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怎识庐山真面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怎识庐山真面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928年10月,《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以下简称《旨趣》)一文发表。在此文中,作者傅斯年提出了“近代的历史学只是史料学”的著名观点,阐述了一门学问进步与否的三条标准:能否直接研究材料,能否扩张所研究的材料,能否扩充他作研究时应用的工具。最后,傅斯年发出了在中国建立“科学东方学”的强烈呼吁。

《旨趣》一文作为近代中国史学研究科学化历程中里程碑式的标志性文章,对近代史学研究方向的转变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旨趣》一文也是傅斯年回国初期对史学研究方法进行深入思考后所形成的主要成果,属于研究傅斯年史学思想的基本史料。21世纪初,随着国内近代学术史、学科史研究的高涨和傅斯年热的兴起,该文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无独有偶,史学研究中的热点也渗透于高考试题之中,上海2012年高考历史试题中就有一道与此文相关的题目,具体如下:

以下每小题3分,共15分,每一选项的分值可能为0、1、1、3分。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

34.傅斯年在《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一文中指出:“能利用各地各时的直接材料,……材料愈扩充,学问愈进步……地质、地理、考古、生物、气象、天文等学,无一不供给研究历史问题者之工具……要把历史学语言学建设得和生物学地质学等同样,乃是我们的同志!”对于上述观点理解最恰当的是

A.傅斯年突出史料在史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B.傅斯年主张在史学研究中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

C.傅斯年认为历史学应该涵盖各种学科

D.傅斯年重史学的客观性而不重史家的主观取向

(评分规则:A.1分,B.1分,C.0分,D.3分)

该题为最佳选择题,即在四个选项中,除错误和最佳两个选项外,还设两个虽有一定正确性,但是又不够准确、深刻、全面或有其他缺陷的选项,此类试题试图更加精确地表现和显示考生的实际水平,提高试题的鉴别力[1]。题目中的材料节选自傅斯年撰写的《旨趣》一文,旨在考查学生的材料阅读和分析能力,以及对史学研究中客观性和主观性相互关系的认识。平心而论,此题题型新颖、贴近学术热点、选材眼光独到,关注史学研究中的基本问题,不失为一道好题。另外,对于教师在讲评试卷时如何引导学生对材料进行整体性理解,此题尤有启发性。

依据题目设问要求,“对于上述观点理解最恰当的是?”首先,C选项比较容易排除,在试题所给的材料中,傅斯年虽然提到了地质、地理、考古、生物、气象、天文等多种学科,但这些学科只是作为研究历史学语言学的工具,并不能由此得出历史学涵盖各种学科的结论。实际上,C选项的结论是由于过度推理而得出的。在剩下的三个选项中,哪一个又是最佳选项,却不易判断,需要深入思考和仔细鉴别。

作为一道考查学生材料阅读和分析能力的题目,试题中提供的材料是解题过程中首要的信息载体,同时也是关键的信息来源。观察试题所示材料中两次出现的省略号可知,材料虽来源于傅斯年的《旨趣》一文,但却经过了命题人的剪裁取舍,最终以单一片段的形式呈现出来。试题中涉及的这些材料,在《旨趣》原文中分别出现在其论述历史学语言学进步与否的三个标准以及文末所提的三个口号中。完整阅读原材料,有助于教师在试卷分析时更好地理解傅斯年的思想,从而指导学生做出最佳选择。原文具体如下(作者对试题中引用的部分以黑体强调):

(一)凡能直接研究材料,便进步。凡间接的研究前人所创造之系统,而不繁丰细密的参照所包含的事实,便退步。……能利用各地各时的直接材料,大如地方志书,小如私人的日记,远如石器时代的发掘,近如某个洋行的贸易册,去把史事无论巨者或细者,单者或综合者,条理出来,是科学的本事。[2] (p.73)

(二)凡一种学问能扩张他研究的材料便进步,不能的便退步。……材料愈扩充,学问愈进步,利用了档案,然后可以订史,利用了别国的记载,然后可以考四裔史事。[2] (pp.74~75)

(三)凡一种学问能扩充他作研究时应用的工具的,则进步,不能的,则退步。……又如现代的历史学研究,已经成了一个各种学科的方法汇集。地质、地理、考古、生物、气象、天文等学,无一不供给研究历史问题者之工具。[2] (pp.75~76)

……我们高呼:

一、把些传统的或自造的“仁义礼智”和其他主观,同历史学和语言学混在一气的人,绝对不是我们的同志!

二、要把历史学语言学建设得和生物学地质学等同样,乃是我们的同志!

三、我们要科学地东方学之正统在中国![2] (p.82)

在上述材料中,傅斯年所表达的思想依次为:历史学语言学研究要依据直接材料,材料的扩充能推动学问的进步;地理学等自然科学能为历史学研究提供工具;要在历史学语言学研究中去除主观,要把历史学语言学建设成和生物学等自然科学一样具有客观性的学科。

现在再来分析A、B、D三个选项。先看A选项的结论,试题中的材料:“能利用各地各时的直接材料……材料愈扩充、学问愈进步”,明确地反映出傅斯年认为史料的扩充对历史学科的未来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的观点。所以,能够得出A选项中的结论。其实,傅斯年在《旨趣》一文的开篇中,即表达了“历史学不是著史:著史每多多少少带点古世中世的意味,且每取伦理家的手段,做文章家的本事。近代的历史学只是史料学,利用自然科学供给我们的一切工具,整理一切可逢着的史料”[2] (p.70)的思想,简而言之,即“历史学就是史料学”。傅斯年本人也因此赢得了史料学派“旗手”和“舵手”的大名[3] (p.227)。

