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谁来发起货币市场基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用这句话来描述货币市场基金的发行是最贴切不过了。尽管不断有报道称第一批三家货币市场基金即将获准发行,但到11月14日为止,仍然没有一家基金管理公司获得中国证监会的发行批准。招商基金管理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战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发行准备已经就绪,目前仍在等待证监会的最后批准。”与招商基金同样在等待证监会批准的,还有博时和华安两家基金管理公司。
实际上,在今年初招商基金管理公司发行首只伞形基金时,就曾经向中国证监会提出发行货币市场子基金,后来由于所需要的审批时间太长而放弃。
所谓货币市场基金,指主要投资于短期国债、同业拆借、央行票据、债券回购等短期金融工具的基金品种。国内目前这部分投资工具的规模约为6000亿元。与中长期债券相比,这些金融工具的流动性好,期限较短,所以利率风险也较小。这就使货币市场基金具有很高的安全性,本金损失的风险较小。
就在基金管理公司纷纷摩拳擦掌准备发行货币市场基金时,由《金融时报》主办的“商业银行发行货币市场基金优势研讨会”日前在北京召开,来自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中国光大银行、招商银行、南京市商业银行以及中央结算公司的代表参加了会议。各家银行的代表认为,商业银行发行货币市场基金优势明显。一位与会的国有商业银行资金部总经理助理表示:“基金管理公司发行货币市场基金无可厚非,但作为货币市场最主要的参与者,商业银行在发起和管理货币市场基金方面的优势显然更大。”
由于货币市场基金实际上是银行储蓄的一种替代性产品,牵涉面甚广,据记者了解,中国证监会正在与央行等部门进行协调和沟通。货币市场基金发展的发展路径选择在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相关监管部门的协调。
但对于投资者而言,不管是由基金公司还是银行来发行货币市场基金,多一些竞争总是好的,它不仅可以增加投资者的选择,也有利于做大货币市场基金的规模。
存款会搬家吗?
据央行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003年10月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并表的居民储蓄余额高达10.86万亿元。庞大的储蓄资金不仅对商业银行形成放贷的巨大压力,也成为基金管理公司眼中的“香饽饽”。
作为货币市场的监管者,中国人民银行对于货币市场基金是持积极态度的。在人民银行今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就提出“要大力推动货币市场工具创新,可以考虑适时发展货币市场基金,允许企业和居民通过商业银行柜台自由买卖。”
“目前的基金产品主要是股票型基金,市场风险较大。多数居民仍然是风险厌恶型的。对于他们来说,首先要保证本金的安全,其次才是获取一定的收益。相比较而言,货币市场基金的风险要小得多,更加适合普通投资者的需要。”招商基金管理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战龙说。
据记者了解,基金公司为了增加货币市场基金的吸引力,收取的各种费用远远低于目前的股票基金和债券基金,而且,货币市场基金的申购和赎回费为零,使得投资者可以低成本地随时申购和赎回在货币市场基金的投资。
货币市场基金主要投资于货币市场,这个市场上的投资工具的收益率要远高于活期存款。但是目前普通居民是不能够直接进入这个市场的,所以货币市场基金通过集合广大投资者的资金,能够获得较好的收益。
中国农业银行资金运营中心的债券融资处唐毅亭处长告诉记者:“如果货币市场基金能够发展起来,肯定会分流相当一部分储蓄资金。考虑到目前货币市场的利率水平,扣除各种经营成本后,货币市场基金的年收益能够达到2.1%至2.2%,这要远高于目前的银行活期存款利率。”
路透社旗下的理柏(Lipper)公司主要负责跟踪全球范围内超过10000只的共同基金,其中超过1/4为货币市场基金。该公司高级研究员安德鲁・克拉克(Andrew Clark)告诉本刊记者:“目前美国的货币市场基金已经达到相当庞大的规模,其管理的资产总额与整个商业银行系统的储蓄相当。对于很多居民来说,货币市场基金与银行存款差别并不大。不仅申购赎回的成本很低,基金的投资者还可基于个人拥有的基金资产开具个人支票,用于各种支付。”
这也正是商业银行积极争取自己发行货币市场基金的原因。如果基金管理公司的货币市场基金发行成功,而商业银行又无法自己发起和管理货币市场基金,必然导致相当部分储蓄资金流出银行系统。唐毅亭认为,“这将导致商业银行所掌握的金融资产在整个金融体系中的比例下降。谁来发起和管理货币市场基金,关系到居民金融资产的控制权掌握在哪一类金融机构手里。”
央行宏观调控难度增加
