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理论困境与路径建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理论困境与路径建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因现实的生活境遇和自我评价的偏差会造成无形的心理压力、形成负性的心理刺激,但是用“心理贫困”的标签定义贫困学生理论上和实践上都会遭遇困境,可以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探索新路径为贫困大学生排忧解难,营造良好人文环境,促进其健康成长。

Abstract: The students with economic difficulty will cause the invisible psychological pressure and form negative mental stimulation because of the reality of life and the deviation of self-evaluation. But using "psychological poverty" label to define poverty students will encounter difficulties in theory and practice, we can explore new pat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sitive psychology for the poverty students to solve problems, create a good cultural environment, to promote their healthy growth.

关键词: 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

Key words: university;poverty students;psychological poverty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9-0237-02

1 贫困生心理贫困”镜像及影响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性格与他生长的环境和人生的经历有非常大的关系。目前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在高校已经占到一定的比例,对于他们而言,虽然家境困难的程度和原因各不相同,但是现实的生活境遇和自我评价的偏差会造成无形的压力、形成负性的刺激,而这些都会在他们的心理上比较明显地反映出来,若不及时调整可能会造成心理挫败甚至产生一些心理问题。

据研究,目前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的问题呈现上升趋势。俗话说,“人穷志不短”,就是从精神和心理层面揭示人对待物质贫困时的态度。精神世界的匮乏总比物质世界的匮乏更为可怕。大学生所谓的“心理贫困”来源于物质贫困,其影响却远远大于后者。他们虽然生理、心理上趋于成熟,但是残酷的现实总是令他们困惑,他们的心理时不时处在断层的脆弱边缘。浅层次的心理问题聚集到一定程度会发酵,甚至积重难返,成为“心理贫困”。首先,心理贫困会导致他们产生心理挫败感,容易把外在的、经济负担的转变成内在的负性压力。在对经济现状担忧的同时,对学习的良好心理预计也开始发生转移,积极向上的心理反应正在退减。其次,一定比例的学生由于心理负担过重,导致出现不同程度的系列心理问题,研究表明“高校贫困生抑郁症明显高于非贫困生。”①另外心理贫困会多向度辐射,形成连锁反应,对其学习生活、社会活动等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甚至影响其的职业生涯的规划与发展。

1.1 自卑羞愧的心理 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指出,“自卑的心理会使人感到自己一无是处,经常倾向于自我否定并产生无助感,并且很容易将这种无助感和自我否定范围辐射式地扩大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公布的《中国贫困高考生调查报告》指出,在北京高校中,60%的贫困生对自己的经济状况感到“羞愧难当”;22.5%的贫困生感到很自卑,不愿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并抗拒师生善意的同情。如此小心的自我呵护甚至自我遮蔽会使这些学生变得敏感自卑,同时,周围生活环境的反差与对比也会使他们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而产生自卑心理。

1.2 紧张焦虑的心理 对于经济困难的家庭而言,孩子接受高等教育所需的费用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在校贫困大学生对家庭面临的困境几乎都是无能为力,有的甚至感到自己的求学增添了家庭的负担。他们往往承载着家庭和个人对未来更多和更高的期望,所以他们大多会给自己制定过高的目标。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一方面因期望值过高而无形中给自己增加了心理压力;另一方面,许多现实问题很难通过他们自身的努力而及时得到解决。这就使他们长期处于一种心理紧张、焦虑的状态,使学习压力更大。

1.3 人际交往的矛盾心理 贫困生虽然经济上困难,但他们也渴望融入集体,被他人接纳、尊重和认可,却又担心别人给予同情和帮助。由于这种矛盾的心理,使贫困生在人际交往和群体生活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情绪表现出明显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有的贫困生参与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的热情因贫困受到打击,他们一般很少参加需要花销的集体活动,常常让周围的同学感到难以与之相处。在一些贫困学生看来,别人已经知道了自己经济上的劣势,就绝不能再让别人看到自己心理上的脆弱,于是极力地隐藏自己真实的想法。久而久之,很容易使自己陷入孤独无助的境地。

2 贫困生“心理贫困”理论困境辨析

面对生活困难、就业压力、发展预期、情感体验等多轴变化的大学生活,不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显得无所适从,呈现出了上述所谓的非常态的心理镜像。

为此,不少文章认为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问题严重且较为普遍,并且借助测量工具列出系列数据,得出了“科学”的结论。为大学生本来并不轻松的大学生活贴上沉重的价值标签、施加莫须有的心理负担,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难以解决的困境。第一,大学生进入新的学习环境都有一个熟悉和适应的过程。尽管因主体自身的差异会有所不同,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环境适应系统,对于软硬环境因素都会有一个接触、内化、反应的过程。大学生对诸如生活困难等问题都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进而在知情意行上达成一致,做出外化的判断和反应。第二,大学生没有经济困难也会有“心理贫困”现象。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一定会给大学生提供新的不断的刺激,有的刺激带来的内心副性体验要比经济压力带来的还要强。因此,大学生经济贫困不能简单等同于“心理贫困”,经济上贫困仅仅是“心理贫困”的诱因之一。第三,学生一时之心理现象不等于心理本质,一时之心理负担也不等于心理问题。事实是学生的内心世界像万花筒一样充满色彩的同时也充满刺激甚至冲突。我们仅凭学生外在心理体验性现象给学生进行会诊下结论,甚至开处方。这对于教育服务对象以及实践工作本身都是一种伤害。

