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发挥地区优势统筹沿江沿海开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发挥地区优势统筹沿江沿海开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位于江海交汇处的南通正处于长三角一体化和江苏沿海开发两大国家战略的叠加区,承担支撑长三角、拓展大上海、带动长江北、辐射中西部的独特作用。南通应从产业布局、发展服务业、港口联动、生态环保等方面,整合沿江、沿海两种资源,统筹发展、江海联动,实现区域均衡发展,加快推进南通市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地区优势 统筹发展 跨越式发展

南通位于我国沿江和沿海“T”字型开发战略的交汇地带,是江苏沿江开发和沿海开发的重要战略节点,同时是上海、浙北、苏南地区等发达地区产业向长江以北转移的前沿地带。在过江通道未贯通之前,长江天堑阻隔了生产要素的跨江流动,极大地制约了南通区位优势转换为发展优势和经济优势的进程,时空距离的不对称,使南通的国际化进程远远落后于苏南城市。随着南通与上海及苏南地区交通条件的改善,南通面临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尤其是沿江沿海的开发步伐将迅速加快,将可能面临大量的外来投资迅速涌入的局面。在快速发展的趋势面前,如何充分利用沿江、沿海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科学合理整合沿江、沿海两方面资源,推动南通经济在沿江、沿海两大战略平台的开发各有侧重,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目前南通在沿江沿海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沿江沿海总体开发产业相互分离

从目前南通沿江沿海的发展来看,总体上存在制造业空间分散布局的格局,产业发展以化工、船舶制造、机械、纺织、造纸、医药等工业为主,各个工业集中区之间空间上缺乏有效的协调整合。沿江沿海尚未形成一体化的区域基础设施综合布局。2003年沿江开发以来,南通沿江地区公路交通体系逐步完善,相对而言,沿海区域基础设施薄弱。在沿海开发的趋势下,沿海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包括各县市城区至沿海开发的港口、工业集中区的公路交通等级逐步提升,港口建设步伐加快,如南通港洋口港区陆岛通道及码头泊位建设。但是,港口后方的集疏运系统,包括航道、铁路等建设相对滞后,供电、供水、排水等基础设施仍然缺乏统筹规划、统一建设,沿海开发仍然呈现散点开发格局,也难以跟沿江形成协调布局、合理分工、设施统筹建设的发展要求。

2、沿江沿海总体开发资源浪费严重

沿江岸线利用缺乏统一的协调,货主码头偏多,一层皮建设占用了宝贵的港口岸线资源。港口岸线腹地偏小,难以适应大型集装箱发展的需要。另外,造船占用岸线较多,尤其是对南通中心城区的临江岸线,从长远发展来看,应当根据城市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逐步调整岸线利用功能布局,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滨江临海的工业区建设处于规模扩张阶段,总体开发层次较低。南通沿江沿海地区工业多为劳动密集型、环境污染型,如化工、船舶修造、纺织等。滨江临海地区的制造业发展首先是要对引进的项目设置门槛,包括项目规模、污染治理能力、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能力等,要进行综合性评估,尤其是在重点开发的港口地区要提高建设的层次,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盲目引进工业项目。

3、沿江沿海空间开局缺乏统筹

随着南通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目前已经开始出现项目建设引导用地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局面,面临的重大挑战是如何促进交通、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的超前建设,尤其是沿江沿海缺乏统筹协调。沿江港口群建设已显经济效应而沿海港口仍处于建设初期,以如皋港区、江海港区等为首的工业港区群和南通港区、狼山港区等为首的公用类港区群已投入运营多年,经济效应显著,并进一步支持了沿江地区发展。而沿海地区的洋口港、吕四港建设的前期投入尚未进入回报期,后续投入需求仍然较大;而且沿海港区建设无论从技术条件与资金需求,其难度都远远高于沿江港区。另一方面沿江地区已形成一定规模的港口物流产业群,而沿海地区这方面仍基本处于空白。沿海港口的货物吞吐量占全市港口吞吐量的比重也极低。

二、统筹南通沿江沿海开发的若干思考

1、促进沿江沿海工业布局协调发展

南通沿海地区工业发展要走集约化、集聚发展的道路,工业企业应主要落户在各类园区。其效应一方面可以优化原有城镇工业相对密集地带的空间结构,使其进一步构建成为布局合理、支撑沿海工业的主要轴带;另一方面可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临港临海工业新区,集中有限财力,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最大限度、最优方式地开发利用并保护沿海地区的各种资源,避免造成对生态环境的侵害。经济与产业开发园区或临港工业园区是沿海工业布局的重要载体,应以新理念、新途径、新模式规划建设,特别要加紧建设和完善国家级、省级经济开发区。加强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综合服务功能、产业专业化配套协作功能,根据各园区的发展定位,加快形成特色产业集聚区,提高工业发展的集中度和综合竞争力。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产业布局应当体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要求,在土地资源紧缺的条件下,南通地区不能再走以村镇为主体发展工业的道路,未来南通地区的产业引导应当强调空间集中、规模集聚、用地集约、环境保护,必须有重点地引导制造业向有港口资源、土地资源优势的地区规模集聚。

