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金融发展对农村城镇化适配性的实证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金融发展对农村城镇化适配性的实证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文章从金融结构理论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出发,探讨了金融发展与城镇化、产业结构优化的互动关系,并分析了金融支持城镇化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障碍。使用1978年~2009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国内金融规模的扩张与人口城镇化之间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既有农村金融结构对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缺乏足够的适配性,并存在系统性的负投资现象。建议进一步明确金融支持的重点,逐步提高农村金融结构的适配度,并完善集体土地权利流转等配套制度。

关键词:金融结构;新型城镇化;金融相关率;非农产业比重;异质性需求

一、 引言

本文从金融结构理论、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出发,探讨金融发展与农村城镇化、产业结构优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并指出金融体系支持城镇化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障碍。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国家与农村两个层面上对金融深化的相关作用进行实证检验,并重点检验了农村金融结构与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最后,针对我国农村金融结构的特殊性与农村融资需求的异质性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二、 金融发展与城镇化相关理论分析

1.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同时,“要根据城市资源禀赋,发展各具特色的城市产业体系……增强中小城市产业承接能力”。这表明,新型城镇化将聚焦于农村人口生产、生活模式的转变,聚焦于相关产业结构的调整。

单纯的将城镇化理解为农民生活、生产空间意义上的转移,易导致盲目、不可持续的城市空间扩张,也极易忽视农民群体的权利诉求与福利共享。就要素禀赋提升而论,农村城镇化应表现为农业内部的产业转型和结构升级,表现为劳动力就业结构从以第一产业为主向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的转变,并由此带动人口、资源的空间结构从分散到集中的过渡。

2. 金融发展与城镇化的相互作用。在宏观层面上,国家的金融深化支持国民经济增长与产业升级,而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将为金融进一步深化提供相应的养料。农村产业结构及农民就业随之转变,城镇容量得到扩充,为城镇化的推进提供物理与产业上的空间;同时,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成化、高效化得到资金、产业技术与人才的支撑,使大量农业人口的转移成为可能。

一般认为,农村金融在农村城镇化的过程中应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根据“门槛效应”理论,农村金融体系运行需要一定的进入费用和交易成本,在发展的初期阶段,农村的居民收入与社会财富都不足以支付这一成本,故对金融服务缺乏需求,金融机构也缺乏进入农村的动机。随着农村经济发展,金融需求逐渐提升,而金融机构的收益也逐渐超越门槛成本,逐渐形成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相互促进的局面。

3. 异质性融资需求与系统性负投资。考察金融结构的适配性,不能忽视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在农村城镇化的过程中,大量的小微企业、乡镇企业、新设企业、合伙型企业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动力,他们亟需资金扶持,但因为在品牌、技术、资金、规模等方面的限制,难以得到大型商业金融机构的认可,同时又不符合以传统农户的生产、消费为扶助对象的政策农贷要求。从正规金融的视角来看,上述企业的融资需求存在着“异质性”,因而受到排斥;企业因为无法得到金融系统的输血而缺乏发展动力,陷入恶性循环。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相对而言,农村投资项目往往存在着分散、信息不对称、可预期收益不高等问题,故难以得到正规金融的青睐,由此引起系统性的负投资,即从该地区(或该领域)获得储蓄,却未以相应比例向该地区(或该领域)发放贷款,致使农民群体及相关企业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始终处于不利地位,产业升级举步维艰,农民在社会财富积累、分配过程中难以摆脱弱势地位。

三、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从上述分析出发,在国家层面上分析整体金融深化的作用,在农村层面上从金融深化、金融效率和金融体系内部结构三个方面考察农村金融结构的适配性,其中对于农村金融体系的内部结构使用定性方法进行分析。

1. 实证检验模型。采用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其基本理念是:如需分析序列X是否会对序列Y产生因果影响,需估计X的滞后期是否会影响Y的现在值,如已经控制了Y的过去值,X的过去值仍能对Y有显著的解释能力,则认为X与Y具有格兰杰因果关系。