那么B选项认为傅斯年主张在史学研究中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有无依据?分析试题中所呈现的材料:“地质、地理、考古、生物、气象、天文等学,无一不供给研究历史问题者之工具。”其虽略去了原文中的前一部分,即“现代的历史学研究,已经成了一个各种学科的方法汇集”,但依然可以得出傅斯年主张史学研究中应运用诸如地质学等自然科学方法这一结论。如何理解傅斯年的这一主张?对傅斯年素有研究的学者李泉的观点值得参考:“利用自然科学之工具”研究历史,包含有两层意思:其一,将自然科学的知识直接运用于史学研究,解决历史问题。其二,将自然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引入史学领域,加以改造,使之成为史学方法[4] (pp.162~163)。

最后再看D选项能否成立?试题所引用的材料中有:“要把历史学语言学建设得和生物学地质学等同样,乃是我们的同志。”仔细分析材料中所提到的“生物学地质学”等自然学科所具有的共同特征,不难发现,其研究过程中具有鲜明客观性(在意识之外、不依赖主观意识而存在的属性),而研究者个人的情趣、好恶等主观取向对研究工作的影响相对较少。众所周知,在自然科学的研究过程中,不论研究者属于哪个阶层、带有何种价值取向,但他在研究过程中所依据的材料、采用的方法却带有广泛的普遍性、必须遵循内在的学科规则。傅斯年主张要把历史学语言学建设得和自然科学一样,实际上即主张历史学语言学的研究工作要遵循自然科学所遵循的法则,即重客观性而不重研究者的主观取向。所以,D选项也能成立。此外,跳出试题所给材料,根据前引《旨趣》一文傅斯年高呼的三条口号,可以明确发现傅斯年的主张,即历史学语言学应远离主观,和生物学地质学等学科同样具备客观性,从而使科学的东方学在中国建立。这进一步印证了“傅斯年重史学的客观性而不重史家的主观取向”这一结论,同时也是《旨趣》一文的主旨所在。

既然三个选项都能成立,哪一个选项才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最佳选项?这就需要我们对材料进行整体性理解。所谓整体性理解是指在多角度多层次分析理解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全面、准确、深刻的理解。其基本做法为:首先,通读全部材料,依据作者所采用的论证方法对材料进行分层、并逐一概括出各层论述中作者所表达的局部结论;其次,分析每个局部结论的内在联系、从中找出一致性;最后,理清结论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从中发掘最终指向,实现对材料的全面把握、准确理解,并得出符合材料本意的结论。若只阅读了材料的部分内容,或只抓住某一个方面去分析和解读,即使所得的结论新意迭出,并且能够成立,却也只是局部结论、片面结论,并不能全面完整的反映材料的主旨。

对试题材料作整体性理解,便能看出傅斯年分别从研究过程中依据的材料、采用的方法,以及学科发展方向三个方面来论说自己理想的历史学语言学。首先,在研究依据方面,傅斯年提出了史学研究者要以史料为出发点,尽力剔除研究者个人的主观因素,不做超出史料之外的发挥和解释,也就是:“一分材料出一分货,十分材料出十分货,没有材料便不出货。”“材料之内使它发见无遗,材料之外我们一点也不越过去说。”[2] (p.79)其次,在方法采用上,傅斯年表达了研究者在史学研究中要严格遵循科学方法的思想,一方面要将自然科学的知识直接运用于史学研究,促进历史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要将自然科学的方法引入史学领域,加以改造,使之成为科学的史学研究方法,从而增加史学的客观性,减少史学的主观性。最终,傅斯年提出,在史学发展方向上,要让历史学具备自然科学的特征——重客观性轻主观性,成为具有科学性的学科。总体来看,傅斯年的整个论述过程,都是紧扣史学研究中“应该重客观性而轻史家的主观取向”的这一核心观点来展开,三个论证层次在这一观点具有一致性。在逻辑上,论证的三个层次呈现出层层递进、逐步深入的关系,最终落脚于史学研究中“应该重客观性而轻史家的主观取向”这一归宿点。在A、B、D三个能够成立的选项中,只有D选项比较全面、准确、深刻地反映试题材料蕴含的思想,同时也充分地体现了对材料的整体性理解。与D选项相较,A、B两个选项仅是由依据材料或采用方法等单一层次形成的结论,没有全面利用题目所呈现的材料,也没有深入挖掘不同层次的内在关系,最终没有实现对材料的整体性理解,故而形成的结论缺乏深刻性和全面性。

古人虽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但却须知,身处其中的所见所得并非庐山全貌。如何识得庐山真面目?须要跳出庐山,置身山外更高山,进行整体把握,全面审视。这种方法,用在材料分析理解中,就是整体性理解。而2012年上海高考第34题正是一道注重对材料的整体性理解能力的考查的题目。

【作者简介】焦鹏,男,1979年生,中学二级教师,西安市西光中学历史教师,从事中学历史教学和研究。

参考文献:

[1]聂幼犁.最佳选择题要按常规出牌(上)[J].历史教学,2012(5).

[2]傅斯年.出入史门[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3]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M].长沙:岳麓书社,2003.

[4]李泉.傅斯年学术思想评传[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