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德育实效:不能靠“灌装”讲“合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德育实效:不能靠“灌装”讲“合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育要讲求实效,德育也不例外。但从一些学校的德育工作来看,目前仍然存在着片面追求实效、强制“灌装”的现象,甚至一些教师存在着“合算”即是实效的错误认识。这与时代的精神格格不入,阻碍了德育目标的落实和学生的均衡发展。德育要有实效,必须从德育目标、过程和方法上改进策略。

一、德育实效:不能靠强制“灌装

现行的一些德育方法层次不一,形式多样,但宗旨似乎只有一个――把品德规范“传授”给受教育者。这是一种典型的“内容中心模式”,它往往只限于向学生传授一套固定的品德规范,强调德育旨在培养能接受或继承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个体,而作为个体的人的价值问题及人格独立问题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反映在德育功能上,就是只片面强调德育的外在功能,而忽视了德育的育人功能。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德育方法的作用更多地被定位在实现维护整体利益和社会秩序的目的上;教育者只限于用单一的品德规范体系和道德价值观去影响受教育者,把某些品德规范的学习、掌握等同于德育的全部。比如,一些学校常用的“说服教育”“榜样示范”“行为训练”“奖励与惩罚”等方法,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授―受”“灌输”的味道。这种不顾品德内化规律,否定道德学习主体化,用讲授规范取代心性修养的纯外铄过程,就是强制“灌装”的过程。这种德育方法,一是德育效果差,甚至无效;二是在德育过程中学生的修身过程处于消极、被动甚至中断的状态。长此以往,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性和创造精神将会大大受挫,并趋于萎缩甚至消失,形成等待“灌装”的心理。这不仅不能促进反而会限制学生智能和道德的发展。

在德育活动中,许多教育工作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是德育成果还不能尽如人意,许许多多不良的社会现象都值得反思。对此,往往有人指责学校教育。客观地讲,不能把责任全部都推到学校教育上来。不过,也应该看到,现在服刑的一些年轻罪犯在几年、十几年前,甚至就在一年前,还是在校学生。这至少可以说明,一些学校的德育效果不太理想;或者说一些学校“灌装”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尽管在校期间德育成绩和表现很好,但进入社会后还很难抵御社会上的不良影响,这是学校教育值得反思的问题。反思归结到一点,就是强制“灌装”并没有给德育带来实效,因为德育知识和规范可以被一时装进学生大脑,但关乎学生一生的道德判断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却需要所有教育者付出不折不扣的努力。

二、德育实效:不能讲“合算

如何看待德育的实效性?德育实效不是立竿见影的事,也不能够被理解为,学生在严加管束下眼前所表现出来的行为规范的水平就是德育的实效。在目前的德育中,最需要追求的是一个“真”字,而现在缺的往往就是这个“真”字。甚至德育工作者们有时也在有意无意地制造着许多虚假的教育效果,同时又满足于这样的虚假效果,管理者又用这样的虚假标准来评价学校、教师,从而产生许多不良后果。比如卫生检查工作,如果是上级要评比文明学校或者是专门来进行卫生检查评比,一些学校可能就会采取很多应急措施,甚至要停课搞卫生。校园环境搞得非常好,每个教室、教职员办公室都非常干净。厕所也被打扫得非常干净,甚至在厕所门口还让两三个学生站岗,谁来上厕所都必须等卫生检查之后再上,否则弄脏了就会扣分,影响学校的荣誉。卫生检查后学校得分很高,最后校长领了一个奖状,挂在了学校的会议室里面,日后可以自豪地对来访者说:“我们是一个卫生先进单位。”

应当说,这种措施所取得的效果并不能被理解成真正的德育实效。如果说有“实效”,“实效”就是让学生学会了一种应付检查的办法。将来步入社会,不管从事什么职业,都会应付上级来检查他的工作。德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是一个学生形成自有道德准则,尝试独立进行道德判断、道德自律的过程。因此,从宏观上看,学校德育的实效应该用一代人进入社会后所表现出来的整体精神风貌来衡量。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社会化,对教育效果最终的检验还是学生步入社会以后的表现。

当然,有人也赞同不能把德育实效简单化,但又时常拿德育实效和学校所投入的力量相比,感觉现在有点“不合算”。就如同一些国家和企业的想法,尽管低碳经济的前景是十分美好的,但在当前的情况下开拓低碳业务,成本又是不合算的。这就是长远打算与功利短视的分歧。如果目标从长从短可以选择,现在“不合算”就一定能够放弃吗?现在的排放问题、全球变暖的问题,是过去二十几代人造成的,现在的这一代人如果置之不理、我行我素依然能活下去,而五代、十代以后,人类的子孙就会处于很困难的境地。所以尽管现在“不合算”,但世界的目光还是放在了寻找新能源、开发低碳经济上。气候问题不容以现在“合算”为依据决定未来,德育实效问题更是如此。况且,德育决定着一代人的未来,没有选择的余地,更没有犹豫的时间。学校只有持续地投入和加强德育,才能在未来看到德育的实效。如何加强德育的实效呢?

