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医药“鸳鸯”为何棒打不散?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医药“鸳鸯”为何棒打不散?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国药价虚高的直接原因就是医药不分、以药养医的体制。它不仅导致了药价虚高使其成为老百姓和国家财政的沉重负担,而且从深层次上扭曲了制药厂家、药品流通商和医院的关系,使药价虚高成了一个稳定的三角体。许多人把降低医药费用、理顺药品流通的希望寄托在医药分业上。

在上海一家医院首次医药分离尝试胎死腹中后,前不久北京又打出了医药分家的旗号。这次北京试点“医药分家”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似乎让医药分家看到了继续实践的曙光,人们都期待着在北京进行的“医药分家”这一壮举成为星星之火,很快可以燎神州大地之原,最终使虚高的药价下降,给百姓带来实惠。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医药分家的现实可能性有,但很难,而且在现有的非完全市场经济环境下,在医药厂商与医院的博弈中,医药分家只是一个前提,要真正建立医药事业正常的市场秩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以药养医:寿终难寝

医药一家、以药养医是医药领域许多畸形现象形成的原因,也已成为除了医院几乎所有人诟病的对象。其实,医药分家并不必然导致医药费用的下降,以药养医的背后其实是国家医疗卫生投入的不足与我国医疗保障体系有欠完善的直接表现。

从以药养医的形成原因来看,在我国的计划经济时代,由于医疗服务行业的社会公益性质,国家对医院都实施行政拨款和大量补贴,国家投资建医院,国家购买设备,国家设定低廉的医疗服务价格和药品价格,医生工资由政府部门统一发放,医院盈亏都由国家承担。这些政府投资实际上是国家给予全民的医疗福利,只不过它是通过向医疗服务的提供方(医院)拨款来实现的。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国家对医院的资金投入日趋减少,大多数医院成为盈亏自负的独立运营主体,医院收支不能平衡,就在药品利润上做文章,医生收入低干劳动付出就由“红包’来弥补。医院在药品供求体系中的强势地位,使得这一现象延续成为医院的生存规律,这种体制成为药价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有专家还认为,医药分家惟一的“受损”者是医院。2001午青海西宁、山东青岛等地开始医药分家试点,经测算,青海西宁市参加试点的医院第一年门诊药品收入就损失1.127亿元。青岛参加医院门诊药房的剥离,直接导致减少1亿元的收入,这一缺口根本不可能靠提高医疗服务价格来补齐,绝大部分只能依靠财政补贴,给地方财政造成巨大压力。医药分家后医院基本退出药品流通市场,回扣与红包也随之淡出,这正是医药分家改革一波三折的原因所在。

医药分家:说易行难

我国的医药分家已经提出10年之久,医药分家试点也已进行了3年,但试点医院步履维艰,有的地区甚至处于停滞状态。

医药分家还处于“破冰”期,我们还很难对“医药分家”的效果作出精确的评价,但至少有了值得期待的理由。较之先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扬汤止沸,医药分家颇具釜底抽薪的意义。有关专家指出,医药分家这一趋势要变为现实绝不是三五年内的事、它需要四个条件的支持。一是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医院领域,缓解国家的资金投入压力;二是医药流通领域形成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保证医药分家后药品价格能有大幅下降,否则,随着医药分家后医疗服务价格的大幅上扬,而药品价格却下降不多,人们的医疗消费压力将加重;三是国家加大国民的医疗保障投入,补充医疗基金,扩大医保范围,完善医保制度;四是医疗保险专业化,有能力对医药处方的合理化实施硬性监督,减少“过剩诊疗”,杜绝医疗浪费。这四点虽然并不是需要完全实现后医药分家才能起步,但也要做到一定程度后,医药分家改革才有成功的

上海市卫生局的一位负责人说,在目前的医疗体制下,绝大部分医院并不具备承受医药分家的财力;公立医院的收入几乎离不开靠卖药的利润补偿,一旦医药分家,失去药品利润的支撑,大医院的生存将受到影响。因而,医药分家的首要前提是医疗技术、劳务价格的价值回归。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丁纯博士最近指出,虽然“医药分家”是大势所趋,但是如果不打破公立医院的垄断地位,民营医院的小打小闹很难说有什么突破。所以在补偿机制没有建立和政策没有健全之前,如果“一刀切”,硬性把药房从医院剥离,医院的正常运转就会受到影响,从而波及整个医疗产业。

医药分离:条件欠缺

一项改革,除了需要热血者的参与之外,生长的土壤和良好的环境也是必不可少的。目前,我国医药分家的试点大多规模狭小,业务活动范围狭窄,成长的道路狭隘。存在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良奸发育和成长的市场环境及管理环境。

首先,医药市场不成熟。我国真正的医药市场起步晚,医药营销始于20世纪80年中后,市场现状不够成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药品生产企业只需要按照国家的计划将药品生产出来,国家主导的医药三级批发机构将药品调拨给不同的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不需要关心经营,不需要靠品牌经营,更谈不上市场营销管理。直到近几年,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进行医药分家、整合资源,医药分家的管理模式这时才有了生存的土壤。国内少数大城市的医药和医疗单位也才开始通过学习先进的营销管理理论和借鉴国外成功的管理经验,在医药间初步尝试建立“医药分家”管理体系。上海这家医院医药分离不成功,是因为与医药市场紧密相关的医疗市场还完全是计划经济体制,医药间的合作不可能按市场规则进行操作。

其次,医药政策不连续。我国医药市场尚不够成熟完善,政府在试行医药分家阶段既要放手让他们按市场经济的规律竞争,实现优胜劣汰,但同时因为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还需要通过政策来对市场做一些宏观调控。政府对医药分家的调控没有具体的模式参照,出台的许多政策,如医药分家、集中投标、国家定价等,也是在摸索着实行并不断调整,虽然总体上在不断完善和进步,但客观上造成政策存在不连续和多变性。政策环境的不稳定,带来了医药分离环境的不稳定,给医药分开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对此,有关专家指出,医药分家在管理体系中要走市场经济的道路,遵循医药市场的客观规律,不断补充医药分离土壤中的营养要素,充分借助两个载体的支撑力量出适合医药分家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