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试析陆懋修从阳明论治温病之特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陆懋修(1818―1886),又名免矾,字九芝,号江左下工,又号林屋山人,江苏元和(今江苏吴县)人,为清代后期著名的医学家。陆氏出身于官宦之家,儒医兼通,陆氏秉承家学,对先人的医学成就颇为敬重。他曾三十余年坚持潜心研究《内经》、《伤寒》等医学经典著作,终于贯通医理而成为一代名医。陆氏一生博览群书之余,著述不断,有《世补斋医书》流传于世。陆氏阐述医理必据《内经》、《伤寒》之论,临证治疗多宗仲景之法,并参考柯琴、尤怡两家之言而自成体系,对《内经》运气学说及《伤寒》阳明病论治多有发挥。其从阳明论治温病的医学思想成为陆氏之一大特色,他对温病的治疗思想及用药经验对后人颇有启发。
1 温病归属于伤寒之内。治疗应从阳明论治
明清,伴随着温病学派的兴起,一些医家认为,《伤寒论》只是论述了风寒邪气致病,而对于温热病却论之不详,于是当时社会上出现了一遇外感温热病,无不力辟伤寒方的“重今轻古”局面。陆懋修以为伤寒“正名为始”,全面系统地继承了仲景伤寒学说,并且进一步引申发挥,寓温热病治疗于伤寒之中,对纠正时弊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难经》认为:“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陆氏主张前者伤寒,为外感病之总名。外感病分类应以前者之伤寒为纲,以其下五者为目。因此,温病应归属于伤寒(广义)之内。温病的发病常由里而出表,其始即为阳明证,或者始自太阳而入阳明。
正如在温热病中,除春温外,暑温、伏暑、湿温等发病初起即见气分证候,温热性质温病初起往往以热盛阳明证为多见,而且病情严重。这一阶段,邪正交争最为激烈,如果治不得法,邪气往往内传深入营血,甚则导致液涸、窍闭、动风等险局。因此,临证正如陆氏所强调的那样,治疗要牢牢把住阳明气分关,而使病愈于气分阶段,这对于提高疗效、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然而,陆懋修由于过于崇尚《伤寒论》等经典著作,尊经崇古,极力排斥温病学派的一些新理论、新观点,因此很难把温病学新近诞生的一些特色理论兼收并蓄,而把伤寒学与温病学相互融合,丰富原有的理论内涵。陆氏在辨证方法上只注重六经辨证,对于伤寒病通常以六经分证,病证传变符合六经传变规律;而温病传变,六经传变规律就不甚明显,单纯使用六经辨证,往往使辨证结果不甚全面,而且不能较为准确地判断温热病的传变阶段与预见转归方向。
2 论治阳明当分经腑,以祛邪撤热存阴为原则
陆氏提出“阳明为成温之薮”,阳明主里,为燥金之气所化。外候肌肉,内以候胃,有病经、病腑之不同。阳明在经之证,以汗、吐、清火治法为要。太阳初入阳明,阳明经证兼表,当用汗法;阳明邪浅,热郁于胸膈,虚烦懊慑,则以栀豉汤探吐之;阳明热炽,当用白虎汤直折其热;虚则白虎加参汤补而达之。入腑,腹有燥屎之阳明腑证,当用承气法撤热救阴为急务。病为应下之证,该下则下,下之则安,决不能姑息。陆氏认为,病在阳明之经,虽大不大,一用芩、连、膏、知,即能化大为小。病到阳明之腑,不危亦危,非用硝、黄、枳、朴,不能转危为安。而温热病往往不尽燥结,反为胶闭,虽所下如胶,应宜再下。
在温热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有着发病急、病势重、变化快的病证特点,因此治疗手法上要求速、准、效,以求快速控制病情,救急截变,阻止疾病向纵深发展。陆氏倡导使用清热解毒、苦寒攻下之品,直消内热,削弱病邪,以冀阻断病程,缩短愈期。
温病邪初犯卫,宜首用辛平表散之剂,以期邪从表解,然而过分强调从阳明论治,骤用阳明常用的寒凉清气之剂,往往使邪气内闭而不易外达,使病情因此而加重。因此,临证中,只有真正邪人阳明气分,方可使用清解气热之法,万万不可早用或者滥用,以防“寒凝郁遏”之弊。
3 湿热温病宜从中气而治。方以苍术白虎之类
陆氏依照《内经》的六经气化之标本中所见的理论,由于六经本标不同,气应异象,故阳明病气化传变有其特殊的规律,即燥则从本,热则从标,湿则从中见。“湿而见为湿温,必治阳明。”因而,湿温之病应从阳明论治,方以苍术白虎汤之类,以清阳明气分之热,兼以去湿。
