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基于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学习模式应用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于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学习模式应用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鉴于混合学习模式在普通高校的应用优势和趋势,混合学习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基于高校网络教学平台混合学习模式应用,将为高校教学改革提供一个新的思路。通过分析高校师范专业必修课程《现代教育技术》混合学习设计需求,构建了基于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混合学习模式,设计了该课程的混合学习实施流程图,并从混合学习的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学习资源、学习活动、学习评价等方面,阐述该课程是如何基于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混合学习实践。课程混合学习实施结果显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网络课程内容设计、网络课程学习导航、网络学习活动设计与组织、及时的师生互动交流、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网络学习参与度、师生对网络学习的认可度等因素对混合学习的有效实施有重要影响。基于高校网络教学平台开展混合学习的对策主要包括加强网络教师培训;重视混合学习环境设计;强化混合学习活动设计与组织;提供在线学习辅导与支持:明确学校激励措施与网络教学发展政策。

[关键词]混合学习;网络学习;网络教学;学习模式;在线学习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08(2013)03-0064-07

一、研究背景

混合学习的研究由来已久,不同学者对于混合学习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广义上认为混合学习就是各种学习理论、学习方法、学习内容、学习模式、学习媒体以及学生支持服务和学习环境的混合,实际上大家对混合学习的认可应该是起源于远程学习者的网络在线学习,因为单纯的在线学习没有了师生之间的面对面交互,不利于学习者的学习,所以整合面对面学习优势和在线学习优势的混合学习模式也就受到了追捧。

我国早期基于网络的混合学习研究主要针对远程学习者或企业培训人员,既非在校学生。随着高校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推进,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不断发展,国内高校的网络覆盖率和网络带宽也在不断改善。特别是在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等项目的推动下。利用网络技术来辅助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被当做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我国,高校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逐年提高,学生参与混合学习的门槛越来越低,目前,有超过60%的高校已经开始使用网络教学课程管理系统,以支持校内全日制学生的混合式教学,混合学习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基于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学习模式应用将为高校教学改革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目前,我国学者也进行了一些基于网络教学平台开展混合学习的研究和实验,其中包括在学校运用混合学习模式增强高校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满意度的方法和策略以及各种混合学习模式探讨等,这些研究主要有两大特点:一是理论研究没有结合实证案例说明,研究内容相对比较空洞:二是学科教师对某个学科领域具体应用混合学习的教学案例,只有具体的实施流程,没有进行深层地归纳总结,不具备普遍指导意义和理论创新。如何有效利用高校的网络学习环境和网络教学平台。结合混合学习理论和学科教学特点。开展高校混合学习实践,方便全日制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促进教师有效管理课程、组织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活动和加强协作交流,并根据课程学习需要进行个性化定制,提高高校教学质量,是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本文以韶关学院师范专业必修课程《现代教育技术》混合学习模式的构建和实施为例,探讨高校混合学习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对策。

二、《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混合学习模式构建

(一)《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混合学习设计需求分析

首先,《现代教育技术》是高校师范类专业的必修课,是一门理论与应用、技术与实践结合紧密的课程,内容涉及现代媒体技术应用、信息化教学设计、多媒体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开发、新技术教育应用、现代远程教育、信息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等,课程学习内容非常繁杂,技术部分的学习内容更新较快,可课时一般只有36学时。课时相对不足。

其次,一般师范院校修学《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学生均较多,如韶关学院,每届学生大概5000人左右,传统师范生有2300多人,要求必修《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职业师范生也有2500多人,由于每学期上《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师范生人数众多,考虑到学校的实际情况,该课程的日常授课通常是教学进度统一、内容一致的大班多媒体教学。且时有跨专业合班的情况,班上同学的信息化能力基础不一致。教师也不可能照顾学生专业和个体差异,师生、生生之间的课堂交互难于开展,课下交互渠道不便。

