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养猪生产中常见的杂症恶癖防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养猪生产中常见的杂症恶癖防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过食症

症状原因 青年猪和育肥猪常发生过食症(也称饱腹症),一般采食后15~20分钟出现症状。患猪呼吸加快,眼球周边充血,胃肠鼓气,胃壁扩张,消化障碍,个别起瞽眼。轻者十几分钟症状消失,重者四肢不灵,卧地不动,口鼻流泡沫状黏液,突出直至死亡。发病原因是以精饲料为主,且喂量不匀或因饲料改变,适口性太强,猪食量过大,造成消化液与饲料混合障碍,胃容积增大,蠕动缓慢,异常发酵,胃内产生含硫气体。不定时饲喂、饥饱不均等也是该病诱因。

防治措施 维持基础生长需要,防止过饱,按需供给,给料均衡。饲料配方要合理稳定,防止突变,变更饲料时要经3~5天过渡,可在饮用水中加入电解多维、维生素C、葡萄糖粉等防止突然变换饲料造成的应激。猪体重超过75千克时,应在饲料中加0.3%食盐,1周内停饲1顿,并保证饮用水充足卫生,饮水器高度要随猪的增高而调整,以高出脊背15~20厘米为宜。在治疗上以“排空胃内积食,恢复胃机能”为原则,可在少量饮水情况下停食1天,也可实行腹部按摩,增强胃运动机能,促进内容物排空。患猪可注射氯化铵甲酰胆碱10毫升/50千克,2次/天。为防止胃内容物发酵,可用鱼石脂1~5克、乙醇10~15毫升,加适量水一次灌服;也可用20~50毫升醋灌服。对重症患猪小心处置,防止发生胃破裂。

二、拒乳症

症状原因 新生仔猪出生后2~3天相继发病,最初表现为无力吮乳,或不愿吸吮、离群独卧,个别仔猪四肢衰弱乏力,低声嘶叫哆嗦,盲目游走,呈憔悴状,皮肤苍白,体温下降并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或消失。重症仔猪歪腿站立,鼻唇抵地,随后卧地不起,最后呈现惊厥、抽搐、昏迷和死亡。如检查肝、脾脏器未见异常,且未检测到致病菌,则可怀疑是低血糖引起的仔猪拒乳症,测定血糖水平低于4毫摩尔/升即可确诊。

防治措施 新生仔猪低血糖引起拒乳症原因如下:一是仔猪吮乳不足造成的,在生产中要加强母猪妊娠后期的饲养,确保产后乳汁充足,加强哺乳管理,让每头仔猪特别是弱仔猪都能吃饱;二是环境寒冷潮湿造成的,要保持仔猪环境温度在23~25℃。为了预防仔猪拒乳症,仔猪出生后立即给予20%葡萄糖溶液,5毫升/头,4次/天,连喂3天。一旦发病,迅速补给葡萄糖可有效地防止本病蔓延。对于症状轻能吞咽的新生仔猪用带胶管注射器灌服10%~20%葡萄糖溶液,10~20毫升/次,每2~3小时1次。对于症状较重,已不能吞咽的新生仔猪,腹腔注射10%~20%葡萄糖溶液15~20毫升/次,每4~6小时1次,直到症状缓解,自行吮乳为止。

三、锉牙症

症状原因 猪锉牙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综合症,是猪患有某种疾病或环境不良刺激引起大脑中枢神经紊乱而产生一种无意识的空口咀嚼活动,上下牙齿反复锉磨,发出咯吱咯吱声响,且多发生在夜间。发病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种:一是不良刺激,由于外界环境的不良刺激或鞭打惊吓,使猪产生惊恐,大脑神经活动紊乱,出现锉牙;二是寄生虫疾病,猪患有蛔虫病、蛲虫病等寄生虫病时,由于虫体机械刺激肠壁神经末梢以及虫体分泌的毒素,导致大脑中枢神经紊乱出现锉牙;三是营养缺乏,由于饲料品种长期固定,营养较单一,缺乏某种维生素、矿物质等使猪出现锉牙;四是消化不良,当猪患有慢性胃肠炎或消化不良时,由于胃肠机能紊乱,内容物容易蓄积发酵,产生酸性和有毒物质刺激消化道引起锉牙。

