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心父爱综合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心父爱综合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父爱在婴儿的成长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父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对孩子的影响远不止于智力,还涉及体格、情感、性格等方面。

那些与父亲接触少的孩子,在体重、身高、动作方面的―些发育速度要落后,并且普遍伴有焦虑、自尊心不强、自控能力较弱等情感方面的障碍,也就是所谓的IQ不足。当已为人父的你发现自己的孩子出现忧虑、多动、有依赖性的症状,就要注意了,你的孩子可能患上了“缺少父爱综合症”。

从受孕到孩子出世,母亲似乎一直是孩子生命中的主角。母亲理所应当的被认为是孩子主要的照顾者,而孩子也因为与母亲呆在一起的时间更长,而依恋自己的母亲。父亲似乎只充当了在产房门外徘徊的角色。正如一位著名的人类学家曾经说过:“从生物角度讲,父亲是必不可少的,但从社会角度看,父亲却被描绘成养儿育女的局外人。”

不过,这种局面的形成与传统观念中的男女社会分工有关。古今中外,男性都是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因此男人们在社会上承担的角色,决定了他们成为父亲后,参与抚育孩子的时间明显少于母亲。因此,父亲为孩子提供的角色是一种强大但又是遥不可及的形象,为妻子提供的角色是一种从道德和物质上支持家庭的角色。在这个意义上讲,父亲不是养儿育女的主要焦色,而且几乎不参与养育工作。但是,如果你认为孩子只要有母亲或者祖父母照顾就可以,就大错特错了。

父亲的鼓励让孩子学会独立

大部分准备迎接宝宝的父母,都将注意力放在胎教以及出生后的早教上面,但是有研究证明,孩子们到底喜欢语文还是数学,或者他有志于成为一名物理学家而不是历史学家,这些都与遗传和知识教育没有关系,而恰恰是与父亲的态度、行为以及对孩子的鼓励有关。

一般来说,父亲要比母亲更鼓励孩子的独立探索行为,尤其是父亲在教育自己孩子时。他会允许孩子单独玩耍,甚至可以随意去探索自己周围的广阔的未知领域。而母亲们则比较谨慎,她们往往会对孩子们的好奇探索加以严格的限制。

举个例子,也许你会常遇到这种情况――孩子不小心跌倒。作为父亲,绝不会大惊小怪的跑上去,只会是拍拍孩子或者连扶一下都不扶,让孩子自己站起来,看起来父亲好像很没有人性,但其实这种行为是在帮助孩子。可是同样的情况,母亲的反应就不一样了,大部分母亲都会马上情不自禁地跑过去扶起孩子问长问短。

父母不同的反应就会对幼儿产生不同的影响。他们在发展孩子后来独立处理问题的风格、能力意识、甚至专门技能中可能具有相当大的重要性。这些也正是父亲为成长中的幼儿所提供的重要机会。而这种影响早在婴儿期其实就已经开始了。父亲们对于婴儿进行简单的肢体接触:一个微笑、一个拥抱,就可以对婴儿的认知发展有所帮助。

父亲扮演的角色影响孩子的性别意识

父亲对于男孩女孩的区别对待,从他知道孩子的性别时就开始了。而且这种现象中国比外国更为明显。父亲们会以不同的方式跟儿子和女儿玩。而母亲们则稍有不同,她们会特别呵护自己的孩子,不论是男是女。

小时候,我们对于性别的意识没有那么强烈,幼儿园男女同厕的现象一直存在,因此孩子的世界里,自己是否应该具有阳刚之气的问题上,父亲起了更为关键的作用。美国学者马维斯・赫塞林顿曾做了一个实验,结果表明:如果父亲在孩子还是幼儿时离去,那么这类孩子有时显示过度的“男性”气势,有时则表现出诸如依赖性的“女性”行为这种情况在单亲家庭中成长的孩子身上尤其明显,特别是只由母亲带大的男孩子身上,表现的尤为明显。这是由于父亲不在使孩子失去了一个学习的榜样。

实际上,男性角色要求把自主和克制结合起来。例如:男孩必须了解在有些情况下,他应当独立自主。但是,在有些情况下,他必须学会与别人一起去工作,成为小组的一员。而这些,男孩子们总是可以从父亲身上学到。因此,父亲们在家中应小心自己的言行,因为你的行为很有可能就成为孩子效仿的对象。