最后,《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学习目标要求师范生能够运用教育技术优化教与学的过程,促进中小学教学改革,但本课程基本采用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学习评价以闭卷考试和学生课件作品为主。课程中涉及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信息化教学设计、网络教学、多元评价等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学习和评价过程中无从体现。学习的相关内容(信息化教学环境构建、新技术的教学应用等)与课程本身的学习和评价方式相差较远,根本没有说服力,又怎么能要求学生掌握这些能力。

而网络时代的在线学习,具有多媒体资源丰富、内容更新快、交流渠道多样化、学习方式自主化等优势,可见,有必要充分利用高校网络教学环境,围绕网络课程开展课程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将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无缝对接。以改善课程教学课时不足、教学手段与现实脱节、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单一、个性化学习欠佳、师生课上课下交流不充分等问题。并促进学生各层面的学习和体验。因此。课题组成员以“主导一主体”教学设计理论和“混合式学习”思想为指导,探索“课堂+网络+技能实训”互相融合的混合学习模式,希望在课程学习过程中,通过使用混合学习模式。实行个性化学习。在适当的时间,通过适当的学习方式,给不同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支持,以取得最佳学习效果。这不仅能够有效发挥教师的引导、启发和监控整个学习过程的主导作用,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及创造性。

(二)《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混合学习模式构建

目前,《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并不是纯粹的网络课程,也就是说,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的完成并不全是通过网络教与学完成。而是课堂学习与网络学习互相融合。既通过混合学习,共同完成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达到课程要求的学习目标。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混合学习模式是从信息时代本课程教学问题的解决和网络技术在高校教与学中的有效应用为前提,考虑混合学习的有效性进行混合,师生利用网络技术手段进行教与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相应的网络教与学体验,并增加学生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与学的意识和自觉性。基于这种思想,我们构建了基于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混合学习模式(见图1)。《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混合学习模式整合了传统多媒体课堂教学、网络学习和实践技能训练三个平台,构建了混合学习的教与学平台,整合了各种教学资源和多样化的学习形式,如课堂学习、自主学习、小组学习、任务驱动、协作项目实践活动、技能训练等,形成了一个完整教与学活动混合。采用网络学习和课堂学习混合的学习模式,利于培养师范生的信息素养和教育技术能力,并使学生亲身体会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从而有利于本课程学习目标的实现。

三、《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混合学习模式应用实践

结合已构建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混合学习模式,课题组设计了该课程的混合学习实施流程图(见图2),并选取了韶关学院2009级生物、物理、英语、心理和地理五个师范专业600多名学生作为实践对象,开展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学习实践。从学习者角度来看。本课程的混合学习实施流程由“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课堂学习、“学生主体、教师指导支持”的网络学习与技能实践、多元评价三部分构成。期间涉及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目标与计划制订、环境设计、资源开发、学习活动设计、学习评价等环节。整个混合学习过程注重信息技术与各学科专业教学的整合,强调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科教学设计,体现新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下面从混合学习的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学习资源、学习活动、学习评价等方面阐述该课程是如何基于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混合学习实践。

(一)混合学习内容的划分

由于是混合多媒体课堂学习、网络学习和技能训练三个平台,所以首先要确定什么内容在课堂上讲。什么内容放在网络环境上学习,技能训练部分如何操作,三者之间的比例如何确定,课堂学习和网络学习如何衔接。在实际操作上,我们把该课程的知识体系分为三大部分:理论与意识+技术与应用+综合与创新,理论知识部分的学习安排在课堂进行,技能和应用创新部分的内容通过网络学习和技能训练完成。学生通过网络课程平台进行自主与合作探究学习。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通过学习任务驱动培养自身的教育信息素养和掌握信息时代教师必备的教育技术技能。理论知识讲授按“理论与意识+技术与应用+综合与创新”体系划分,主要包括教育技术概述、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教师教育技术标准、信息化教学环境应用、教学资源的获取与处理、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信息化教学设计与评价,这些理论知识的讲授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完成。另外,结合相应的理论知识和未来网络技术与移动技术的发展应用,专门设计了三个网络学习主题和一个扩展学习专题,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促进深层学习。同时提供相应的学习体验,三大网络学习主题分别是教育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设计与开发;信息化教学设计与评价。扩展学习专题是“新技术的教育应用”,由学习者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和自己的学习能力自由选择学习量和决定学习进度。