使用Goldsmith(1969)提出的“金融相关率”概念衡量全国与农村的金融深化水平,该指标通常使用一国(或地区)金融资产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来表示,其中金融资产包括广义货币存量、各类贷款及有价证券等,考虑到农村地区人均持有的有价证券量较小且数据难以统计,为统一口径,在计算金融资产时仅考虑广义货币存量M2与各类贷款。国内金融相关率(FIRd)使用全国广义货币、各类贷款余额之和除以GDP计算;在计算农村地区金融相关率(FIRr)时,认为农村广义货币存量包括农户手持现金、农村存款,其中农户手持现金按照流通中现金(M0)的80%计,农村地区生产总值使用第一产业增加值与乡镇企业增加值之和估计。使用农村存贷比指标(LD,农村贷款/农村存款)衡量农村金融体系效率,考察农村系统性负投资状况。

从人口与产业结构两方面衡量城镇化推进效果:前者使用人口城镇化率(PR,城镇人口/总人口),城镇人口是指居住于城市、集镇且主要从事非农生产性产业的人口,是以居住地和所从事产业进行区分;考虑到农村从农业转化为非农业的产值难以准确计算,后者使用非农产业比例(RI,第一、二产业产值之和/GDP)衡量整体产业结构的调整水平。

相关数据取自《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金融年鉴》,因为自2010年起相关贷款的统计指标全面调整,其后数据缺乏可比性,故样本期从改革开放起(1978年)截至2009年。

图1为国内金融相关率、农村金融相关率与农村存贷比的变化过程:全国的金融规模保持了较高的增速,相对而言,农村地区金融规模的增长明显滞后,且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及2004年以后都出现过明显下滑。农村存贷比则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持续下滑。图2对比了金融深化与城镇化过程:城镇化率与非农产业比重总体均呈上升趋势,后者的增长速度要小于前者;两者的增速都要明显滞后于全国金融深化速度,而与农村金融深化速度大致持平。

2. 检验结果。图1、图2显示,除农村存贷比(LD)外,各序列都具有较明显的趋势性,对各序列取自然对数后进行单位根检验,发现均不能通过平稳性检验,但各序列的一阶差分序列在1%水平上均可拒绝原假设,认为不存在单位根。故对原序列进行一阶差分后形成dFIRd、dFIRr、dLD、dRP及dRI序列,使用Eviews6.0软件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对各组关系分别检验滞后1期~3期,滞后3期在10%的水平上均不能拒绝原假设,即认为序列之间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表1~表3列出了滞后1期、2期的检验结果。

结果显示,在5%的水平上,dFIRd到dRI序列的检验拒绝原假设,可认为dFIRd到dRI序列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而其他各组均不能在5%的水平上拒绝原假设,不能认为该各组序列之间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

3. 实证结果分析。首先,分析整体金融深化的相关影响(表1),国内金融规模的增长对产业结构的优化有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这与相关研究的结论具有一致性;但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的优化尚缺乏互动关系(单向作用),观察图2可以推测,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水平可能尚未达到对金融发展形成明显带动的程度。整体金融深化与人口城镇化之间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人口城镇化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不仅意味着大量农民居住、生产空间的转移,更重要的是其生产、生活模式的变化,涉及农村、小城镇地区涉农产业的转型以及户籍、教育、医疗等各方面问题。农民群体在财富、教育水平、工作技能、社会关系、户籍身份等方面的禀赋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在社会财富积累的过程中总是难以分享到相应的福利与果实,所以,农民向城镇市民转化的速度大大滞后于全国金融发展的速度,现阶段金融的整体深化对于农民城镇化的拉动作用相对有限。