由于湿温病病情复杂,对于伏暑等湿热类温病,湿热之邪困阻中焦,往往与内停之积滞混杂,相互搏结于肠腑,而致大便胶闭,而非燥结之证,治疗应消导、通下、清热、化湿等数法并用,使湿热积滞再三缓下方尽。如果只使用苦寒之剂反复攻下,往往造成湿热积滞之邪不除,而徒伤胃气。
4 以葛根芩连汤为主方。临证用药重寒凉清解
陆氏说:“《伤寒论》之有青龙、白虎也,盖因伤寒初起,失用温散,寒邪内传,便成温热。治必改就寒凉,故两方并用石膏,而其分则在一用桂、麻,一不用桂、麻。有桂麻者,不可用于温热病专属阳明之候,但可用于伤寒病欲转阳明之候。无桂麻者,则可用于伤寒病已人阳明之候,即可用于温热病发自阳明之候,盖其时阴为热伤,伤津伤液,惟寒凉之撤热力始足以救阴。热之不撤,阴即有不克保者。所以芩、连、膏、黄,皆以治温,非以治寒。只除去起首桂、麻二物,则伤寒论中方大半皆治温治热方矣。”陆氏精心选取《伤寒论》中十首方剂作为温病治疗主方,而以葛根黄连黄芩汤列为温病治疗之首方,同时从刘河间、陶节庵、《肘后方》、《和剂局方》等书中精选经多年尝试非常好用的方剂十二首作为补充。
在温病治疗中,陆氏主张使用“去邪撤热存阴”的治疗思想,临证倡导使用白虎、承气、葛根芩连汤之类,苦寒泄热方能保存阴液,如热之不撤,则阴即有不克保。他反对片面使用养阴,认为片面养阴不仅被动,而且滋腻难散,反有引邪内陷之弊。陆氏经过反复临证摸索,从仲景诸方中筛选出葛根黄芩黄连汤作为温病治疗主方,认为阳明病无论有无表里证、有无下利证皆可用,随证可加入芎、芷、羌、独、荆、防、藁、蔓、薄荷、桑叶、藿香、香薷、赤芍、丹皮、黑栀等药,以期以轻去实,病即化大为小。同时,陆氏在葛根黄芩黄连汤基础上,或将其原方加减化裁,或只用其立方之意而另辟新方,于《不谢方》中自拟温病治疗九方,用于治疗伤寒成温、冬温、风温、春温、湿温、夏暑、秋燥、痧疹、温病血证。其方中用药多轻灵而不滞重,苦寒而不过于败胃伤阴,确实为后世起到了左右逢源、执简驭繁的示范作用。
陆氏在临证用药时,对于热盛倾向较重的,常常在方中加入银花、连翘等寒凉清解之品,以及赤芍、丹皮、栀子等凉血活血之品,在治疗中确实起到了凉营、透营分之热转出气分的作用,这样既可抑制阳明气分之邪向营血分深入,又可使已入营分之邪“透营转气”,以增强阳明气分用药的疗效。由此足见陆氏临证经验之丰富、用药之老到。
5 温病丹痧斑疹之证,惟宗伸景葛根芩连一法
陆氏认为:“丹痧斑疹四者,丹与痧类,斑与疹类。痧轻而丹重,疹轻而斑重。”“而痧之原出于肺,因先有痧邪,而始发表热。治痧者,当治肺,以升达为主,而稍佐以清凉。疹之原出于胃,因表热不解,已成里热,而蕴为疹邪。治疹者,当治胃,以清凉为主,而少佐以升达。痧于当主表散时,不可早用寒泻。疹于当主苦泻时,不可更从辛散。”温病丹痧斑疹之证,惟宗仲景葛根芩连一法,出入增减,“故当正治痧疹时,必兼行升清两法,表里交治,务使痧疹与汗并达。”
而斑为阳明热毒,治疗宜清胃泄热,凉血化斑;疹为太阴风热,治疗宜宣肺达邪,清营透疹;若斑疹并见,治以化斑为主,兼以透疹。斑疹初透之时忌过于寒凉,若过用苦寒、寒凉之品,容易使邪热遏伏,发生变证。
6 温病神昏悉属胃家,清其腑其神乃清
陆氏认为:“胃为六腑总司,诸腑经络受邪必归于胃。”“夫人病之热,惟胃为甚。”“从来神昏之病悉属胃家。即使热果人心,亦必先病及胃。”“所病本只在胃,肺仅为病所累。”胃热之甚,“津液壅溢,结为痰涎,闭塞隧道。胃之支脉上络于心,才有壅闭,即堵其神气出入之窍,故不识人。”“病苟仅在于肺,则断无神昏之事,即断无人心之理。”故此陆氏认为,温病神昏之治宜从治腑人手,胃清神乃清。因为“胃者,腑也。肺与心,脏也”。“人病腑为轻,而脏为重。此时一治其腑,病无不除。”对于温病神昏之证,陆氏只认识到了阳明热盛引动肝风,而对于邪热内陷心包,以及湿热酿痰蒙蔽心包之证却认识不够,因此,临证中只强调通腑泻热,往往窍闭不解而重伤正气,败坏胃气,使病情加重。
总之,陆懋修推崇仲景学说,反对温病学派另立门户。陆氏对《伤寒论》反复推敲研究,精心筛选方剂,并把自己多年的临证经验融入仲景经方之中,从伤寒阳明病证论治温病,极大地拓宽了温热病的治疗思路,在不知不觉中,已超出了仲景《伤寒论》的范围,其在温病治疗中,结果每每与温病学派殊途而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