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也说“听、说、读、写”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也说“听、说、读、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学校里为什么要设语文课?一代宗师叶圣陶先生的说法可为代表:“语文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这种工具,培养他们的接受能力和表达能力。接受和表达表现在口头是听(听人说)和说(自己说),表现在书面是读和写。在接受方面,听和读同样重要,在表达方面,说和写同样重要。所以,听、说、读、写四项缺一不可,学生都得学好。”(《听、说、读、写都重要》,《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第219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8月版)

照叶圣陶先生的说法,语文课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叶圣陶先生的语文观是大语文观,与已经坐稳了江山的应试教育下的语文观不可同日而语。

众所周知,现在的语文考试只考阅读和写作,“听”(听人说)和“说”(自己说)是不考的。非不考也,不能考也。要考“听”和“说”难处有二:一、难以设置令人信服的参考答案;二、学生的作答和教师的改卷,限于时间、人力物力、社会的公信度等原因无法进行。

在纸质的考卷上不考,但在生活的考卷上则无时无刻不在考。叶圣陶的语文观不仅仅教会了学生应付纸上的考试,更重要的是教会了学生应付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考试。

普通的语文教师就没有这样的境界了:中考是指挥棒,中考只考阅读和写作,我就只教阅读和写作,反正考什么教什么,凡是不考的一律不教。于是,叶圣陶先生强调的“听、说、读、写四项缺一不可,学生都得学好”的金玉良言,运用到大部分语文教师的课堂,就只剩下“读”和“写”了,“听”与“说”不见了。就这样,语文的“半壁江山”丢了,成了“半身不遂”的怪物。

我在农村初中教语文,是一万个不愿意让语文成为半身不遂的怪物。但理论上知道容易,想要做好却不是易事。所谓“知易行难”是也。比如说,“听”(听人说)和“说”(自己说)怎么教、教起来效果如何等问题都需要解决。

怎么教“听”(听人说)呢?教学生“听人说话要看着对方的鼻梁”,以表示专注?或者教学生“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说话”,以显示自己有教养?这些问题可能放到思想品德课上会比较好一点。多年前,我对一个学生家访时说:“你不用功读书,怎么走得出这穷山沟?”“怎么走不出?我自行车一踩,嗖的一下就走出了!”――显然,不是学生“听”的有问题,而是他的理解有问题。我的原意是劝他用功读书,将来考个好学校,找份好工作,借此跳出农门,以后不用在这穷山沟里天天面朝黄土背朝天,他却理解成地理意义上的离开。理解力实际上是可以放到阅读方面上来的。

笔者认为,语文课要培养学生“听”的能力,是个伪问题。依个人的浅见,“听”(听人说)是不必教,也是教不了的。

再说“说”(自己说)。说,就是一个人的口头表达,通俗地说,就是口才。

口才能不能培养?答案是肯定的。怎样培养?这就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了。这是语文课的专业任务吗?语文教师能够胜任这个任务吗?这两个问题笔者实在没有把握回答好。笔者所看到的事实是,成绩好的学生大都比较木讷,谈不上有什么口才;倒是口才好的学生没几个是成绩好的。不得不承认,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说”这一项上的工作,收效甚微。实际上,口才更多的是靠学生自己平日生活中与人交流时的用心和磨炼,与一个人的性格和修养有很大关系,语文课堂能帮得上的忙并不多。

总之,“听”和“说”虽说纸上的试卷不考,但生活的试卷却无时无刻不在考。纸上的考试只是一r的,生活的考试却是一辈子的事――“听”和“说”在生活中的运用远比“读”和“写”来得更为广泛而直接。因此,“听”和“说”的能力在生活和工作中可能比“读”和“写”的能力还要重要――如果非要比较的话。

“听”和“说”很重要,毋庸置疑,重点是,这真是语文教师的专业任务吗?语文教师真的能培养好学生在这两方面的能力吗?这些问题,我都没有寻找到答案,但这些问题,我们语文教师却不得不反思。

【作者单位:广西博白县菱角镇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