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议中国碳市场的发展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议中国碳市场的发展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发展中国家的节能减排一直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当前中国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德班会议后所面临的减排压力将特别大。文章重点分析中国碳市场发展现状,提出了在新的发展形式下中国碳市场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碳市场;碳交易;节能减排;对策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2)02-213-02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排放大国,是国际公认的最有潜力的减排市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统计显示,截止到2008年中国提供的CO2减排量已占到全球市场的1/3左右,预计到2012年中国将占联合国发放全部排放指标的41%。①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将在中国建立碳交易市场。由于碳市场的体制不完善,中国现建好的排放交易所的功能未能得到充分地发挥,基本业务主要是进行节能减排技术转让而非碳转让,因此有必要借鉴国外碳市场的发展优势,找出适合中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发展的方向,建立起高效的碳排放交易市场机制。

一、中国碳市场的发展

(一)中国碳市场发展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碳排放大国,而且是全球最具潜力的碳排放市场。但中国交目前仍未形成自己的碳排放交易机制。2007年中国各省相继设立了排污权交易平台,但交易主流物低端[1],主要是CO2和化学需氧量;2008年挂牌建立了中国最早的三家环境权益交易机构――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和天津排放权交易所。2009年中国低碳经济迅速发展,山西吕梁节能减排项目交易中心、武汉、杭州、昆明等环境交易所相继成立。2009年底,北京环境交易所推出“熊猫标准”标志着中国在全球碳交易领域中争夺话语权继而争夺定价权的开始。2010年中国又公布了一批碳排放交易所名单。可见中国把碳市场的发展目标定位在国际碳市场。尽管中国碳市场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还存在很多的弊端。

(二)中国碳市场发展的机遇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并未完全实现国家的工业化,碳排放峰值还未出现,工业能耗高、技术手段相对落后,使得发达国家纷纷意识到中国的减排能力巨大,将中国列为CDM项目的主要输出国。

(三)中国碳市场发展的挑战

虽然近几年中国的碳交易场所发展迅速,但整体上中国碳交易所呈现出多、小、散、弱的特点,缺乏核心竞争力。整体实力处于全球低端,仅能从事节能减排技术转让。

金融机构对碳市场的涉足很浅,使得中国在CDM项目的申请上都得依靠具有国际背景的碳基金或者开发商经过包装后再进行注册。[2]

中国政府一直主张加强技术转让,反对有附加条件的CDM项目;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倾向于政府间的CDM合作项目,使得中国虽为世界第二大排放大国,但是CDM项目数却不如印度。

二、中国碳市场的发展对策

(一)整合各区域碳市场体系,提高碳市场的竞争力

近几年中国陆续建立了不少碳交易所,现行发展的趋势将会是每个省都会发展自己的碳交易市场[3]。这种发展模式使得碳市场没有核心竞争力。中国碳市场要想在世界碳市场、碳金融中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就应该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制定碳市场发展战略的同时注重整体竞争力。

(二)提供针对

在目前国际市场情景下,中国可借鉴美国的经验,在国内不同地域和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制定不同的法律和规则促进企业参与减排,同时,中国是世界上第二排放大国,CDM项目数也居世界第二[4],中国应抓住这两大特点大力发展基于排放量总量和CDM项目的碳市场交易赢得在国际碳市场中的市场份额。

(三)鼓励金融机构介入,促进碳金融的发展

中国碳交易市场建设刚起步,国内的金融机构对碳交易的介入甚浅,目前仅有兴业银行、民生银行等为数不多的金融机构涉足,而在现行的管理体制下金融机构只能开展对减排项目的贷款融资等业务,政府应采取一些激励政策鼓励银行、基金公司还有民间金融实体参与碳市场,积极捕捉低碳情景下的商业机遇。

(四)坚持碳补偿的前提下发展碳配额分配制度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目前还未发展到对碳排放实行总量控制的阶段,因而还未确立“碳配额”制度,而是通过“碳补偿”来实现中国境内企业的节能减排。为适应国际和中国碳市场的发展,中国可以采取“碳配额”这种足以促进温室气体减排的有效市场手段来发展本国的碳市场。

(五)完善法律机制,实现低碳发展

中国陆续颁布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促进了中国CDM碳市场的发展,但这些法律没有根据市场发展的情况逐步推进和完善,而且至今尚未出现对碳排放权的取得和排放交易的法律定位、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和分配、定价机制相关的法律。此外,国外的先进技术拥有者在和中国进行碳交易时考虑到中国的知识产权在保护专利权方面的缺陷,而不愿以自己的先进技术来和中国做交易,使得大多企业都只能获取资金而不能获取国外先进技术。

三、结语

实现中国碳市场的发展需要行政政策的保驾护航也需要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鉴于德班会议后的新形势,中国应借鉴发达国家在碳市场发展道路上的宝贵经验来发展自己的碳市场,更应在新的国际和国内形势下创新发展模式,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碳市场发展之路。

注释:

①碳交易市场建立迫在眉睫[N].中国企业报,2010-03-23.

参考文献:

[1]江峰,刘伟明.中国碳交易市场的SWOT分析[J].环境保护,2009,(7).

[2]傅强,李涛.中国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国际借鉴及路径选择[J].中国科技论坛,2008,(9).

[3]许可.全球碳交易价普降发改委指导价面临尴尬[N].财经,2009-03-04.

[4]方虹,罗炜,刘春平.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的现状、问题与趋势[J].中国科技投资,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