(二)混合学习环境设计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并借助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它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作为目前世界上流行的高校网络教学平台M00DLE平台和BB平台,都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开发的课程管理系统,均支持在线讲授、小组讨论、成果展示、在线测试、互动评价、学习反思、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等功能。满足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需求,在支持混合学习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对于教师而言,高校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教师尽自己所能,因材施教,为各专业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辅导与支持:对学生而言。基于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学习给了他们学习的选择权,在线学习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如何进行学习,如何与师生进行互动交流,如何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学习目标。网络教学平台提供的学习资源和平台所支持的自主学习、讨论、协作、反思、评价等功能为学生的情境学习与意义建构提供了可能,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采用基于M00DLE的虚拟学习环境,并结合多媒体学习教学环境和微格教学环境进行课程教学,基本能满足课程开展混合学习的环境需要。在理论课堂学习环境中,开展现代教育技术重难点讲解、为学生网络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提供引导性讲解、组织小组任务汇报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课程知识体系,促进学生网络学习任务的完成:在网络学习环境中,学生根据提供的学习资源开展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与协作、项目实践活动等;在微格教学环境进行学生作品模拟应用演练和教师技能训练,并将学习实践过程记录后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表面看是三大学习环境的混合,实际上是通过高校网络教学平台将各种学习环境混合在一起,共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混合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三)混合学习资源建设

混合学习是将传统课堂学习与网络学习有机结合并有效实施,传统课堂学习已实施多年,无需多言,现主要考虑网络环境中基于问题、资源、案例、任务等的网络学习。在融合网络学习和多媒体课堂学习的混合学习平台上,不管学生开展的是基于资源的自主探究学习,还是基于任务的协作学习,都需要为学习者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学习资源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在线学习的兴趣,进而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所以,设计开发出优质的网络学习资源是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因此,这个环节主要是进行网络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团队建立了该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和网络交流平台,重新编写了课程教材,开发了配套的多媒体课堂教学课件、网络学习课件、专题学习资源库、网络学习资源库、教学设计案例、教学视频等,提供教学课件下载和按不同专业储存的大量共享资源。如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案例及相关的教学站点的链接等,供学生课后复习和开展自主探究学习与协作学习。同时教学平台还提供往届学生的学习成果和相关作品等课程学习材料,供学生参考。以激励学生在学习中尽快超越前一届学生所达到的学习目标。

(四)混合学习活动设计和组织

从课程混合学习实施流程图中可知,本课程的教与学活动混合包含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和学生主体、教师指导支持的混合,课堂学习和网络学习的混合,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和小组协作学习的混合,课内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的混合等,通过教与学活动的混合。把混合学习理念融入整个教与学过程之中。

课程混合学习活动设计主要包括网络学习专题与活动设计,它是混合学习的核心内容。混合学习活动设计一般要遵循三大原则:一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综合考虑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兴趣爱好、已有能力水平、认知特点、学习目标等各方面情况:二是适配学习内容,不同的学习内容需要不同的混合学习活动,如不同的学习内容在学习方式上是否需要混合自主学习、交流学习、指导学习或实践学习,在学习情境上应该混合哪些环境,在学习资源的配置上要注意什么问题等:三是考虑适配学习过程,不同的学习过程需要不同的混合要素,如情境学习阶段需要网络情境的逼真与面授情境的引导,交流互动阶段需要混合多种远程交流手段和人际互动艺术,反思评价阶段需要混合个人信息加工技术和成果展示技术等。

