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以类设计理论解读当代新乡土建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以类设计理论解读当代新乡土建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在简述新乡土建筑和类设计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从“形”、“神”、“形神结合”三种表达方式出发,结合类设计对中国当代优秀新乡土建筑进行解读,并以此引发对新乡土建筑创作的思考。

关键词:新乡土建筑:类设计:解读

中图分类号:TU-09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0)03-0066-03

科技进步和信息发展加快了全球化进程的速度,这一方面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兴起;另一方面,也构成了对传统文化的;中击。反映在建筑文化领域,则是建筑走上了“国际化”,这似乎也成了一种均质分布的现象。然而,传统文化不可能消逝,根植于传统文化的乡土建筑也不可能被掩埋,在全球化背景下其结果必定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新乡土建筑的产生成为必然。本文简要概括新乡土建筑的概念和类设计理论,并从类设计角度对中国当代一些优秀的新乡土建筑进行分析,对于为今后新乡土建筑创作提供可借鉴的思路具有现实意义。

1 “乡土建筑”与“新乡土建筑”

保罗-奥立弗在《世界乡土建筑百科全书》中指出“乡土建筑”的几个特征:本土的、匿名的,即“没有建筑师的建筑”、自发的、民间的、传统的、乡村的等等。陈志华先生也曾有论述:“乡土建筑(Vernacular―Architecture)是乡土环境中各种建筑的总和,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总之,“乡土建筑”是人们世世代代从实践中获得知识,并不断积累于无意识间创造的一类文明成果,它与传统生活相关,既包括物质的也包括非物质的。其实质是乡土性,以建筑、村落为载体,积淀于建筑、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之中,体现为建造生态、功能契合、地域文化浓厚等特征。吴良镛先生说过:“一切真正的建筑就其定义来说是区域的”。乡土建筑就是这样的,虽不是出自建筑师之手,但却是“真正的建筑”,是乡土文化与精湛技艺的结晶,反映着社会史、经济史以及全面的文化史。

所谓“新乡土建筑”,在当代建筑中可以看作是现代性与传统性的统一体,是指由建筑师有意识的设计,脱胎于乡土建筑与现代生活相关的新建筑,是对乡土建筑的现代阐释。它是当代现代主义提倡地域性与场所精神设计思潮的结果,更是关注时代性与地域性相结合的设计理念的彰显。

从“新乡土建筑”和“乡土建筑”的概念比较可知――“新乡土建筑”实质上继承了“乡土建筑”蕴含的“乡土性”,二者的区别仅在于与“乡土性”相联系的生活方式和对乡土性诠释的方式不同,后者与传统生活相关,是乡土性的“积累”:前者与现代生活相关,是乡土性的“再现”。而此种“再现”也绝非肤浅的模仿,或是生搬硬套,而是一种延续与创新,让人们获得情感上的共鸣。因此,发掘、尊重、传承和创新“乡土性”将是新乡土建筑永远的核心主题和基本特征。

2 类设计的概述

“类”包含相似、类推、法式等意思,在建筑上,其作为一种设计手法或思维方式,则体现为强调建筑设计对传统文化的延续与创新。20世纪80年代吴良镛先生在北京菊儿胡同改建工程中提出了“类四合院”居住模式,而后国内一些学者经过潜心研究提出了“住宅类设计模式”,并进一步推广至其它建筑类型,建立起了相对完整的类设计理论框架。类设计强调的“创新”与“传承”的有机统一与新乡土建筑所倡导的目标是基本吻合的,对新乡土建筑的创作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简而言之,类设计是指传统建筑的某些元素经过提炼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再现。其设计过程也是分层递进的,首先是进行范式的选择,即遴选典型形式,这也是类设计运用的基础。传统建筑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地形、气候、经济、人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无论单体还是聚落为适应变化往往会在基本形式的基础上衍生出许多形式。形式多且繁杂,而范式与形式不同,必须具有典型性,它是通过简化、抽象和还原繁杂的形式得来的,属于种类范畴的乡土建筑的“基本类型”(genofype)。其次是从范式中提炼要素,这也是类设计的关键。“‘要素’可以是单纯的建筑形式表征,可以是单纯的建筑文化内涵,也可以是两者兼而有之。”从传统符号到空间要素,从环境意识到场所精神都可作为要素提炼的对象,可以是有形的,也可是无形的。而所谓“提炼”概而言之就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是对所选择的范式进行解析,对其构成要素进行遴选和分析。同时“范式中的要素在类设计模式中的再现,可以是局部,也可以是全部:可以是有形的,可以是无形的,当然也可以两者兼而有之。”然后根据这些要素的潜在结构来进行变化演绎,设计出多样统一的方案,并与各方面建立内在联系,创造出既能延续历史文脉,又能适应不同环境的建筑。

3 对当代新乡土建筑的解读

类设计中对传统文化的延续与创新主要是通过形、神或是形神结合的方式来表达。实际上,许多当代优秀的新乡土建筑都充分体现出了类设计的思想:“在延续中再现建筑的地域传统,在创新中寻求建筑的个性表达”。