防治措施 根据不同发病原因,采取对症治疗。当猪毛粗乱无光泽,只吃不长,经常锉牙,日渐消瘦,可认定为寄生虫性锉牙,选用丙硫咪唑、左旋咪唑或驱虫净按说明剂量研碎拌入少量精饲料中,一次投喂,喂后2天再将1千克生石灰溶于5升水中,取上清液继续拌料饲喂,每天1次,连喂2天,便可驱虫并消除锉牙症。如驱虫后,猪仍然食欲不振,时好时坏,大便秘结或腹泻,消瘦,多属于消化不良性锉牙,对体重10千克以上的猪,用含量为0.3克的大黄苏打片10片,研成末拌料饲喂,每天2次,连喂3天,可起到健胃的作用。若同时用山楂、麦芽、神曲各50克(1次用量)煎汁拌料饲喂,每天2次,连喂5天,还可起到化食的作用。也可每头猪每天喂马齿苋100~200克,胡萝卜150~200克,苍术50~100克;或苍术、松针叶、侧柏叶各25克,晒干,粉碎成末,拌料饲喂。若猪出现啃墙泥、嚼垫草等症状属于营养缺乏性锉牙,要调整饲料营养,补充维生素、矿物质添加剂,如添加1%~2%骨粉和0.25%~0.5%食盐等,简便方法是每天在饲料中补给骨粉或蛋壳粉、碳酸氢钙粉30~50克/头,食盐6~19克/头,连喂7~10天,可消除锉牙症状。如猪蜷缩于圈角,身体发抖磨牙锉牙,说明圈舍寒冷,应加强保暖,增加垫草,保持圈舍安静及干燥卫生,并适当增喂高能量饲料,尽量用温热水拌料,增加猪体御寒能力。

四、异食癖

症状原因 异食癖是以消化紊乱、味觉异常为特点的代谢病的一种症状。其特征是食欲反常,啃咬、舔食、咀嚼各种异物。该病多见于妊娠前期或产后初期母猪,其他猪也可发生。多以消化不良、食欲减退开始,继而出现味觉异常和异食癖,表现啃食粪尿污染过的垫草、泥土、毛发、炉渣、破布、树皮、木块、粪便(特别是鸡粪)以及舔墙壁等。有的母猪产后吃胎衣或仔猪。患猪逐渐消瘦、拱背,口腔干燥,被毛松乱无光泽,皮肤干燥。开始多便秘,后下痢,或便秘与下痢交替发生,发育迟缓、贫血,重者衰竭死亡。妊娠母猪可见流产,产后母猪泌乳减少。异食癖发生的原因复杂,普遍认为是矿物质和某些维生素不足,特别是B族维生素缺乏,蛋白质和氨基酸缺乏,胃肠疾病及寄生虫等因素造成。

防治措施 一是对无软骨症、佝偻病并发的单纯性异食癖,可在饲料中加入碳酸氢钠、人工盐等,每天每头猪10~30克;如有软骨症、佝偻病并发异食癖可用骨粉1000克、磷酸二氢钠125克,混合后按2%的比例加入饲料中;并在每100千克饲料中加维生素A50万国际单位、维生素D310万国际单位,或每头猪每天服鱼肝油10~15毫升。二是对舔食粪便猪补充鱼粉、血粉或肉骨粉等,或用小茴香15克、姜粉25克、磷酸氢钙25克、小苏打10克,对水一次喂服。三是对寄生虫引起的异食癖,可选用左旋咪唑、丙硫苯咪唑和伊维菌素等在30、60、100日龄进行驱虫。四是对食欲不振患猪给予健胃药,如苦味酊、人工盐、硫酸钠等,还可皮下注射盐酸阿扑吗啡或口服1%硫酸铜50~100毫升,通过呕吐改变食欲。用氯化钴防治异食癖也可收到良好效果。

五、群咬决斗症

症状原因 同栏或几个栏内的猪起初只有几只互相咬斗,逐渐有多只互相咬斗,特别是在尾部、耳部等被咬伤流血后,猪对血产生异嗜,引起咬尾癖,危害逐渐扩大。体重20~80千克育肥猪常发,体重35千克左右育肥猪发病率最高,母猪发病率比去势公猪高。咬伤部位若连续不断被咬,可继发感染引起骨髓炎、脓肿,如不及时采取措施治疗,可并发败血症等导致死亡。造成群咬原因主要是饲养密度过大、饲料营养不平衡、应激、寄生虫、管理方法不当等因素。

防治措施 一是饲养密度要适宜,每头育肥猪需占有1米2的面积,密度过大,容易引起应激,发生互咬症;夏季炎热,为防暑降温,更应降低饲养密度。二是饲养方法要得当,喂给的饲料要充足,避免猪出现强烈的饥饿感;保证充足饮水,避免出现口渴应激。三是饲料要营养全价,特别是不能缺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有条件的可定时定量向圈舍内投喂青草、青菜等青绿饲料供猪叼食,既补充了维生素,又克服了饲料单调问题,防止猪互咬。四是饲养群体要合理,同栏内饲养的猪如体重悬殊,小猪、弱猪会成为被咬对象,一旦被咬,其他猪会群起而攻之,发展到互相咬斗。应把来源、体重、性情相近的猪组群饲养,每群猪数以10头为宜,同群猪体重相差不宜超过4千克,育肥杂交仔猪应全部去势。五是及时剔除猪群中有啃咬厚钡母鎏澹进行单圈饲养;因互咬造成的损伤部位要及时用0.1%高锰酸钾液清洗消毒,并涂碘酊以防感染。六是及时给仔猪断尾和定期驱虫,仔猪出生当天在离尾根约1厘米处用钝口剪钳剪掉尾巴,并涂上碘酊;猪患有寄生虫病,会引起烦躁不安而导致互咬,应根据寄生虫种类进行定期驱虫。

(作者联系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邮编:266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