结合混合学习活动设计原则。本课程设计了教育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信息化教学设计与评价、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设计与制作、新技术的教育应用等四个网络学习专题,每个专题由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学习建议、学习活动和学习资源构成,在专题学习活动设计上,充分考虑不同专业学生的能力水平及要求,提出不同的学习任务要求,如生物专业的学生。在多媒体资源的设计与开发专题部分,要求学生掌握视音频资源的处理技术和图片处理技术,而美术专业的学生则重点要求掌握图片处理技术。通过这些网络学习专题活动设计,引领课程混合学习活动的开展。

本课程的混合学习组织包含个体学习和小组学习,学生的网络学习活动主要是在线学习资源的阅读和使用、自主探究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在线讨论、资源共享、评价反思等,每个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进行个体的网络学习和讨论交流,完成相关作业并提交到网络平台中。小组学习是本课程的一大特色,可以带动个体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学习与交流,课程小组学习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学生自由组合,以3-5人为准,每个小组构成一个学习团队,基于网络学习平台开展小组探究和协作学习,共同完成团队任务。如本课程的一个主要学习任务是以组为单位,根据自己所学专业,选定中学课程的一个单元教学内容,设计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制作配套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和信息化教与学资源集合,并在微格教学环境实施。然后将教学设计方案、配套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和资源、微格教学实施视频等全部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小组学习作品的自评和互评,同时互相学习与借鉴,共同进步。在整个混合学习过程中,学生都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平台上的交流互动系统进行交流和资源共享,由于学习平台上的交流互动系统允许不同专业的学生、不同的任课教师和助教参与互动,所以同学间(不分专业班级)、师生间(不一定是本班的任课教师)都可以进行同步与异步的交流、实时或非实时的交流,从而扩展学习交流和协作的范围、深度和广度,促进学生协作学习能力、组织能力和交往能力的提高。

(五)混合学习评价设计

本课程的最终学习目标是培养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以及信息时代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混合学习评价指导思想是从注重知识性内容的考核转变为注重学习者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因此。本课程基于网络教学平台实行电子档案袋评价、微格教学评价、概念图评价、小组作品与方案评价、互动评价、教师评价、学习者评价、小组评价等多形式、多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将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贯穿于整个课程混合学习活动过程中,以全面检测学习者的学习水平和教育技术能力。

四、影响课程混合学习有效实施的因素分析

从《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混合学习实施的情况来看,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网络课程内容设计与学时分配、网络学习活动设计与组织、清晰的网络课程学习导航、及时地互动交流和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的有效参与度、学生对网络学习的认可度等因素对混合学习的有效实施有重要影响。

(一)网络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影响混合学习有效实施

对教师而言,混合学习的实施与熟悉的课堂教学还是有很大的区别,教师要考虑在混合学习实践中混合哪些内容,哪些知识点适合网络学习,如何合理分配网上学习和课堂学习各自所占的比例。怎样混合才能达到混合学习效果最优化,如何有针对性开发网络学习资源,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参与网络专题学习,如何实现学习过程的有效监控,如何保证课程学习资源的传输畅通。并坚持进行有效的在线辅导和及时的交流反馈,使学生能够有效进行在线学习。上述这些问题都是教师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任何一个环节都需要考虑周全并提前设计,否则就会直接影响混合学习的实施。可见,网络学习环境下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显得非常重要。

(二)网络学习活动设计与网络学习导航设置影响混合学习的实施

在混合学习环境中,教师会在网络教学平台上设计多个学习专题和学习活动,并上传大量的学习资源供学生学习参考,而平台只提供大纲、作业、讨论区、资源等(见图3)的学习目录,教师也只是设计了专题学习活动的内容和学习活动说明(见图4)。没有专门设计课程的学习导航来明确学习方向。明晰学习任务。对学生学习探究的方向、探究的内容及时进行指引和点评,结果在实施混合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经常不知道该做什么,如何去做,或者在课程平台上找不到教师提供的相关学习资源,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反复提醒,多次讲解,耽误了很多学习时间,且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效果。