未来南通滨江临海产业区的发展导向分三类:一类是南通市区、县(市)城区的省级经济开发区,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但是在南通区位条件逐步改善和城市功能提升的背景下,需要进一步优化这类产业区的发展方向,提升发展水平,与城市功能相结合,形成以生产为主导并具有综合的城市新区;第二类是在沿江沿海开发的区域背景、政策推动等机遇条件下,需要依托沿海、沿江的港口条件、土地资源条件等重点培育的产业功能区,这类产业区重点是要以港口为支撑、以重大项目为依托,形成以基础产业为支撑的功能区,主要包括沿江、沿海的以港口为依托的临港工业区,这些工业区往往以化工、纺织、造船、能源电力、冶金等产业为主导,必须集中布局,利用新工艺、新技术,控制污染,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第三类为目前已经开始规划建设,但是受资源环境约束及市域总体开发控制要求需要调整并加强控制的产业区,禁止低水平开发。

2、促进沿江沿海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

利用南通与上海过江通道逐步建成的机遇,对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经济中心、贸易中心和航运中心建设的契机,发展服务于上海、走向国际化的现代服务业,包括金融、口岸服务、物流、会务、旅游度假等。

依托中心城区和县市城区,促进制造业发展。沿海的开发要重点处理好港城关系,主要表现在滨江临海制造业发展初期,可以依托的城镇规模小、基础设施配套能力弱,临港地区市政基础设施、公共设施溥弱,其发展必须依托后方的城市,需要借助中心城区或县市城区来为港口及临港工业区发展提供支撑。南通港洋口港区、吕四港区等的开发初期要借助临近的城镇支持,初期要加强港口与后方城镇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港城关系,促进港口开发。

依托港口,实施据点开发,培育临港沿江城镇。未来城镇

发展在临海地区主要是突出培育出海通道和临港工业基地,形成带动腹地经济发展的港口城镇。以港口开发带动滨海新城建设,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基于南通沿海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历史基础,沿江沿海主要突出增长极的培育,城乡空问发展要贯彻“依港兴工,以工兴市,集约开发,保护生态”的原则,制造业的发展主要布局在具有港口资源条件的地区,并通过工业与港口互动发展来推进港口地区的据点开发,培育港口新城,在渔港为主要功能的港口地区应控制大型制造业的发展。

随着南通中心城区辐射功能的增强,南通港的部分货运功能将逐步外迁,港口功能将逐步提升,临港地区将依托滨水优势,逐步从仓储、货运等功能转向提供生产。另外,通过建设国家主枢纽港和长江三角洲集装箱运输的支线港,成为长江流域大宗内外贸物资集散的重要口岸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的重要组合大港,辐射更为广阔的内陆腹地;依托以港口运输为主体,公、铁、水、空多种运输形式相配套的立体综合交通网,形成以市域物流为基础、区域物流为重点、国际物流为主导的区域物流基地,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积极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加快港口物流中心建设,发展口岸型服务业。

3、促进沿江沿海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目前,南通市沿江已经成为重化工业的重要转移地,包括造纸、化工、造船、医药等工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开发规模。而且,随着过江通道的建成和南通沿海港口建设及土地资源优势,沿海地区也将成为重化工业的重要转移地,在这样的背景下,协调沿江沿海工业布局与城镇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任重而道远。

南通沿江沿海地区是南通产业发展的重点地区,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保护将成为沿江沿海开发的核心内容。建设沿江沿海生态防护林,

沿江沿海防护林带,建成集风景线、经济线和生态线于一体的沿江、沿海绿色林带和森林公园,在江堤内侧、海堤内侧营造绿色防护林带。为保持沿江沿海地区区域生态平衡,减轻自然灾害,确保沿海、沿江地区生态环境安全,通过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对现有植被和自然生态系统应严加保护,实施保护措施,防止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生态功能的退化。大力推进果树、花卉、种苗、森林旅游、用材林的种植,形成高标准的、比较完备的生态防护体系。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重要湿地等。目前,南通市沿江已经成为重化工业的重要转移地,包括造纸、化工、造船、医药等工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开发规模。而且,随着过江通道的建成和南通沿海港口建设及土地资源优势,沿海地区也将成为重化工业的重要转移地,在这样的背景下,必须超前做好生态隔离区,协调沿江沿海工业布局与城镇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4、促进沿江沿海港口统筹开发

南通沿江沿海岸线资源是不可复制的自然资源,要统筹推进港口发展,实现沿江、沿海岸线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江海共兴。通过加紧实施港城联动战略,建设深水航道,发展沿海大港、提升江港功能,推进江海港口联动,构建结构合理、功能互补、便捷高效的现代化港口体系,建成以能源、原材料等综合物流加工和集装箱运输为主的国家主要港口、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重要组合强港。应综合考虑南通沿江沿海协调发展、岸线利用及建设条件等诸多因素,统筹建设江、海港。对现有沿江港区挖潜改造,大力提高沿江港口通过能力,同时利用“黄金海岸”,筹建深水港口,形成江海港群联动发展的空间分布格局。

顺应港口泊位深水化、港口物流现代化、港口工业规模化、港口运输网络化、港口服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港口功能多元化,建成现代化的第三代港口,实现沿海港口与沿江港口在功能、结构、运营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根据南通港的港口优化战略,港口功能的协调发展应通过以下措施实现:可以调整各港区功能,重点发展狼山港区、通海港区、洋口港区、吕四港区。根据整合港口资源、调整港口结构、优化港区布局的原则,主要考虑将集装箱、原材料、能源等大宗散货运输的港口功能调整至长江下游或沿海条件较好的狼山港区、通海港区、洋口港区、吕四港区;可以加快洋口港区、通海港区,实施港口泊位的深水化建设。加快实施港口泊位深水化过程,充分利用洋口港区、通海港区的良好建港条件,结合各港区的功能调整与优化,大力建设洋口港区和通海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