3.1 “形”――建筑形式的表征

刘家琨的艺术家工作室这组新乡土建筑主要体现了对四川当地乡土环境下建筑形式表征的隐喻和抽象,同时也表现出了强烈的个性,与社会的流行相抵抗。以其中的何多苓工作室为例,其原型主要来自藏族碉房(如图1),碉房建筑平面都较简洁,多为方形,也有曲尺形平面,以平屋顶为主,立面封闭,门窗洞口较小,墙体很厚,往上收分明显,由片石砌筑而成,让人感到很强的防御性,就个体而言,简洁的外形以及突出的防御性应该是藏族碉房的最大特点。何多苓工作室则是藏族碉房很多要素抽象转换的提升,这些要素包括形体、形式片断、色彩等。其基本形体是一个方体,我们可以将其看为是范式选择应用后的结果,建筑采用砖混白色抹灰,没有大面积的开窗,而是在高处开孔,或是将原有要素转换为长条形窗放在相对靠里的位置以增加采光,封闭的立面,厚实的墙体,突出了围合的主题,让人感到的防卫性也正好符合在其中工作的艺术家的心理需要。同时将天井揉人建筑内部,然而,在此,这个元素的应用并非是为了传统意义上的采光,而是为了强调一个精神场所。这一切便是基于传统藏族碉房语汇更新后的建筑形态(如图2)。

3.2 “神”――文化内涵的传承

细细品味万科第五园毫无疑问是现代的,但在现代的大背景下透着传统的气息,处处散发着传统民居让人意味无穷的神韵,体现出清空淡远的意境(如图3)。其质朴、神秘的气息得益于徽州民居(如图4),而空间布局的原型则是粤中乡土民居。粤中乡土建筑聚落空间以“梳式”布局为典型,即村子平面布局为网格状,以一个巷子为中轴,民宅在巷子两侧,院院相套,并以“高墙冷巷”作为建筑院落的组合要素。第五园则是对所选范式的空间形态及构成要素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去粗取精、去

伪存真,将它们运用得相得益彰,立足于传统空间形态而又不囿于成见。整体规划由两个“村落”组成,中间由绿化景观相隔,每个“村落”都由院落构成,其内部又以汲取“冷巷”特点的深幽街巷为构成要素,宜人的尺度形成了亲切感十足的邻里空间(如图5)。同时将原本单纯的院落形式抽象转化为多种形式:开敞的院落、有顶的院落、下沉的院落、有水的院落、对称的院落、组合的院落,这不仅是中国传统民居中“内向”型空间的再现,更让其所具有的空间属性得到了升华,体现着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文化和谐,这也是传统空间所无法达到的。第五园追求对中国乡土建筑“神韵”的把握,使其文化内涵得以延续,着实让人产生一种回归和认同感,甚至可以不由得感叹这种新乡土建筑是具有中国气质的。

3.3 形神结合

武夷山庄是中国新乡土建筑中的经典,是对闽北乡土民居的延续与创新(如图6、7)。闽北民居在受徽派建筑影响的同时也有自己的特点:纵向组合的建筑空间,主次分明的屋顶组合,轮廓自由的风火山墙,精致优美的建筑装饰等。让人感受到简洁朴实的建筑风格,层层引深的空间布局,质朴大方的建筑造型,清新淡雅的建筑色彩,丰富多变的细部处理。武夷山庄的精到之处也就在于其以形神结合的方式再现闽北乡土民居,建筑群体布局依山就势,错层组合,随着山势的高低变化错落有致,相互间又有着或显或隐的内在联系,或曲或直外在表征,最大限度地将自然景观引入建筑群体之中。错落的屋顶,伸展的飞檐,白色的墙面等要素的运用源于传统又超越传统,这些都可以看成是形的表征,而“神韵”的体现则是对环境尽心营造的结果,这是情感智慧的结晶,武夷山庄在对原型要素抽象简化的基础上,采用庭院的组合的方式,并引入富有意境的园林,营造出诗意的空间,使其成为传统与现代的统一体。以其水帘餐厅来看,水面从餐厅顶部直流而下形成瀑布,建筑、山、水、人共同处在这样一个情景之中,相映成趣,构成一幅山水画卷。细部装饰上则就地取材利用竹、麻、绳作为装饰材料,体现民俗。

古朴典雅的山庄在与优美的武夷山水交融中,展现着民居谦逊、自由、内敛的文化韵味,杨子伸、赖聚奎教授对武夷山庄设计的总结中有两点就是:高低错落、山村特色、叠瓦穿檐、民居传统:奥曲敞透、相得益彰、形神兼备、情景交融。这也如同诗书大家林楷先生称道:“秀而野,巧而拙;精微而寓宏放,古趣而饶新姿;瞻其外,错落若雪鹭霜鸿:人其内,朗净如澄潭秋月”。

4 结语

类设计的本质在于立足传统并不断创新,以其解读新乡土建筑有益于从中探寻有效方法为今后新乡土建筑创作提供更加多样化的选择,解读只是一个开始,更难的是类设计方法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这需要我们反复地认识、思考,不断追求相互和谐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