另外。基于网络专题的学习在混合学习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如果网络专题学习活动的设计不是切合学生的在线学习特性,没有认真履行混合学习活动设计原则,在如何导入在线学习活动、制定相关学习计划、如何实施计划及评价与分享等环节考虑不周,那么混合学习的效果也会受到影响,如“教育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专题学习活动2(见图5),这部分内容理论性较强,通过在线学习完成学习任务有难度,在网络学习活动设计上需要重点考虑指导性学习与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相结合,可是这个学习活动只是说明了学习活动要求,提供了两类学习资源:一是参考文献,包括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国外教育技术发展史:二是参考视频。包括教育的未来。教育技术发展百年史,焦建利讲授视频“信息检索技术与表达展示技术”,“信息问题与数字鸿沟”,“今天的教师该做什么”,“互联课堂在变化”等,然后就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并完成专题讨论,期间教师并没有做更多其他的指导性学习工作,结果影响了学生的在线学习。这个专题的学习讨论也不深入。

(三)学习者的网络学习素养、网络学习认可度与参与度影响混合学习效果

对学习者而言。网络学习环境中的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激励、互动交流、反思评价等是一大挑战。由于是首次开展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学习,很多学生都不适应,在课堂上多次讲解网络教学平台的选课流程、如何进行网络学习、如何参与讨论、如何获得在线学习帮助等基本常识后,仍然有一大部分学生无从下手。经过一个多月的磨合,生物、物理、地理专业的学生基本能正常进行网络学习,信息素养稍差一些的英语、心理专业的学生在网络学习过程中还是会有比较多的问题,因而,在学习任务的安排上就做了一些相应调整。借助网络教学平台上的报表功能,可以跟踪学生网络学习情况,如看了什么资源、参与了什么学习活动等(见图6),然后对比学生的期末学习作品,基本可以看出,能积极参与网络学习的学生。学习绩效还是有比较大的变化。而基本不参与在线学习的同学,在学习任务的完成方面有所欠缺,所以能正常开展混合学习之后,学生对于网络学习是否认可,参与网络学习的积极性如何就直接影响他们的混合学习效果。

(四)师生的互动交流力度影响混合学习的深入开展

在课堂学习、网络学习和技能训练学习的混合学习过程中,网络学习环节的师生互动交流非常关键,因为这是师生、生生之间难得的交流机会,在网络学习平台上,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回应,获得相关的帮助,或由此引发头脑风暴(见图7)。混合学习过程中,师生响应较多的话题,讨论也就较深入,如多媒体教学资源设计与开发专题,学生之间的讨论都非常激烈,这部分的学习内容学生掌握相对较好。师生互动少或没人回应的话题,如教育技术理论专题,师生均没有认真交流,学生对于这部分内容掌握不是特别好,学习效果也不太明显,可见在网络学习平台,及时的互动交流对于学习者的在线学习还是影响较大的。

五、基于高校网络教学平台开展混合学习的对策分析

通过《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混合学习的实践可知,基于高校网络教学平台开展混合学习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需要关注方方面面的因素,如网络教师培训、混合学习环境设计、课程网络专题学习活动设计与组织、必要的学习辅导与支持、明确的学校政策等,只有这些与混合学习相关的因素考虑周全了,才能使高校混合学习落到实处。