三、加强德育实效的策略

1.确定目标要实际有效

学校德育要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从培养青少年日常行为习惯入手开展近距离、小目标、经常化的品德教育,使社会要求、学校规范“内化”成为他们自己的道德行为标准。要引导学生从一点一滴的小处做起,如按时到校、爱护公物、上课认真听讲、刻苦学习、独立完成作业、着装大方朴素,等等,低起点,严要求,使学生在社会、家庭、学校三个环境中都能受到天天关注,人人关心,久而久之就会“润物细无声”,收到良好的德育效果。

2.德育过程要知行统一

有时有了实际的目标,但是过程管理不当照样收不到良好的效果。比如,德育课程讲得生硬无趣,教师在课堂上套话连篇,给学生喂现成饭,平时管、卡、压、背,忽视学生的行为和道德体验,导致学生知行脱节,言行不一,这些都不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

所以,要落实德育实效性,必须构建实践型德育模式,让学生立足于生活实践、走进大自然、参与社会实践过程,让他们的思想感情在实践中受到震撼,心灵得到熏陶。只有这样,才能让知行统一,知行永恒。

3.净化“真、善、美”环境

学校德育要始终如一地倡导真、善、美,让学生学会热爱。从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开始,学会爱家庭、爱环境、爱劳动、爱学习、爱社会,最终达到爱祖国、爱人民的最高境界。德育内容要分层合理,从小到大,便于内化。要开展课内外主题活动,小步子,大目标,使活动具有可操作性、趣味性,潜移默化地达到德育目的。

4.树立大德育观

大德育观即德育的社会观。研究德育现象和问题要从当今时代的大背景去观察和思考,学校的德育工作也要放在整个社会的大潮流中去探索和革新。学校应树立“三全”德育思想:全员――所有教职工都是德育人员,全校师生要共同参与;全方位――所有教材都是德育教材,充分挖掘各科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质的教育;全过程――将学校的所有活动均视为德育活动,抓住一切时机,全面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形成“人人都抓德育,事事与德育有关”的德育大环境。

5.德育方法由单向灌输向平等交流转变

落实德育民主化涉及教师与学生教育观的转变。德育不是单纯的教化,德育不能居高临下。教师一方面要敢于承认自己在某些问题上不如学生,充分认可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分辨能力,主动与学生交流,虚心接受学生意见,与学生平等沟通,共同提高;另一方面,教师不要急于求成,允许学生有成长和学习的过程。另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消除对教师、对家长的依赖思想,真正认识到自己是个人道德生活的主体,以对本人负责的态度和责任感,主动进行道德学习,自觉磨炼道德意志,积极投身道德实践。以这样的德育观为指导,学校德育才会真正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情感为纽带,通过双向互动,实现道德的共同进步。

6.尊重是德育的“底座”

尊重是改进德育内容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尊重的目的是要创造师生和谐的关系。所有的德育工作都应以尊重学生为前提,忽视了这一点,德育工作注定是要失败的。

在教育过程中,绝大多数教师是爱学生的,但爱并不等于尊重。有的教师打着“爱”的旗号,不尊重学生,甚至伤害学生,一切归结到一句话――“我这都是为你好”。用一个简单的、抽象的“爱”代替实际的尊重恐怕是不行的。教师的爱首先要体现在对学生的尊重上。关于加强学生的心理教育、预防学生的心理障碍和矫正学生的心理疾患问题,笔者认为,不成功的德育活动就如同“贼喊捉贼”――在教育活动中给学生造成了许多的心理障碍,然后又来通过心理教育排除心理障碍。比如,现在的一些考前心理辅导,告诉学生见了考题别紧张、怎么冷静对待,就是没有想到学校、家长以及社会在考试前已经给他们造成了多少心理障碍。

7.家校统一

做德育工作的教师常常有一个困惑,学生家长的文化水平虽然越来越高,但在孩子的品德教育上,家庭、学校常常不能统一。如,学校进行正面教育,家庭则采取现实态度,而社会却提供反面教材,小小年纪的孩子是非能力本来就差,面对家长和父母的不同说法更是无所适从。没有统一思想的指导,又何来积极的行动?难怪“在校是个好学生,在家是个懒孩子,在社会是个坏孩子”的现象司空见惯。

人的道德品质是受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影响而形成、发展、变化的。三者只有统一认识,步调一致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使德育效果取得事半功倍的作用;反之,“合力”的教育作用就会相互抵消,甚至导致受教育者思想混乱以至行为不良。所以,调动和发挥家长的积极因素,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形成纵横联系的立体德育网络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比如成立“家长委员会”,请家长委员参与学校活动,搞好亲子活动。召开以往所没有的“专题研讨”“经验交流”等多彩的开放式家长会,邀请学生参加,实现学生、家长、教师三位一体的平等对话,使三方互相沟通,统一思想,实现家校同步教育、管理学生。

(作者单位:山东省邹城市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