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议专业化分工理论与产业集群演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议专业化分工理论与产业集群演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系统述评了专业化分工理论,, 在此基础上,从专业化分工视角分析了当代产业集群演进,指出产业集群的形成是专业化分工的产物。同时,,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与产业集群之间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

【关键词】产业集群演进;专业化;分工理论;交易费用

引言

产业集群是某一特定产业的中小企业和机构大量聚集于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而形成的稳定的、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集合体,其形成与发展源于分工经济和交易成本的矛盾运动。从世界范围看, 集群化已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国际上有竞争业集群化已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发展潮流, 产业集群构成了当今世界经济的基本空间构架。本文对专业化分工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并从分工视角考察产业集群形成的诱因。

1.专业化分工理论的演进

1.1 以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的分工思想

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开篇就指出“分工是国民财富增进的源泉”。他不仅论述了采取分工生产的方式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分析了产生分工效率的原因。他将分工分为三种:企业内分工;企业间分工,即企业间劳动和生产的专业化;产业分工或社会分工。第二种分工形式实质是产业集群形成的理论依据所在。正因为这种分工,产业集群才会具有无论是单个企业还是整个市场都无法具备的效率优势,过细分工和市场分工都有一系列弊端,而产业集群保证了分工与专业化的效率,还能将分工与专业化进一步深化,反过来又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另外,分工会受到市场规模的限制,即“市场决定分工”。市场的扩大是分工深化的必要条件,交易费用是影响市场扩大的关键因素,产业集群的产生正是由于采取这种组织模式可以降低交易费用。这样,产业集聚就是一个以交易成本下降为核心的循环积累和自我演进的过程。

总之,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的基本逻辑是,分工带来的专业化导致技术进步,技术进步产生报酬递增,而进一步的分工依赖于市场范围的扩大;分工既是经济进步的原因又是其结果,这个因果累积的过程所体现出的就是报酬递增机制。因此,专业化和分工应该成为研究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出发点。

1.2 马歇尔的分工理论

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在继承了斯密关于劳动分工的开创性理论之后,用规模经济的概念替代了专业化经济,使经济学研究的焦点从生产率与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 (分工问题)变成了要素、产品数量与价格的相互影响 (资源配置)。 他提出了早期的产业集群概念,系统研究了产业集聚现象,指出工业在一个地方集聚的优势在于能够产生知识和生产技能的外溢效应,促进专业化、高效率机器的使用并形成熟练劳动力集中的市场,企业也正是为追了求外部规模经济而集聚。

1.3 阿林・杨格的分工理论

英国经济学家杨格在《报酬递增与经济进步》一文中深化了斯密关于分工受市场规模限制的观点,提出了杨格定理,可以简单概括为市场的大小不仅受人口规模的影响,也受购买力的影响,购买力受制于生产率,生产率又依赖于分工水平。这样一个动态机制产生了某种良性的循环,使分工得到深化,市场规模得到扩张。他把经济增长过程理解为分工深化,生产迂回环节增加,生产迂回方式改进,技术不断进步,产品价格持续下降,需求和市场不断扩展并导致分工进一步深化的循环动态过程,使斯密定理动态化,从而超越了斯密关于分工受市场规模限制的思想。

1.4 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工理论

20世纪80年代,杨小凯等学者运用超边际分析方法将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分工和专业化的思想变成决策和均衡的数学模型,建立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他们认为,分工的核心问题是分工所带来的好处与分工所增加的交易费用之间的权衡,产业集群形成后,交易费用不断下降,小规模市场趋于融合,厂商和劳动力在更大规模的市场区域集聚。市场的扩大和厂商的集聚导致加工、原料供应及产品销售环节形成专业化的分工体系,又降低了交易费用,并带来新一轮的市场扩张,从而形成“市场扩张-生产专业化-厂商集聚-市场扩张”的循环积累,形成大规模的产业集群。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使分工演进越来越快。