那么,“心理贫困”存在吗,在何种层面上存在?为此有必要对“心理贫困”做进一步界定。学界倾向性意见认为,“心理贫困”就是“指大学生由于经济贫困的压力所导致的一系列的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上的负性变化。”②这一定义比较清晰地告诉我们所谓的“心理贫困”首先侧重外在经济压力的内在体验,当这种压力减缓或消除时内心的紧张也会缓解甚至趋于平静。从另一层面看,“心理贫困”是个时间概念,其所揭示的是大学生群体中某种心理动态和变量,也就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困难问题的解决,这种心理上的“贫困”也会消除。其次,既然非经济困难大学生也有类似的“心理贫困”,那么困难大学生因为经济压力所导致的一系列的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上的负性变化应当被看着一种常态。最后,根据马斯洛的心理五层次理论,我们应该尊重学生在“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等多层次的发展需求。不能因经济上一时困难而制约学生的多方位的发展需求。对于高校的贫困生来说,这些需求不应该是他们“心理贫困”诱因,而应当成为自我成长的内在机制。

由此可见所谓大学生“心理贫困”问题是人们对“经济贫困”的语境转换,是贴在学生心理上的副性标签。我们不能轻易把现象当着本质,更不能轻易标签化。

3 贫困生“心理贫困”解决路径建构

解决高校贫困学生生活贫困问题,扫除少数学生的心理雾霾,摔掉“心理贫困”的帽子,一方面需要转变观念,用积极心理观念回应现实困难。另一方面需要多措并举,创新解困济困机制,科学有效地建构解决“心理贫困”的新路径。

3.1 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看,社会各界应该转变观念,正确看待困难大学生的一切。更多的发现激发学生身上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不用有色眼镜看待贫困大学生,不用贴标签的方法定性贫困大学生,不用变味的方式报导困难大学生,不用功利的方式资助困难大学生,用实际行动为贫困大学生营造和谐健康的人文环境,为贫困大学生研究公平公正的社会资助体系,提供合情合理的社会资助,帮助他们解决燃眉之急。同时对贫困大学生当中出现的所谓“心理贫困”现象要给与理解和包容,更应该反思社会为此应该负起什么责任,应该为他们做些什么?从而形成一种健康的社会反应机制。让贫困大学生在安心学业的同时不为学费生活费所困扰,让他们在体面尊严的学习生活时真切感受到党和国家以及社会各界给与他们的关怀。

3.2 各级教育部门,尤其高校应以人为本,创新和谐温馨助困机制,为贫困学生排忧解难,把关爱落在实处。高等学校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占到一定比例,如何创造性地解决所在学校贫困大学生的生活困难等问题,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更是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举措。为此,高校不能满足于仅仅落实教育主管部门下拨的资助计划和指标,更不能简单地机械地人为地为学生“分发福利”,致使饿肚子的没饭吃,真正困难的学生碍于面子得不到帮助。应该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建立科学合理的多元化的资助工作体系,在国家奖助贷政策基础上积极拓展劳动型、激励型的资助平台,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双手解决自己的现实困难的同时获得精神的洗礼,意志的锤炼,能力的提升。

3.3 高校思想政治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是贫困学生心理家园的守望者。为贫困学生的健康成长我们责无旁贷,我们应该想方设法使各项资助政策计划落实到每一个贫困学生身上,巧妙地为他们分忧解难,千方百计呵护他们的尊严,同时积极有效地开展挫折教育、成功教育、艰苦奋斗教育和自立自强教育,鼓励他们坦然面对贫困、正视贫困,激励自尊、自强、自立、自爱,用乐观向上的态度,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提高综合素质。

3.4 贫困大学生自强自立,改变认知,重塑自我。贫困是一把双刃剑,贫困可以磨炼人的意志,使一些人养成忍辱负重、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品质,贫困也可以使一些人产生自卑、多疑、焦虑、孤僻等心理障碍。从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到,人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第一,大学生应当在适应社会的同时正确看待自己暂时的经济困难,激发自己积极向上的奋斗目标,有了内在目标就有了内在动力。第二,贫困大学生要尊重自己,重塑自己。要有“人穷志不穷”、“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概,挺起脊梁既是自尊也会赢得他人的尊重。第三,以贫困为老师。要学会在困境中崛起,在挫折中起舞,学会为自己的内心安装“防火墙”,让自己内心强大起来,做一个有理想有目标的时代好青年,让学校、家庭放心,让社会和国家满意。

注释:

①参见喻静昭、胡昌标、林梅.浅析高校贫困生抑郁症的成因及对策[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1).

②金春雷,晏超.大学生“贫困心理”贫困心理的分析及教育对策[J].社科从横,2008,23(6).

参考文献:

[1]成长春.学生管理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2]周晓虹等.大学教育与管理心理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3]田中良.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5(4).

[4]王彩英,王兵等.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5]尹春苹等.加强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探析[J].法制与社会,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