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谈小学数学概念课有效性的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谈小学数学概念课有效性的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数学概念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学习内容,它是客观世界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运用已有的数学概念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我们离开了概念,就无法对客观事物进行有根有据的思考,有条有理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因此,教师要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让概念教学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

《数学课程标准》对“数与代数”部分的改革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思考,进一步明确了改革的方向,特别表现在:重视对数的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淡化过分“形式化”和记忆的要求,重视在具体情境中去体验、理解有关知识;注重过程,提倡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活动,培养发现规律、探求模式的能力;注重应用,加强对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提倡使用计算器,降低对运算复杂性和速度的要求,注重估算等。综观小学数学教材,新教材在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上均有较大的变化。例如:新教材不再和老教材一样单独设计计算教学章节和应用题教学章节,而是把计算教学与应用题教学结合在一起,分散到各个领域的例题和练习中。加强了计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加强了计算器的应用,删减繁琐的运算步骤,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受教学观念、施教水平以及教育教学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了“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用旧方法教新教材,课堂教学不能促进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三维目标得不到落实,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不到培养。而有些教师未接触过老教材,教学观念新,能运用新课程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但往往热闹在表面,到底哪些需要精讲,哪些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典型题是云里雾里,结果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其实,提倡新课程,并不能全盘否定过去的传统教学,传统教学现在和将来肯定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关键是教者要善于运用智慧,促进传统与现代和谐共舞,使新课程提倡的教、学方式更丰满、更充满活力。

“没有沟通生活原型―数学概念―符号表征三者的内在联系;没有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没有将概念放在概念体系中加以把握”是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数学概念课上也常常看见这样的现象:老师讲的口干舌燥、学生听的昏昏欲睡、结果是老师讲的辛苦、学生学的辛苦、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及时发现并改正概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通过概念教学让学生体会该数学概念的价值所在,使学生获得数学概念的数学含义与表达形式,激活学生思维,实现概念教学的实效。数学概念是构建数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因此必须受到重视。小学数学概念的学习,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第一步,只有让学生理解了概念,才能运用知识去判断、推理、强化数学理论知识,才能提高学习质量。在数学概念教学方面,目前的教学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因此,如何提高概念教学对小学数学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概念教学脱离现实背景在小学数学课堂上,一些教师在进行概念教学时会要求学生先把概念背诵下来,然后布置练习题进行强化,这种方式会让学生对概念似懂非懂,不能理解其真正含义,只会机械式的练习,碰到其他情况就会无措。

(2)概念的归纳过于仓促不断建构和解构的反复过程是形成数学概念的必要过程,教师在形成概念这一部分有时候过于仓促,在学生还处在初步建立时已经开始进行归纳总结的步骤了。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考虑到小学生的理解力、接收度等方面的特性,小学生在认识新事物往往注重直观形象,不善于抽象思维,在记忆方面也习惯用形象记忆,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在记忆概念时一般采取的是背诵方式。这样就没完全吸收,难以灵活运用。教师应该针对他们的这些特质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一定要确立以学生为主题。

二、概念引入的教学策略

小学生在学习时需要有一段准备过程,这一过程就是引入教学内容的时候,良好的概念引入能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学习和主动理解,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1)生活实例引入从生活实例引入数学概念,能够给学生带来一种熟悉感,拉近数学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在进行“直线与线段”的教学时,可以在课堂上拿出一些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2)旧知识迁移引入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中高年级的概念学习可以通过之前的基础知识引入,在学习“质数与合数”这一概念时可以通过回忆约数的概念来开展,让学生观察1、2、6、7、8、11、12、15的所有约数,给出一个分类,从而引出质数与合数。

(3)情境设疑引入小学生思维活跃,对有兴趣的问题会积极思考,利用这一方面,教师可以建立情境然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对所学概念有初步认识。例如,“体积”概念的学习,可以拿来一满杯水,然后往杯中扔个石子,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石子丢入杯中会有水溢出,这样学生对石块占了水的空间有了感性认识从而引出“体积”,情境建设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更能够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提出问题的好习惯。

三、概念建立的教学策略

数学概念的形成一般是经过直观感受、建立表象、本质属性三个阶段,这一过程中要引导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过度到抽象思维。

(1)要强化感知。教学活动中会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来辅助他们理解,但要注意的是感知的具体对象要从材料中剥离出来,帮助学生抽出概念具体化,如讲面积时以方形盒子为例,那么要让学生真正理解面积这个概念而不是只认方形的面积,可以用不同的物体来强化学生对面积概念的感知。

(2)小学生注重客观事物。在学习时也多是通过直观感知概念,要让学生建立表象,从直观事例中脱离出来形成抽象思维,在学习活动中的实践完成后先不急于总结,可以让学生回想思考一番,由教师引导走向抽象概括。

(3)在学生形成表象后揭示本质属性,将所学进行总结,让学生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扩散到相似事物上。

四、概念巩固的教学策略

(1)加强记忆对于概念的学习肯定是需要记忆的,小学生的机械记忆能力较强,能很快记住课本上的概念表述,但是也很容易遗忘,教师要帮助学生将机械记忆上升到理解记忆,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延伸,这样记得久也能灵活运用,更加根深蒂固。

(2)应用实例在课堂最后,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对概念理解的具体性特点,在延展了概念后让他们自己例证,在脑中更加具体化,能将学习到的概念运用于实际加深理解。例如,在加减法学会以后,可以让他们讨论生活中哪些事情运用到了数学理论,理解的同时对神奇的数学知识产生兴趣。

(3)加强应用学生有没有掌握好概念,不仅在于他能熟练的说出概念定义,还要会灵活运用概念。强化应用训练可以深化概念理解,增强记忆。在应用训练方面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是内涵应用,可以偶尔在课堂开始时抽查以前学过的概念定义。另一方面,概念的外延上,让学生根据概念举例,辨认例证的对错并说明理由,同时还可以提出一些有难度的题目进行训练。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精心设计活动化教学程序,以平等合作的身份参与学生学习活动,并在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活动中正确指导,适时点拨,同时运用激励性评价,以满足学生学习成功的体验,只有这样,才能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真正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