父亲不像母亲那样,对于孩子的爱全部落于脸上。父亲的爱是深沉的,父亲说的话虽然不及母亲多,但是孩子常常会感到父亲的存在是一种安全。作为孩子的信赖的对象和榜样,父亲最多的言行是言传于孩子如何宽容别人,怎样与别人更好的交往。他们鼓励孩子走向集体的同时,让孩子自己学着去处理与别人之间发生的种种矛盾。另外,父亲们也常常鼓励孩子远离自己,走向外面精彩神秘的世界,孩子在父亲的带领下,就学会了宽容和探索,进取和奋斗。

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父亲先做孩子的朋友和孩子游戏伙伴

现实生活中很多父亲与孩子的地位犹如上级对下级,采用的口气也是命令式的,孩子永远是处于被教育的地位,父亲往往不顾及孩子的感受,而是一味的教育,将与孩子的交流变成领导对下属的训斥。这样做对于孩子是很不公平的。孩子们年龄虽然不大,但他们需要的是平等的交流,给他们机会让他们表达。

成为“朋友型”的父亲是成为合格父亲地首要条件,答疑解惑,与孩子一起探讨和商量很多未知的东西。其实,孩子需要的是一个从不知到知的过程,而并非是一个结果。其实在不同的年龄段,孩子们对于父亲也有不同的需求:

(1)0-3岁。他们希望父亲能买些新奇的玩具,他们也希望自己橱柜里的玩具能日日翻新,但同时也更希望父亲能陪在自己身边一起来玩这些玩具。他们需要父亲引导着一步一步的走进这奥妙无穷的玩具世界,有了父亲的参与,这些玩具对孩子才具有真正的意义,才是物有所值。

(2)3-6岁。他们开始上幼儿园,开始接触更多的同龄伙伴,孩子对于一个所谓的“集体”的观念初步形成。幼儿园有很多的小伙伴一起玩,一起游戏。然而,回到家里就只有他一个人时,孩子的孤独感就会油然而生(特别是独生子女)。这时就要父亲能够放弃一些休息时间,陪孩子参加一些亲子游戏、去外面走走、看看,就算是和弦子一起逛逛街也可以。

(3)进入小学以后。你会发现孩子又有一些变化,这时的孩子开始有些想独立,自己的想法也更多了,他们既想摆脱父亲的怀抱但同时自己的能力又有限,因此,父亲这时就要与孩子促膝长谈,共同来解决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必须要面对的一些问题。

不要以自己的模式塑造孩子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让孩子去实现父母不曾实现的梦想或者去弥补人生的缺憾都是不正确的。父亲严厉的教育让孩子缺乏他的追求目标,人格发展也不健全,到后来不但没有完成父母亲的理想,而且连他自己的理想也成为泡影。

走进孩子的世界,做有预见性的父亲

不要总对孩子说“我很忙”,其实你可以安排出很多时间去陪伴他们,如果你可以少睡一会儿,或者推掉外面的一些应酬。

利用早晚接送孩子上幼儿园的这一过程,和孩子聊一些他们喜欢的话题。问一问孩子幼儿园发生的事情以及周围的一些事情,这不仅可以增加父子间的情感还有助于孩子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思维力;在每天晚餐时全家人围在一起讨论一些话题并让孩子参与讨论;晚饭过后,父亲不要报纸一拿或电视机一开就走进自己的世界,与孩子一起看动画片。

动画片里的人物有教育意义,下棋可以锻炼孩子们的头脑。如果周末有时间,不妨去郊外来个亲子游,出门郊游则是帮助孩子学会与别人打交道的最好方式。做个好父亲,一天不难,难在坚持。当孩子还处在幼儿时期,任何的习惯需要的是你一日复一日的培养教育才能形成的。孩子需要父母亲的陪伴,如你经常带你的孩子出去玩,还经常对你的孩子说:“爸爸很喜欢你,我的宝贝”那么你的孩子定会感到自己深受父亲的重视和关注着。这将带给你孩子的是无穷无尽的爱和强大的情感支持,父爱比任何东西都有价值,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