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浙江制造业国际竞争力问题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浙江制造业国际竞争力问题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在对温州电器产业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哈佛大学波特教授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国际钻石”理论,对构成国际竞争力的诸因素进行分析,从而为制定适应国际竞争需要的产业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关键词】国际竞争力;电器产业;产业集群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7)01-0104-03

【基金项目】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4年课题(批准号:04891)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徐爱乐,温州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集群;

余海艳,温州大学管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管理科学与工程。(浙江温州325035)

浙江制造业因集群组织形式和民营机制凭借成本竞争优势和先发优势获取国内市场高市场份额,同时在国际低端市场赢得了部分销售市场。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如何真正融入国际市场、争夺国际市场份额是摆在浙江制造业面前的巨大挑战。因而,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是浙江制造产业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一、温州电器产业基本状况

(一)产业的集群组织结构。温州被誉为“中国电器之都”,是我国目前最重要的低压电器生产基地,低压电器产品约占全国市场份额的50%,中高压电器约占全国市场5%,并形成了以乐清市柳市镇为核心区域的典型传统产业群。产业群内企业数量3000多家,大型企业集团30多家,这些企业彼此间存在较强的分工协作关系。以正泰、德力西为龙头的大型企业集团以生产成套低压电器为主;部分中型企业主要进行低压电器元件的装配、检测和销售,属于产业群发展的中坚力量;而最基础的配件生产则由其他部分中型企业和数量众多的小型企业承担,作为大中型企业集团的外协配件供应商和配套部件生产厂家。

(二)温州电器产业出口规模。温州电器出口规模总体较小。据统计,温州电器2004年出口额为2.1967亿美元,占同期温州电器产业年产值的5.5%。

(三)目标市场结构。据外经贸局统计,温州电器出口贸易国和地区达140多个,主要出口到亚、非洲国家,其出口比重一直都在50%以上。

(四)出口企业数和出口比重。2004年,在3000多家电器企业中,出口企业数约320家,约占电器企业总数的11%,比重较低。2004年出口前10名企业占温州电器总出口的比重达到61%,其中德力西公司就占了17%的比重,反映出一方面出口相对比较集中,电器企业扩展国际市场还不普遍,但另一方面温州电器出口企业数量快速增长,2002到2004三年来平均约以20%的速度增长,这也说明温州电器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意识在明显提高。

(五)资本和贸易国际依存度。温州电器产业的国际依存度比较低,主要是由于温州电器产业主要是由民营资本发展而成,几乎没有外资,有限的外资也是温州的华侨资本。同时温州电器产业凭借其先发优势和成本优势及温州乐清人在国内的“十万销售大军”的销售网络优势,占有了较高的国内市场份额。在国内市场旺盛的需求环境下,对国内市场具有高依存度,因此相对降低了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和开拓国际市场的动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温州电器产业国际竞争力。

二、温州电器产业国际竞争的优势和劣势

温州电器企业数量多,规模偏小,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上千家生产企业中,绝大部分属小型企业,科技支撑能力弱小;人才缺乏,技术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很少,行业装备比较落后,总体工艺水平偏低;企业标准意识淡薄,贯彻标准不力,产品执行标准滞后于IEC标准;重复建厂,产品雷同;压价竞争突出,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和科技再投入。温州电器在中高压电器领域介入时间不长,市场影响力不强。在高压方面,110KV电压等级以上的温州电器企业尚无生产,不能与国内外同行竞争。在中压方面,35KV电压等级的中压,尚没有拳头产品,竞争力不强,只有10KV电压等级,可以与国内厂家展开竞争。同时,由于介入时间不长,在产品质量稳定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温州电器产品只有少数属国际20世纪90年代初水平,多数产品还属国际20世纪80年代初期水平,智能化产品很少,产品性能的一致性、可靠性及产品外观质量与国外产品差距很远。在产品设计水平、材料水平、零部件制造工艺、新产品研发投入等方面与国外大公司比,都存在很大差距。

虽然,与国外同行相比,温州电器产业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但温州电器产业也有它一定的竞争优势:如拥有庞大的市场营销网络;在10KV电压等级中一些企业品种比较齐全,价格低,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产业集群性强,信息传递快,有良好的专业化分工协作基础,效率高,成本低;机制灵活,反应快速,服务周到,交货及时;企业家有强烈的创新愿望和善于吃苦、敢于拼搏的精神。

