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汉语语义中和现象研究综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汉语语义中和现象研究综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汉语中存在诸多语义中和现象,这些现象都要基于一定的环境,即中性化语境,这是语义中和现象的表层原因;而在中性化语境的背后,有更深层的原因促使语义中和现象的产生。本文基于前人对这一现象的个案研究,从表层原因和深层原因两个角度对汉语的语义中和现象的原因进行综述,旨在归纳出语义中和现象的原因。

关键词:中和 汉语 语义

一、引言

语言学中的“中和”这一词原本是一个音系学术语,是指两个音位的对立在某个环境消失的情形。例如,英语中的送气和不送气塞音的对立通常很重要,如tip和dip中的/t/和/d/对立,两个词的意义不同,但当塞音前为/s/音时,这种清浊的对立就消失或“中和”了,如sport、skin、speech等。

随着语言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学者已经发现“中和”不仅仅是一个音系学术语,它存在于各个语言单位中。因此,这种“中和”现象也会发生在语义领域。

本文在前人对“上、下;来、去;生、死”等具有反义关系的语义分析的基础上,对汉语语义中和现象的原因进行综述。

二、语义中和的类型

周志远在《语义中和论》中把语义中和分成三种类型:上下义关系的中和、反义关系的中和、异义关系的中和。

上下义关系中和的特征是两个语义单位原本处于上下义关系的对立之中,中和后这种上下义的语义对立消失。他在文中提到的“民族、少数民族”和“车、汽车”就属于这一类。

反义关系中和的特征是两个语义单位原本处于反义关系的对立之中,中和后这种对立关系消失,原来的反义概念变成了同义概念。如我们常见的“上、下;生、死;输、赢”的对立,在进入某种中性化语境后,这种对立被中和。

异义关系的中和是除了上述两种中和外的其他中和现象,它的特征是中和前两个语义单位处于异义关系的对立中,中和后这种对立关系消失。例如汉语中用“高”表示高度,用“重”表示重量,用“多”表示数量就属于这一类。

三、语义中和的表层原因――中性化语境

音系学中的中和现象需要以某种特定的语音环境为前提,如/t/和/d/这一对清浊对立的音位出现在“s×”这样的语音环境时,这种清浊对立才会中和。在语义领域同样如此,语义的中和依赖于某种特定的语义环境。

在汉语中存在很多语义中和的现象,原本对立的语义出现在某一语义环境中,语义的对立就消失了。如“生前、死前”,“生、死”的语义原本完全对立,但进入“×前”这一语义环境中后,原来的对立现象就消失了,都是指还活着的时候。这样的语义中和现象在汉语里还有很多。

周志远把语义中和所依赖的语义环境称为“中性化语境”,并把“中性化语境”划分为话语上下文和情景上下文,并阐述了语义中和产生的原因。

他在文中认为,“民族、少数民族”在语义上是对立的,但是当说“民族语文、民族文学、民族学院”这类词时,这种对立便被中和,即“民族、少数民族”的语义对立消失了,而造成“民族、少数民族”语义中和的中性化环境就是话语上下文,话语上下文是由语流自身构成的,这里的话语上下文是“×语文、×文学、×学院”。

他还举了情景上下文的例子,情景上下文不同于话语上下文,话语上下文是由语流自身构成的,而情景上下文是由语流以外的环境构成,它包括现实情景、历史、文化、信仰、风俗习惯等。如“车、汽车”具有上下义的关系,但往往在现实情景中,“车、汽车”在语义上的对立就消失了,比如在说“我是坐车来的。”这句话时的现实情景中。

周志远发现了语义中和与中性化语境的关系,并认为语义中和的产生与中性化语境的存在密切相关,但是,中性化语境何以会产生语义中和的现象?这在文章中并未提及。

因此,周志远提出的“中性化语境”实际上是语义中和现象产生的表层原因,在这表层原因的背后,还有更深层的原因存在。

四、语义中和的深层原因

窦俊在《汉语中的几种对立语义中和现象》中提到了语义中和现象产生的三个深层原因:视点原因、反义词中一方语义的扩大、词语本身对立语义的消失。

除了这三个原因之外,综合一些学者们对“输、赢;生、死;上、下”的探索后发现,语义中和现象的产生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这些原因分别基于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的理论。

他们在文中没有直接提及“语义中和”这一术语,但他们都力图找到这种对立语义在词中消失的原因,对语义中和现象共性原因的探索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个例的探索有助于对共性的把握。下面便综合这些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对语义中和现象的深层原因进行综述。

(一)视点的原因

王希杰在《“上”“下”谈》一文中专节谈到了“上、下”的语义中和问题,王希杰先生认为,“上、下”语义对立的消失,是由于视点的原因。因此,在进入“地×”这一中性化语境后“地上、地下”同义。

在说“地上”和“地下”时,人们的视点是不同的。“地上”是站在地面的角度上,而“地下”则是站在了自己的角度上。由于视点原因造成的语义中和,还有趋向动词“来”和“去”,他在文中举了甲对乙说“我马上就去”和“我马上就来”的例子。这两句话的意思完全一样,只是在说第一句话时甲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说第二句话时是站在对方乙的角度上。这就是由于视点不同造成语义中和的另一个例子。