(一)实施有效的教师培训是开展高校混合学习的前提

“十一五”期间,在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带动下,各高校建设的省校级精品课程数量已超过2万,“十二五”期间,在教育部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的推动下,不少高校和课程教师充分利用已建课程资源开展网络教学,同时投入大量精力开发网络课程。对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学习给予了极大的兴趣和很高的期望。并做出了开展混合学习教学改革的各种设计,如韶关学院,仅一年时间就开始了100门课程的网络教学改革。然而,在真正实施混合学习时,教师却发现达不到预想的效果,学生对于网络学习的积极性并不高,教师发现自己的工作量大大增加而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明显,部分教师在持续一段时间后就想放弃。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对于混合学习认识不足,不了解网络环境下混合学习理论的应用,网络教学技术不过关,开发网络课程耗费大量精力,没有开展网络教学的经验。思想上也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学习模式应用强调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的“双主模式”,何克抗教授多年前就已提出基于建构主义的“双主模式”,但在单一的课堂教学环境下是很难做到的,而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学习给了“双主模式”一个土壤,不过这也对教师教学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能在课堂教学环境下成功开展课堂教学的教师,不一定能有效实施混合学习。因为开展混合学习的教师除了要具有传统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技能之外,还必须具备网络课程开发技能、网络学习过程管理技能、混合学习内容与活动设计技能、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技能和促进师生有效交互技能等,要考虑如何充分利用网上学习和面对面学习的优势来创造一种更适合学生主动学习和协作的学习环境,如何利用各种技术促成师生之间的交流、监督学生的网络学习、实行各种学习评价。很显然,混合学习环境下,教师工作量肯定会成倍增加。且混合学习的开展对教师原有的教学理念、教育技术水平、网络技术的应用能力等也都是一种新的挑战,高校混合学习中所采用的各种信息技术。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好好运用才能实现其价值。而教师是否愿意接受新的信息技术又是重要的前提。所以,从根本上说,基于高校混合学习平台的混合学习模式应用实效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混合学习有效性的认可和接受程度,以及开展混合学习所需要的技术准备,只有当教师开始从观念、思想上认可和接受这种新教学模式,并具备相应的理论知识和相关的网络技术之后。才有可能在行动上表现为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效应用,因而,必须在混合学习观念、思想、理论、实施措施、技术应用等层面对教师进行全方位的培训,才能确保高校混合学习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有效结合课堂学习环境和网络学习环境下的学习是实施混合学习的关键

混合学习是课堂学习和网络学习两种学习方式的结合,通过两种方式的优势互补来寻求学习问题的解决,只考虑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是不行的,很多课程知识架构、基本知识原理以及动作技能类内容的网络学习效果并不好,只有通过混合学习才能实现各种学习方式的优势互补。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为学生创造自主协作和探究学习的机会,至于偏重于哪一个方面,要结合实际学习问题来考虑,故实施混合学习的关键是如何有效结合网络技术环境下的学习与课堂环境下的学习,共同解决课程学习问题,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完成学习目标。如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混合学习环境下,通过网络资源的丰富性、交互性等特点正好解决该课程课堂学习中内容多课时少、师生交互不足、没有专业针对性等问题,有利于各专业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小组协作学习和个性化学习,以及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交互。

(三)网络专题学习活动设计是有效开展混合学习的保证

在混合学习模式应用过程中,教师主导的课堂教学活动大家都不陌生,课堂学习的开展也是得心应手,难度不大,关键是学生主体、教师辅导支持的网络学习,学生大部分的学习活动是在网络环境下开展的,网上学习活动是整个混合学习的基础。学生通过利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提供的各种功能。配合相应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案例。通过自主或协作方式进行学习。由于网络上每位学生的学习风格、学习兴趣、已有知识水平、信息素养等各不相同,每位学生对学习形式、学习方法、学习策略、媒体表现形式等存在不同的适应能力和选择倾向。需要教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设计灵活多样的教与学策略,如网络讲授、课程地图、文献阅读、协作学习、讨论交流、学习资料收集、案例分析、问题解决、角色扮演、反思等,并提供多样化的认知工具,给学生提供多种表现形式的学习资源或针对多学科的案例等资源,以供不同学习风格、学习需求、学习兴趣的学生灵活选择。所以网络学习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是混合学习设计的核心内容。是有效开展混合学习的保证。