新古典经济学派将专业化分工理论与交易费用、交易效率概念及一般均衡分析工具引入产业集聚的研究,提出了专业化分工模型,使得专业化分工理论更具有解释力。

2.专业化分工视角下当代产业集群的演进

2.1 分工深化促进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机理

从分工角度考察,产业集群的形成正是专业化分工的产物,是人们为降低专业化分工产生的交易费用和获取由分工产生的报酬递增的一种经济空间表现形式。产业集群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累积和自我增强的系统演化过程,其自我增强的动力机制来源于由专业化分工而产生的报酬递增。以少数大企业为主导,以大量中小企业为基础,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细密的分工协作的企业组织网络是一种“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大企业可以把价值链中增值部分最大、最核心的环节保留下来,把其他环节外包给中小企业。这样,既能实现企业生产成本的最低化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又能控制大批中小企业的生产和供应商,通过获取群聚效益形成最大竞争优势;众多中小企业为大企业协作配套,专注于某一生产环节的生产,也有助于实现某项生产技艺的专门化,提高资产的专用性,同样能够实现企业内部的规模经济,并分享集群外部的群聚效益,强化竞争优势。所以,在产业集群区域内部,单个企业一般只从事某个产业环节的生产和研发,它必须与上下游的其他企业进行合作。因此,产业集群中的分工不是单个企业的分工,也不是两个企业之间的分工合作,而是由多个企业构成的分工合作网络。

产业集群形成以后,又可以通过其集群效应促进分工的进一步发展。一个必然的结论是,随着分工的发展,产业集群也会逐渐演进,这体现了产业集群和分工专业化之间的动态辨证关系。分工与专业化的内生演进促进了产业集群分工网络的进一步发展。

总之,集群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系统,其演化是一个由量变积累到质变飞跃的过程。分工和专业化水平的不断上升,平均交易费用水平的不断下降,交易产品种类的增多,迂回市场链条的加长,会促使市场范围逐渐扩大,使集群扩张。

2.2 产业集群促进分工的机制分析

从动态角度分析,产业集群又可以促进分工的演进。产业集群具有分工专业化的特征。产业集群之所以能促进分工的演进,是由于产业集群具有如下三大功能:

第一,降低交易费用。由于产业集群实现了资源的共享、知识的快速扩散和价值链上的相互需求,从而减少了企业的搜寻成本,并降低了交易费用,提高了交易效率。这些都将进一步促进产业集聚的分工和发展。

第二,利于创新。产业集群内部通常具备良好的发展环境,可以促使由分工产生的先进经验和技术知识向周围扩散,促进各种创新的产生和分工的不断深化。

第三,便于孵化。在集群网络里,分工产生的递增收益会带来企业收入和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前者能改善企业的小环境,增加研发投入;后者能通过改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来提高集群整体的交易效率。这样,人们有更多从事专业化工作的机会,能在短时间内积累到非专业化状态下要花数倍时间才能积累的经验,创造出显著的熟能生巧的动态效果,从而促进分工持续发展。

2.3 产业集群的边界

按照威廉姆森的说法,产业集群是一种介于市场和纯粹科层组织之间的“准市场组织”,其稳定性比市场和企业要差,存在很强的转换可能性。虽然产业集群有利于交易效率的提高和交易费用的降低,但这并不意味着集群越大越好。在正常状态下,集群扩张有一个边界问题。当集群扩张引致的边际分工收益等于边际交易费用时,这一点就是扩张的边界,此时分工不再演进,集群停止扩张,否则就是非效率的。因而,从理论上可以认为,产业集群中分工演化停止的时刻,也就是产业集群发展的最优边界,即分工的演进与产业集群的发展存在着一个共同的边界。产业集群进一步发展的前提是如何提高产业集群内部的交易效率,从而使分工具有继续演进的动力。

3.结语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介于市场组织与科层组织的中间形式,其形成与发展的经济动因来源于分工经济和交易成本的矛盾运动。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新兴古典经济学等经济学流派的以专业化分工理论为源泉的报酬递增思想对产业集群成长具有解释力。分工深化通过组织和技术创新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产业集群的发展反过来又会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从而促进分工演进,由此产生一个正反馈的良性循环过程。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集群既保证了分工与专业化的效率机制,同时,分工的深化促进了企业的发展,而企业为了减少交易成本,增加报酬递增,就越来越多地集聚在一个地区,从而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朱志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2]杨小凯,张永生.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杨小凯.经济学:新兴古典与新古典框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4]何雄浪.劳动分工、交易效率与产业集群演进[J].财经研究,2006,30(4):68-79.

[5]惠宁.分工深化促使产业集群成长的机理研究[J].经济学家,2006,26(1):108-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