三、温州电器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产业国际竞争力就是某一产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在合理、公正的市场条件下,能够提供有效产品和服务的能力,是产业的供给能力、价格能力和投资盈利能力的综合,迈克尔.波特认为,一个国家某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取决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和企业战略、结构、竞争对手这四个基本要素情况以及其相互间综合作用的结果。上述四个基本要素构成了研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模型。

(一)生产要素。温州电器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主要来源于企业家群体的创业才能和低成本劳动力为主的初级生产要素。低素质、低技术层次的劳动力是基本生产要素,由此为基础形成的产业竞争力最易被模仿,也最易丧失,竞争力难持久。高级人力资源的匮乏、知识技术的落后是温州电器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瓶颈,土地的短缺是温州电器产业的软肋。

温州电器产业是从农村工业中发展起来的,企业家大多为农民出身,追求企业发展和财富积累的动机最强。他们在市场中长大,是天生的市场派,善于不断超越自我,进行管理创新、思维创新。他们有着极强的创造、配置和组合资源的能力。他们以竞争又协作的集群组织创造了产业的规模经济,最早在国内实行营销制,建起了一个庞大的现代营销网络。同时,温州电器企业吸纳了大量低成本的劳动力,为电器产业的低价竞争优势奠定了基础。从另一角度看,温州土地资源少,用地指标紧。土地资源成了温州电器产业进一步发展的软肋。用地紧张使得温州地价高,商务成本高,不利于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温州电器各大、中型企业人才拥有量的总体情况是高级人才数量较少,主要以专科学历层次为主,人才的职称结构不合理。高级职称数量较少,无职称的技术人员占50%以上。人才的年龄结构呈两级化,人才总体呈年轻化趋势,但高级人才的年龄结构却存在老年化趋势,主要是国有企业、科研院所的退休人员所占比例较大。企业对高学历、中高级职称人才的需求量远大于现有登记的人才量,缺口很大。造成电器企业人力资源短缺的原因很多,主要归结如下:(1)吸引人才优势不足。

温州在地域、城市品牌上相对其他沿海地区并不具有优势,且由于远离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区域,也就不能从其人才的集聚效应中获得辐射,同时温州远离人才供给市场,没有知名的大中专院校,高层次的人才只能依赖引进,人力资源成本相对较高。(2)民营机制的不完善不利于人力资源的引进和使用。根据所调查的企业反映,人才在企业间频繁流动是温州电器企业存在的普遍现象,平均流动率在30%~40%之间。另外,尽管很多大型企业已经慢慢地从家族式管理模式中走出来,逐渐地放权让更多家族以外的人才参与企业的高层管理。但根据调查显示,很多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责多权少,严重影响外来人才的积极性。而中小型企业由于企业主的素质、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和盲目追求现实利益,漠视人力资本的投入、缺乏长期有效的薪酬与激励机制和企业自身规模的限制等因素导致了人力资源短缺问题。

(二)需求条件。电器产业的总体发展紧随国家对电力的投资,近些年全国范围的缺电,使得国家对电力建设加大了力度。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与预测,电器行业到2010年发展是平稳的,未来20年,高低压电器与成套设备将面对的是一个市场需求十分旺盛的环境。在当前的市场中,温州电器以低价位的竞争优势占据了高份额的国内市场,但随着国有企业的改制及其竞争力的提高、国际电器企业的进入及其“本土化”战略的实施,市场旺盛需求尽管会成为温州电器产业的发展机遇,但也因为吸引了强大的新进入者而使竞争强度更加激烈。同时,在国际市场上,各类认证体系、新技术标准体系和产品环保要求越来越趋于严格,如欧共体近期颁布的两个环保指令,对温州电器产品进入国外市场构成了一道新的技术门槛,影响到温州电器产品的出口。

(三)相关和支持性产业。温州电器产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来源是它的相关支持性产业,即模具产业,它是重要的基础工艺装备,作为成型工具来使用。用模具生产制件所达到的高精度、高复杂性、高一致性、高生产率和低耗能、低耗材,使模具产业在电器产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乐清市已有一支42000多人的机械模具产业队伍,拥有模具加工设备,线切割机床2万多台、电火花成型机1200多台,居全国之首。近年来引进瑞士、日本、美国、德国机床500多台,精加工设备17000多台,全行业模具加工设备固定资产总值近27亿元,2004年乐清市模具产业产值为43亿元,占全国模具总产量的7.9%,是目前我国精密模具生产规模最大、工艺技术水平最高的生产基地。