“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必然会增加人民银行宏观调控的难度,”唐毅亭说,“随着银行储蓄转为货币市场基金,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会逐渐下降。货币供应量内部的各个指标的关系会出现变化,货币供应量与其它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会变得不稳定。假定央行希望收紧货币供应,但是这些资金可能通过货币市场基金流出去,实体经济中的流动性并没有减少。”
目前,中国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主要是货币供应量。货币市场基金具有银行活期存款一样的流动性,但又没有纳入货币供应量统计之中。随着储蓄存款转为货币市场基金,货币供应量统计指标的意义必然会受到影响。新的指标与历史数据之间的关系也不具有可比性,这必然增加央行宏观调控的难度。
据安德鲁・克拉克介绍,在美国货币市场基金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最初,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也使用货币供应量指标。但是随着货币市场基金以及其它金融创新的发展,各层次货币供应量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模糊。最后联储不得不放弃使用货币供应量,而使用利率和通货膨胀等指标来调控经济。目前,尽管美联储仍然定期货币供应量指标,但是经济研究和分析人士已经不再关注这个指标”。换句话说,如果中国的中央银行依然以货币供应量为调控目标,则货币市场基金是否计入货币供应量,以及怎么计入,都将是肯定会被央行讨论的问题。
此外,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将会大大加快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尽管中国利率市场化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利率市场化仍然局限在金融体系内部,主要是同业拆借和债权回购利率。而央行对于占中国金融体系中金融资产绝大部分的存贷款实行利率管制。货币市场基金收益率必然随国债发行利率、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乃至央行票据利率的波动,造成居民金融资产相对价格的波动,这几乎必然导致存款利率市场化。否则银行-货币市场基金间必然存在一个巨大的套利资金流。而套利资金的基本特点是“零和”性――银行储蓄的增加等于货币市场基金的减少,假定居民储蓄倾向不变的话。
分享货币市场基金的价值链
商业银行显然希望自己能够直接发行货币市场基金,尽管这会提高商业银行融资的成本。唐毅亭说:“对于要不要发展货币市场基金,不管是主管部门还是金融机构,认识是一致的,即货币市场基金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关键是由谁来发起和管理。这牵涉到对未来金融体制改革的判断。”
目前中国企业融资主要依赖商业银行的贷款,而直接融资的规模太小,这就使得商业银行承担了过多的风险。居民储蓄居高不下,加大了银行的经营压力。货币市场基金发展有利于商业银行逐渐开拓财富管理和资本市场相关的中间业务,实现商业银行收入来源的多元化,改变商业银行收入过分依赖存贷差的局面,增加商业银行业务的深度和弹性。唐认为:“由商业银行发行货币市场基金,可以减少存款大规模转移对于金融系统稳定的风险,加快商业银行资产和业务结构的调整。”
招商基金的战龙认为:“最主要的是客户有这种投资需求,基金公司和银行在产品设计、发售中更多的是一种双赢的关系。如果银行能够提供这种产品,会增加客户对银行的忠诚度和信任度。否则,客户可能到其它银行购买类似产品。同时,销售基金也为银行提供了增加中间业务收入的机会。”
实际上,货币市场基金发展必然会提高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降低其盈利水平。目前商业银行的活期储蓄的成本低于1%,加上运营成本也不到2%,而债券投资的收益平均在3%左右,收益率为1%。如果用这部分资金来发放贷款的话,即使考虑到计提1%的一般呆账准备以及发生损失的可能性,收益接近2%。而商业银行发起和管理货币市场基金,收入主要来源是营销费用和提取管理费,加起来也不到0.5%。
问题还不仅在于简单的成本-收益比较,任何银行的脆弱性都体现在资产负债期限结构配比所导致的流动性风险。如果货币市场基金出现突发性上升,则意味着银行储户在短期内的大量提款。这可能导致银行流动性短缺。
总之,货币市场基金意味着投资者低风险金融工具的引进,这必然会造成居民重新在储蓄和货币市场基金之间分配自己的金融资产。这场洪大的资金洗牌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