然后,考察农村金融深化的相关作用。农村金融的发展与农民城镇化、产业结构优化之间均无格兰杰因果关系,我们从农村金融系统效率与内部结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从效率方面看:1978年,农村金融机构的存、贷款额分别为174.86亿元和181.81亿元,总额不高但水平相当;2009年,存、贷款额分别为63 845.61亿元和30 652亿元,存款总额增长了三百六十多倍,但存贷比却从100%以上缩减为不足50%。这表明农村地区的系统性负投资已相当严重,据测算,1994年~2005年,农村地区金融机构负投资额增长了近10倍,如果将财政渠道的负投资额计算在内,从1992年到2005年的13年间,农村地区的负投资规模扩大了116倍。

从农村金融的内部结构考察,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并存的二元特征较为明显。199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后,国有商业银行开始大规模撤离农村,农村信用社逐渐占据农村金融市场最大份额,2004年以后,除东部地区以外,其他地区农信社的市场份额都有不同程度提升,市场集中程度更甚从前。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小微企业,既难以得到大型商业金融机构的支持,又不符合传统的农贷制度要求,对正规金融只能望而却步,转而求助于典当、民间信贷等非正规金融手段,据相关调查统计,我国农民来自非正规市场的贷款大约为来自正规机构的4倍,而某些地区高利息民间借贷的发生率高达85%。

不论从农村金融机构效率,还是从组成结构考察,均缺乏对于农村城镇化的适配性,导致农村金融虽然规模有所增长,对于城镇化的带动作用却比较有限。

四、 结论及相关建议

综上,理论及实证分析表明,我国的金融深化过程对产业结构优化有明显的推动作用,但对于人口城镇化的作用有限;农村金融结构对于农村城镇化的适配度不高。农村金融的二元结构及城镇化过程中融资需求的异质性,使系统性负投资加剧,城镇化推进、产业升级亟待金融支持。

针对提高农村金融结构的适配度,提出以下建议供参考:

(1)进一步明确金融支持城镇化的重点所在,优先投入有限资源。研究显示,推动城镇化最重要的几个因素依次是:农业部门生产效率的提高、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与工业发展等,显而易见的原因是,对于农业的投入与扶持相关产业升级,可直接惠及农民群体,有利于其生产模式的转变、财富的积累。有理由相信,乡镇企业、农民创业企业、新型农业企业等涉农企业应为现阶段资金、政策扶持的重点对象。

(2)针对农村金融结构适配度的不足进行优化。首先是进一步强化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综合服务功能,逐步建立功能互补、分工合理的农村政策性融资机制,增加政策性信贷业务种类,完善自然人联合贷款制度,将发展高效农业、农村产业升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作为重点扶持对象,同时,建立以政策性的小额信贷担保服务公司为主,基层乡镇政府、村委会支持的小额信贷担保体系;其次是针对农村基层项目融资金额小、信息极端不对称的特点,引导设立区域小型金融机构(如村镇银行),弥补大型金融机构不适配而非正规金融又缺乏监管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正视非正规金融的作用,逐步完善农村金融的监管体系。

(3)完善各项配套政策与制度。在顶层法律、政策设计的框架下进一步盘活集体所有土地的相关权利,使农民能够享受土地权利流转带来的福利,并可使用相关用益物权作为担保;加强对农民及相关企业的金融培训,将相关工作列为基层政府及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职责范畴,引导农民群体逐步增强使用各种金融资源的意识与能力。

参考文献:

1. Goldsmith.Financial structure and develo- pment.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69.

2. 李润平.基于需求视角我国农村金融排斥问题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12,(12):40-42.

3. 梅世文.小城镇发展的国际经验与模式――兼论开发性金融对小城镇发展的支持.社会科学辑刊,2006,(3):111-115.

4. 刘芬华.适配农村城镇化进程的最优金融结构理论研究.金融教育研究,2011,24(2).

5. 爱德华・S・肖.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上海:三联书店,2006.

6. 刘政科.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7. 张子夜.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的统计分析.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8. 解运亮,刘磊.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其成因分析.经济问题探索,2013,(6):79-85.

基金项目:国家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项目(项目号:13T60206)。

作者简介:庄毓敏,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赢,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讲师,清华大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博士后,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金融工程负责人。

收稿日期:2014-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