(四)及时提供网络学习辅导与支持。提高高校混合学习效果

相比面对面课堂学习,混合学习中部分面对面学习时间被网络学习所代替。在网络环境下进行的网络学习,主要由学习者自我监督和自我激励来完成,因此对学习者的学习自觉性和学习积极性的要求很高。目前高校的学生都是在传统课堂中过来的,习惯了被动学习,在非课堂学习中,由于不熟悉网络学习情境下的自主学习而感到非常具有挑战性,也会面对比较多的困难。致使学生的网络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于调动起来。为了能让学生从这种灵活的学习(包括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学习内容、学习步调)上获益,在实行混合学习时,需要教师通过更多的手段介入混合学习中的在线学习阶段来提升学生的能动性,如为学习者提供与学习目标相匹配的学习材料和学习方法:为小组协作任务提供辅导支持,协调学习者之间的沟通:当涉及具体的知识点或学习专题如何学习的问题时,为学习者提供学习策略指导:当学习者在网络学习的过程中遇到技术问题或困难时,教师要提供技术帮助等。从《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混合学习实践研究中可以看到,相对来说,教师参与度高、指导力度强的学习活动和讨论区发展得较好,学生交流的情况和学习任务的完成都比较满意。而提供辅导和支持较少的部分学习专题。学习的效果不是很理想,所以在进行高校混合学习时,教师必须及时提供网络学习辅导与支持,这会增加教师很多的工作量,条件允许的话可以挑选一些有能力的学生参与网络辅导与支持。

(五)明确高校开展混合学习的政策及发展方向。推动有成效的混合学习模式应用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柯蒂斯,邦克教授(Curtis Jay Bonk)曾经预测2020年之前,高等教育中的大多数课程都将以混合学习形式存在,基于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学习模式应用是大势所趋。基于高校网络教学平台开展混合学习研究与实践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目前大部分高校开展混合学习的实践工作,是由“十一五”“十二五”期间的“精品课程建设”“精品共享课程建设”“开放课程建设”等教育部质量工程建设项目所带动,一个学校能获得国家级或省级立项的课程建设项目不是特别多,绝大部分是校极建设项目,这些项目建设期也就1-2年。之后如何运作并不清楚,这对于高校开展混合学习研究与实践工作是非常不利的。所以,高校中混合学习的可持续发展,除了需要教师有这方面的主观意识及学生的积极参与,更重要的是学校要制定明确的政策及发展方向,如网络学习环境的稳定性、网络教学系统的可靠性、学生在线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完善、师生开展网络学习所需的技术支持、教师激励机制、教学工作量计算、教学评价机制等来引导学校混合学习的长期开展,推动学校的混合学习模式应用,确保高校混合学习模式应用的成效。

六、结语

通过公共课《现代教育技术》混合学习实践,课题组所构建的基于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学习模式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基本解决教师教育类公共课程传统大班教学的弊端,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给师生提供更多教与学的自由,以及为师范生提供在线学习体验和显现新兴技术应用于教与学的示范效应,并提升网络时代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另外。本混合学习模式是从课堂正式学习和课外非正式学习的角度进行构建的,没有课程应用的局限性,且其研究应用是基于目前高校大量使用的网络教学平台和开发的网络课程来考虑,重点探讨课程混合学习模式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和存在的问题。立足教育实践。通过课程案例说明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和策略可以有效改善和促进混合学习环境下的学习以及解决可能会遇到的各种混合学习问题,并归纳和总结高校混合学习开展的特点和规律。

因此,基于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学习模式构建和应用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和指导性,全校性教师教育类公共必修课程《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等均可借鉴此混合学习模式,改革师范生公共必修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为社会培养适应教育信息化时代的新型教师。高校其他课程也可参照此混合学习模式,结合各课程特点,开展高校混合学习实践。当然,在高校推行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学习模式。既要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也要考虑教师的教学需求和注意教师在实施混合学习模式过程中的各种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