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语文教学中成语与传统文化摭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语文教学中成语与传统文化摭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汉语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成语是汉语构成因素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表现力极强。笔者从事语文教学三十多年,在教学特别注重学习和运用成语,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追溯本源,加强思维深度

成语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具有鲜明的修辞色彩。因此,无论是说话,还是写作,都被广泛应用。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要引领学生探究学习,深刻理解成语意义。

成语大部分是从古代继承沿用下来的,有一定的出处。如课本《愚公移山》中的“愚公移山”,《黔之驴》中的“黔驴技穷”,还有“破釜沉舟”“完璧归赵”“风声鹤唳”等。出自古书文句的有“举一反三”“有条不紊”“惩前毖后”等。截取文句而缩为四字的如“忧心忡忡”“以逸待劳”“外强中干”等。因此,只有追溯本源,弄清典出,才能明白成语的整体意义。如“心中有数”,一般以为源于口语,其实出自《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之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再如,“天人之际”,有的以为出处是《汉书・司马迁传》:“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其实这一句引自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再如,“羊肠小道”,一般以辞海之说,以为语出唐王维《燕子龛神禅师》诗:“山中燕子龛,路剧羊肠恶。”当然,也有溯源于《史记・魏世家》:“魏伐赵,断羊肠。”在教学中要求学生不能“望文生义”,也不能“牵强附会”,一定要了解成语的出处,理解意思,正确运用,表达情意。

另外,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以“善”为核心,强调真善美的统一。中华传统文化的传统美德至今为人们继承和发扬,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教育学生诚信做人,“诚心诚意”“言而有信”。如果是背信弃义,必然遭到严厉的道德谴责。

清正廉洁、勤劳节俭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三国的诸葛亮提出“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人要自我约束,不贪不占,才能“刚直不阿”,正心正己正人。“厚德载物”“荣辱不惊”“天下为公”“不屈不挠”等成语表现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二、辨析讹误,力求正确读写

在语文教学中给学生讲清楚,成语是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发展,结构和音、形、义是约定俗成的。因此,辨析讹误,特别是常见的错误,也就成了教学中让学生注意的问题。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有意写出错的读音,如“箪食瓢饮”“曲高和寡”,这其中“食”不读“shí”,“和”不读“hé”而应读成“sì”和“hè”。还有容易写错的字,如“如火如荼”“病入膏肓”“按部就班”“再接再厉”“趋之若鹜”等。“荼”“肓”“部”“厉”“鹜”不能写作“茶”“盲”“步”“励”“骛”等。另外,一些成语在意义上也容易产生讹误,教学时要抓住关键的字词,加以注释,突破难点。如“旅进旅退”的“旅”易被误解为“军旅”,正确解释应为“共同”,原指大家共进共退,后也比喻随班进退,无所建树。再如,“负隅顽抗”的“隅”注释为“”,指山势弯曲险阻的地方。这样就可避免把“隅”写成“偶”读作“ǒu”,那么该条成语的意义也便明确。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力求正确读音,辨析讹误,以准确地表情达意。

三、举一反三,体现丰富多彩

如“出生入死”,原指人们从出生到死去,后来形容经历极大危险,随时有丧失生命的可能。语出《老子》五十章:“出生入死,生之续(途)十有三,死之续(途)十有三。”它的同义词有“冲锋陷阵”“赴汤蹈火”“舍生忘死”等。再如“东施效颦”,比喻仿效不像,反增其丑。同义的成语有“邯郸学步”“弄巧成拙”等。又如“固若金汤”“坚如磐石”“稳如泰山”,这一组同义词,都有非常坚固、不可动摇的意思。经过辨析,三者的着重点、关涉的对象和表达的意思又有着细微的差别,这便体现了成语的丰富多彩和准确性。有时同义成语连用,可加强语气。积累同义成语,也是丰富词汇的一个重要途径。

成语中还有大量的反义词,如:风平浪静―风起云涌、烽火连天―国泰民安、富丽堂皇―质朴无华等。教学中注意让学生明确这类成语把事物的是非、善恶、美丑对比了出来,具有强烈的修辞效果。

成语中弘扬学习精神的如“黄卷青灯”“韦编三绝”“悬梁刺股”等。“黄卷青灯”比喻书生的攻读生活。语见宋陆游《客愁》诗:“苍颜白发入衰境,黄卷青灯空苦人。”“韦编三绝”形容读书勤奋。语出《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悬梁刺股:形容刻苦自学。语出《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又,宋李等《太平御览》卷三百六十三引《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后为当世大儒。”

总之,成语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密切,积淀深厚。语文教学中搞好成语教学对开拓视野、开发思维、增长智慧、培养语文能力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