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奏响“三部曲”使初中古诗词教学更有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奏响“三部曲”使初中古诗词教学更有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长期以来,初中古诗词教学都是以“读――译――析”作为一种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容易肢解诗词所描绘的完美画面,直接影响学生入境悟情,更能使学生在诗意阑珊、苍白枯燥的学习活动中丢失秀气、灵气。本文试图通过形象描述,进入情境;以画配诗,体味意境;切己体察,感悟心境等方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使教学更有效

古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和强大的艺术魅力,是艺术美、意境美、语言美、声韵美的结晶和荟萃。古诗词以精粹的语言、丰富的情感、优美的意境在文学殿堂里独领,可以说它是传承中国古典文化,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最好素材。中学语文课本共安排了88首(包括课外必背),足见古诗词教学的重要。而长期以来语文教师以“读――译――析”作为古诗词教学的一种模式,课堂上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将古诗词解析得支离破碎,破坏了诗词本身的美感,直接影响学生的入境悟情;而学生听得昏昏沉沉,在诗意阑珊、苍白枯燥的学习活动中丢失了秀气、灵气。那么如何使初中古诗词教学更有效?其教学“路径”到底在何方?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研究,认为运用以画配诗,进入意境;形象描述,体味情境;切己体察,感悟心境等方法能较好地放飞学生的思想,使他们悟出诗味,读出个性。如此,既可以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美的熏陶,也可以让我们的古诗词教学更有效。

一、以画配诗,进入意境

古典诗词,短小精悍,语言凝练,寓意深刻,具有诗情画意,一首首好诗包含着一幅幅优美的图画。宋代诗人苏轼曾说过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和“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精辟地阐释了古典诗词与国画之间存在着的血脉之亲。诗词之美是抽象的,而绘画之美是直观的,把所学的内容画下来,以形象的直观性促进理解的准确性,更是将抽象的意境美和直观的视觉美融为一体,让学生更容易感知诗词的形象。此外,中国古诗词传统精神的最集中表现就是意境。所谓意境,就是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与诗中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如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上阕,作者将群山、孤城、大雁、烟、落日、边声这些景象巧妙地结合在一幅画中,赋予了边地平常景物以新的意境,描绘了一幅边地在暮霭生成、夕阳西下禁闭城门的景象,这与中原城市华灯初上时的景象迥然不同,同时还仿佛听到了风吼、马嘶、号角的混杂声,构成了边地苍莽荒凉、特异的艺术境界,征人见之闻之,怎不百感交集?于是在教学中,笔者让学生拿起手中的笔将词中的内容用图画表现出来。在绘图过程中,有的学生考虑到各种景象的远近安排,有的学生注意到颜色的搭配,有的学生考虑到大小的处理……甚至有学生还在孤城城门上写上“玉门关”,用号角和五线谱来表现“边声”。通过这样的绘画实践,学生充分地调动了各种感觉器官,立体地感知到了一个苍茫寒冷、空旷凄凉的意境,产生了身临其境、眼观其景、耳闻其声的感觉。这样的教学将语言形象转化为视觉形象,加深了学生对诗词意境的理解,更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其尽可能地全面、直观地认识诗歌中的意境美。

二、形象描述,体味情境

古典诗词,因为其凝练的语言,留给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要让学生充分体味它的情境,可以通过形象化的描述进行再造想象。所谓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描述,在读者头脑中再造出相应的新形象过程,这一新形象既是作品形象的再现,又渗透读者的认识,是对原形象的补充和再创造。

最著名的当属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全篇只用二十八个字,纯用白描勾勒: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但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怎样让学生领会马致远眼里、心里的景象呢?笔者让学生结合课本中的插图,进行再造想象,通过着色彩、拟动态、补细节、融入情感等方法来丰富画面内容。

【教学片段】

师:下面,哪位同学能根据词的内容和词的插图,再用自己优美的语言把整首诗描绘的内容讲述一遍?

生1:许多的枯藤缠绕着老树,黄昏到了,乌鸦在老树上发出“哑哑”的叫声,远处有一座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桥边有几户人家。这时,在古道上出现了一个牵着瘦马的人,一阵秋风吹来,他不禁打了个寒噤,抬头望着天边,太阳已经西沉,想起来真是伤心。

师:同学们觉得他描绘得怎么样?

生2:我觉得还可以,不过读着读着觉得有点生硬,像是按诗人所出现的物象顺序来写。我觉得可以调换一下物象出现的顺序。

师:请你描述一下。

生2:深秋的黄昏,一个衣衫褴褛、风尘仆仆的游子,牵着一匹瘦瘦的庸懒的白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踉跄地走着,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呀”地盘旋着,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漫漫的长夜啊,我将如何度过?