目前,乐清市模具总量虽然已经达到了相当大的规模,模具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但设计制造水平总体上要比德、美、日、法等工业发达国家落后许多,也要比加拿大、葡萄牙、韩国、新加坡等国家落后。

模具作为“相关和支持性产业”,它是创造温州电器产业国际竞争优势极其重要的因素,它使生产体系快速反应,进而使得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等成为可能。但是,模具产业现有的竞争力也限制了温州电器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温州电器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必须要有模具产业的创新发展。

(四)企业战略结构。中低档产品市场是目前温州电器产业的主要战场,低成本和低价格是中低档市场中领先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但由于该优势容易被获得和替换,并且一味地考虑价格和成本,对企业的价值提升造成了负面的影响,使得该市场的增长率在逐渐降低。同时,部分低档产品被市场淘汰后,又进一步缩小了该市场的规模。相反,高档产品的需求将继续高速增长。国外企业在高档市场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以价格为主要竞争手段的国内企业占据了电器的中低档市场。由于技术壁垒较高,高档产品的利润水平相对高于低档产品。而低压电器企业数目多,产品技术水平偏低,过度的降价竞争降低了企业利润水平,致使很多企业陷入困境。因此,产品结构和技术含量已经成为温州电器企业竞争战略的关键因素,从低档到高档的服务和解决方案是该产业企业竞争力提高的主要驱动力。

然而,当前绝大多数温州电器企业没有把握企业发展战略和产品方向,没有找到自己特色的位置,许多生产企业还是依托成本和规模压价进行竞争,使得整个产业的竞争力因为单个企业竞争力的低下而受到影响。

四、提高温州电器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若干建议

(一)政府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和政策制定。温州电器产业主要由民营资本构成,除了正泰与通用合作外,尚无一家跨国公司入驻,产业群网络相对封闭。政府应营造国际化的经营环境,积极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基础设施水平,吸引各种辅的、相关的公司机构进入温州电器产业,提高产业配套服务水平档次,甚至吸引实力强大的跨国公司以各种方式进入温州电器产业。同时,大力集聚高层次海外人才,扩大出国留学和海外人才培训的规模。促进人才国际交流合作,构建符合海外人才发展特点的服务平台。政府应妥善使用人才培养、人才引进、创业支持等各类人才发展资金、项目等公共资源,创新人才服务方式。

开展人才发展服务体系。建设开放性好、运行效率高、具备研发中心和管理中心功能的人才发展服务中枢。加快开发人才发展公共服务产品。另外,建立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创建中小型科技企业孵化基地、智能电器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使之成为高校、科研院所在温州的技术研发基地。同时,政府应设立一定数量的种子资金,吸引全国各地的科技人员和留学生带高新技术项目来孵化基地创业。

(二)行业组织提高行业管理服务职能效用。行业组织应不断完善其功能,发挥管理服务职能,应在传达国家科技产业政策、行业质量管理、执行国内标准、跟踪国际新标准和掌握国外电器技术信息、解决行业内的无序竞争、调动社会各种资源和力量、推动温州电器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上发挥积极的作用。开展定期的信息交流,在市场预测、产品开发、投资规划、外资利用、技术引进、产品进出口等方面,形成规范有序的温州电器产业中介服务体系,及时有效地为产业发展服务。

(三)企业提升自身国际竞争力。为提高国际竞争力,温州电器企业要走多样化的联合道路。与国外一些大型企业建立战略联盟,走强强联合之路。与国外有实力的企业进行技术合作,利用合作渠道将他们先进的技术和好的经验吸收过来。低、小、散的电器企业应该尽快联合起来,通过不同的方式选择自己认同的品牌,走横向合并的发展道路,提高企业竞争力。提高国际竞争力,技术的国际化是关键。温州电器企业要着眼于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重视新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开发智能型产品、可通讯产品;在中高压电器领域,不断增加新的品种,继续扩大中高压成套设备和输、变、配电产品在产业结构上的比例。在产品标准和质量方面,密切跟踪、研究、贯彻国际最新标准,产品的标准水平达到国际通用水平,产品的质量、可靠性、寿命指标达到或接近国外同行的先进水平。同时,必须在发展战略规划、核心竞争力提升、资本运作多元化、营销策略全球化、品牌经营国际化、人才开发超前化、企业管理规范化、信息资源共享化等八个方面进行有效、高速和可靠运作。然而,要促成这八个方面的协同运作和企业竞争力的快速提高,一定要有充分适当的人力资源作为支撑和保障体系。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