(二)反义词中一方语义的扩大

“高、矮;重、轻”原本都是具有反义关系对立的词,但是通过例子,我们发现使用括号外的“高”和“重”与使用括号内的“矮”和“轻”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这一类语义中和产生的原因是“因为在汉语中,我们习惯于用这些反义词中量上占优的一组词‘高、重、长、多、快、大’等,来指称它们所表示的量的名词,即用‘高’表示‘高度’,‘重’表示‘重量’,‘长’表示‘长度’,‘多’表示‘数量’,‘快’表示‘速度’,‘大’表示‘大小’等等。所以,‘高’里就可能有‘矮’,‘重’里就可能有‘轻’,‘长’里就可能有‘短’……‘高、重、长、多、快、大’等的语义扩大,造成了它们和原先反义词的对立语义的中和。”

(三)词语本身对立语义的消失

窦俊在文中举了这样的例子:

我们靠什么来(去)赢得群众的信任?

有些东西无法用语言来(去)表达。

这两句话中的“来”和“去”意思完全一样。这里的“来、去”发生语义中和是因为它们有一个共同的义项,即“用在动词结构(或借词结构)与动词(或动词结构)之间,表示前者是方法、方向或态度,后者是目的。”因此在上面的句子中,“来、去”的意思完全相同,本身就不具有对立的语义了,这是由于词语本身对立语义的消失。

(四)直接定位和反转定位的组造理据

邢福义在《说“生、死”与“前”的组合》中谈到了“生前、死前”的同义现象。他认为“生前”和“死前”是不同级的语法单位。“生前”是合成词,而“死前”是一个短语。它们的组造理据有所不同。

“作为短语,‘死前’的语义是组合的,即‘死+前’;其组造理据,是对‘前’的直接定位,即‘死之前’。作为合成词,‘生前’的语义则是融合的,表示的是‘活着的时候’;其组造理据,是对‘前’的反转定位,即绕了一个弯子,以反义的‘死’作为定位点,由死到生地表述概念,等于说‘死前之生’(活着)时。”

他还在文中举了近似的例子,如“城外、市外”同“郊外、野外”。“城外、市外”是严格意义上的短语,意为城之外、市之外;“郊外、野外”是典型合成词,不是郊之外、野之外,而是城市之外的郊区、城市之外的野地。“城外”和“市外”是用“城”和“市”对“外”直接定位;而“郊外”和“野外”则是定位于人们聚居的热闹区“城”、“市”对“郊”、“野”进行反转定位。

因此,由于直接定位和反转定位不同的组造理据,也会产生语义中和的现象。这是从词和短语本身组造理据的角度归纳出的原因。

(五)“时间左视认知”模型造成的点集重合

赵志清在《从认知角度看“生前”与“死前”》中,利用张建理提出的“时间左视认知”模式对这一语义中和现象进行阐释。

他在文中提到:“在这种认知模式下,时间可分割为有界时段,可丈量,并按先后次序依次排列。观察者和时间均呈静止状态,观察者的观察方向与潜在的时间方向一致,如果将观察者的位置定位为现在,那么其左侧为过去, 右侧为将来。归纳这种认知模式可以发现,观察者总是面对过去, 背对将来。”

“‘死’是一个非持续性动作动词,这类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不能持续的,往往一发即逝。在这条直线上,若将‘死’这个动作假定为一个点A,那么A点左侧区域,也就是A点前方,就表示‘死前’,其意义十分明确。”

赵志清在文中画了简单的图画使论述更加形象:

“生”的意义显然和“死”相对,指“活着”,也就是在“死”这个动作之前。其所表示的区域同样落在A点左侧。这样,“生前”和“死前”的点集都落在了上图的左边区域内,造成了点集的重合。因此,“生前”和“死前”发生了语义中和现象。这是从认知的角度出发,归纳出的语义中和的原因。

综上分析,语义中和现象在“中性化语境”这一表层原因之后,还有更多的深层原因存在。

五、结语

语义中和的表层原因是中性化语境,在中性化语境的背后,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存在。当然,产生语义中和的原因远远不止这些,从语义指向、配价语法、王“潜、显”理论以及羡余现象的角度都可以为语义中和深层原因的阐释提供新的视野。

此外,语义对立发生中和之后依然存在着对立现象,并不是完全“中和”了,这种对立并没有完全消失,而是以某种方式存在着,这里因为篇幅和主题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1]窦俊.汉语中的几种对立语义中和现象[J].语文学刊,2001(3).

[2]缑瑞隆.方位词“上”“下”的语义认知基础与对外汉语教学[J].语言文字运用,2004(11).

[3]吕叔湘.说“胜”和“败”[J].中国语文,1987(1).

[4]王希杰.这就是汉语[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5]邢福义.说“生、死”与“前”的组合[J].中国语文,2003(3).

[6]赵志清.从认知角度看“生前”与“死前”[J].贵州社会科学,2011(10).

[7]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中英双语,2002年增补本)[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8]周志远.语义中和论[J].玉溪师专学报(综合版),19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