师:同学们听着他的描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3:我仿佛看到了枯藤、老树、昏鸦在秋风萧瑟中一派灰暗:落日的余晖给枯藤、老树、昏鸦涂上一抹金黄。

生4:我仿佛看到了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

师:噢,你从哪里看出?

生4:“小桥流水人家”这一句描绘了潺潺的流水,几户炊烟袅袅的人家,家人们围坐在一起吃着热腾腾的晚饭的一幅和谐幸福的画面。

师:那不是与“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相矛盾了?

生5:不,这正好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当游子看到别人的生活情景时,想到自己天黑了还在外面流浪,便更感悲愁。

生6:诗中的人究竟到哪里去?在外面流落了几天?

生7:可能进京赶考,没考中,所以心情悲痛,连马也无精打采。在外面流落了好几个月。

生8:因为没考中,不敢回家,但眼看盘缠又要没了。

……

学生各抒己见,描述得异常激烈。

师:大家的描述都有独到之处。所以诗人精辟地发出“断肠人在天涯”的感慨。

此时,全班沉浸在一种悲伤同情的气氛中。

就这样,学生通过形象描述,真正体验到了游子穷迫潦倒、孤苦无依、颠沛流离的凄苦情境,感受到了作品的崇高与悲剧美。

三、切己体察,感悟心境

心境是一种精神状态,也是一种情感。唐朝的希运曾在《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中指出:“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忘,乃是真法。”学生通过想象,进入作者所描绘的意境中,达到的地步就是学生已经完成了对诗词形象和情境的把握,此时,就要求审美主体从该情境中跳出来,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去体味作品的思想内容。诗人在诗词中所要表达的是闷闷不乐,还是轻松愉快;是意志消沉、消极被动,还是精神抖擞、积极主动;是悲痛绝望,还是欣喜万分等心境。学生在理解诗句内容后,可以通过广泛的联想和想象,并结合自己学习生活中的体验来感悟。正如《红楼梦》第48回香菱读王维诗的体会:“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似乎无理,想去却是有情有理的……‘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这‘余’字和‘上’字难为他怎么想来!我们那年上京来,那日下晚便湾住船,岸上又没有人,只有几棵树,远远的几家人家作晚饭,那个烟竟是碧青,连云直上。谁知我昨日晚上读了这两句,倒像我又到了那个地方了。”

如在执教李白的《行路难》时,学生理解了富有才华的李白希望自己像吕尚和伊尹一样能够得到重用,可文章接着却写了“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这一句,此时此刻诗人的心情如何?他要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呢?笔者让学生反复品味,找出最能抒发诗人当时心境沉重、难过迷茫的词语,并说说这几句诗的句式特点及作用。学生从“难”、“歧”中和反复句及疑问句的运用上得出能表达这种思想感情:诗人为自己的愿望难以实现而难过,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接着笔者又问学生:你在学习生活中也有过心情沉重、难过的经历吗?能否说一说。笔者让学生在学习小组中讨论,然后在全班交流,其中有一位学生就结合自己解数学题时的经历来阐释这种心境。如下:

“我在解数学几何难题时,有时侯事先认为这个题目能解出答案,满怀信心地去解答,但一做,原来的思路行不通了,于是就换一个思路添加辅助线,结果又走进死胡同,如此往复,始终解不出来。这时,郁闷、生气、迷惘等心情都有。我觉得李白当时应该是和我一样的心情。”

经过他这一亲身经历的讲述,全班同学都认为很有道理,与他的观点产生了共鸣,也与诗人产生了共鸣,加深了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另外,引导学生抓“词眼”――“难”、“歧”和句式的作用,发现它们起到了“抒情言志”的引领作用,并有牵一发动全身之势,于是学生感悟到诗人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及对不公平遭遇的愤懑,达到身临其境、深刻悟情的目标。另外,笔者有好几次听到学生在解答不出理科题目时,就在那里念着“多歧路,今安在”?这就达到了诗词源于生活也回归于生活的最高境界。

综上所述,笔者经多年古诗词教学实践证明:采用“以画配诗”、“形象描述”、“切己体察”这三部曲,学生才有可能进入诗词的意境、体味情境、感悟心境,去触摸诗人的感情脉搏,体会诗人的感情世界,得到审美的愉悦,从而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心灵得到美的熏陶和滋养,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充满活力,更有效。但是如何使“三部曲”教学方法更完善,还需笔者今后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改进。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课程教材研究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许映红 浙江省天台县始丰中学 317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