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原来无贬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原来无贬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们现在如果说哪个女人,搞不好就会招来一顿臭骂。因为如今的“”一词,早已是轻浮、放荡的代名词。但在很早以前,“”一词却没有一点一滴的贬义

“”一词来源于《诗经》和《楚辞》,也是《诗经》和《楚辞》的并称。因为《国风》和《离骚》分别是《诗经》和《楚辞》的代称,所以人们就把“国风”中的“风”和《离骚》中的“骚”合在一起,敬称这两部书。

《宋书·谢灵运传论》:“原其飚流所始,莫不同祖《风》《骚》。” 唐贾岛《喜李馀自蜀至》诗:“往来自此过,词体近《风》《骚》。”清姚莹《论诗绝句》之二:“辛苦十年摹汉魏,不知何故远《风》《骚》。”这里的“”都是指《诗经》和《楚辞》。

随着“”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它的范围越来越大,不单单是指这两部书,所有的诗文都可以用“”一词代替了。唐高适《同崔员外綦毋拾遗九日宴京兆府李士曹》诗:“晚晴催翰墨,秋兴引。”宋苏舜钦《奉酬公素学士见招之作》诗:“留连日日奉杯宴,殊无闲隙吟。” 蒋光慈《少年飘泊者》:“今天到某秀才家里写几张字画,明天到某一教书馆里谈论点,倒也十分有趣。”

后来,人们不但把看得见摸得着的诗文称作“”,连抽象的人的文学素养、文采、才情也都称为“”了。北宋孙光宪《北梦琐言》:“沙门贯休,钟离人也,之外,精于笔札。”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一折:“他多管是意不平自发扬,心不遂闲缀作,十分的卖,显秀丽,夸才调。我这里详句法,看挥毫。”清赵翼《论诗》:“李杜诗篇万人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数百年。”《沁园春·雪》:“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

到了明清,“”一词开始用于指代人的俏丽容貌,明无心子《金雀记·定婚》:“有貌有貌多俊俏。陈平说我最,新大褶,皂罗袍,方巾四角带儿飘。”《红楼梦》第三回:“身量苗条,体格。”

正是“”一词在女人中的运用,让它有了贬义,有了“色”味,并且一发而不可收。《醒世恒言·一文钱小隙造奇冤》:“那老儿虽然,到底老人家,只好虚应故事,怎能勾满其所欲?”清李渔《怜香伴·女校》:“他出这等风致题目,一定是个老,做首肉麻的诗应付他。” 茅盾《动摇》:“金凤姐已经走到跟前,依旧脸上搽着雪白的铅粉,嘴唇涂得猩红,依旧乜着眼,扭着腰,十分。”

这个词很好地诠释了语言现象中本意、引申意、转意等概念。“”由《诗经》、《楚辞》引申为“文才”、“文采”等,线索是清楚的,而转意为“轻浮”、“轻佻”以至“放荡”等,其拐点恐怕与“卖弄”(显示文采)有关。未作详解,姑妄言之。

虽然不少人也知道“”一词的原本含义,但人们已经习惯它的贬义用法,又加上如今汉语言词汇的丰富,没有多少人再把它用到“文才”这个意思上来了。

(潘光贤摘自《潮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