更多的名家名篇,新课标明确提出了课外阅读的具体要求。针对这一点,语文教师应该广泛挖掘班级学习阵地,让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第一,要在班级开展读书活动,让学生诵读、摘记,并进行评比、交流;第二,要充分利用自习课的时间读书读报,向学生介绍一些名篇佳作,进行欣赏品读,体会美文中的诗情画意。

3. 利用课堂教学的艺术魅力,循循善诱学生学语文

教学是一种艺术。教师要努力赋予语文教学高超的技能方法,以艺术的美让学生在学习语文时快乐、喜悦、陶醉。

3.1 激趣,让学生在情境中“乐”语文。

在上《孔乙己》一课时,为了达到读者与作者心灵的沟通,首先让学生看录像,然后让学生表演。教师稍微点拨一下,学生们就会把从电视上学到的创意部分用到表演中,使学生学到的语文知识得到创新和升华。

3.2 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在研讨中“析”语文。

在教学中,要尽量避免单纯直露地灌输某种学习方法,而是要有机地渗透于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在班级中可以组织8人为一小组,每一组都有个小组长,大家各有分工。课堂上教师首先将学习材料转换成问题情境,接着小组按自学、发言、讨论、小结、互评等程序展开学习活动,然后大家交流学习情况和结果,老师适时进行点拨和指导,最后形成共识、产生结论。比如:在教《白杨礼赞》一课时,教师就让学生分组讨论,赏析课文中的美句,说说美在什么地方,然后小组派代表发言,最后学生互评、教师点评。这样的形式,使学生在一种充分平等的活动中探究、启智,使学习活动变得自由轻松、交流情境变得融洽互助、信息传导变得多向畅通。

3.3 走向社会,使学生在实践中“用”语文。

学生的学多以生活体验为基础。因而,应该强调学生在自然中学习、在社会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比如:让学生找找身边的不规范字,为身边的实物写广告词。有的同学在给保护小草的广告词中这样写道“小草在睡觉,请从旁边走”等等,学生在社会中、生活中用语文、积累语文。教师要转变观念,坚持得法与课内、得益与课外的教学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最求真理的愿望”,“激发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前提”等等这些著名教育学家的至理名言为语文教学指明了努力和改革的方向。实践证明,当学生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时,会主动积极地、心情愉快地学习,并不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甚至会为攻克难关而废寝忘食,在这种心理状态中学到的知识会掌握得既迅速又牢固。因此,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充分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学习效果会事半功倍。从这个意义上讲,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利于学生自身的语文学习,也有利于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一个双赢的策略。

收稿日期:2012-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