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李宁,鹰之“涅”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李宁,鹰之“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这是一个关于鹰的故事。

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之一,它的年龄可达70岁。

但是,它的成长必须经过一次痛苦的涅:中年的鹰,喙变得又长又弯;爪子开始老化,让捕猎变得异常艰辛;羽毛长得又浓又厚,使得飞翔十分吃力;曾经的优势变成致命的拖累!

此时它只有两种选择:一、等死;二、痛苦的更新过程――涅。它必须很努力地飞到山顶,用喙击打岩石,直到其完全脱落,然后静静地等待新的喙长出来。用新长出的喙把爪子上老化的趾甲一根一根拔掉,当新的趾甲长出来后,鹰便用新的趾甲把身上的羽毛一片一片拔掉。每一次都是鲜血淋漓。

“每一次超越都是突破一个难以想象的极限,每一次新生都要经历一段不为人知的黑暗,涅过后就是新我。”把这段广告语用在时下的李宁身上可能是再合适不过了。在各大运动品牌纷纷披露年报之后,李宁在2012年的巨额亏损引发行业的极大关注。李宁到底怎么了?

“时势造英雄”

回顾中国运动用品业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存在两大增长机遇期。第一阶段是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改革开放历经十个年头之后,手有余钱的中国消费者开始走出家门,跨区域旅游成为非常主流的休闲方式,与此同时,穿西装种田已经让位于牛仔裤配旅游鞋。在那个阶段,以李宁、康威、格威特为代表的本土品牌纷纷崛起,而一代“体操王子”的影响力、领先的品牌理念、超前的策略思维以及富有经验的营销管理团队,帮助李宁公司独占鳌头,将其他竞争者甩在身后。第二阶段是21世纪头十年,随着人均GDP的不断增长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多样化的休闲生活方式以及运动热潮的兴起,在资本力量的推动下,本土品牌迎来空前的大发展时期,继李宁之后,安踏、特步、361。、匹克、鸿星尔克、中国动向等企业成功登陆境外资本市场,成为公众公司。其中,李宁的营业收入在短短8年时间里从不到10亿元一度逼近百亿大关。

李宁品牌的快速崛起,主要是抓住了两个黄金机会:一是抓住香港投资者对内需概念股的热情,成为最早登陆香港的本土运动品牌,乘资本的东风而起。二是利用国际品牌的本土化策略未成熟,二、三线本土品牌实力不足的市场空隙,深耕肥美的主力市场――二、三线城市而获利丰厚。

美好时光已然远去

面对国际品牌与本土竞争对手的双重夹击,以及李宁品牌老化、个性定位不清晰等问题,李宁发起声势浩大的重塑品牌运动,试图突围。然而,收效似乎并不理想,存货高企、市场萎缩、业绩下滑、股价下跌、高管频频离职等一系列负面消息扑面而来,前虎后狼的“李宁”怎样才能脱困?

脱胎换骨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李宁在寻求突围并实现第二次飞跃的途中,面对的高压、躁动、犹疑、对峙交织的阵痛,如同那只鹰一样,让所有业内人士为之揪心。

但是,并不是每一次蜕变后就一定会涅重生。从家族企业向现代企业的演变,从本土品牌向国际化品牌的努力,李宁在两方面都给了中国企业积极的示范意义。李宁当下的困局也是整个中国运动服装品牌行业的缩影。一年多来,李宁的品牌重塑运动成效并不显著,反而拖了后腿。

有人说,李宁的问题是行业的问题,是中国民企的原病。目前欣欣向荣的行业和企业,如果不筑起强大的堤坝,将来潮退后也只能尴尬地裸泳。现在的李宁,也不得不这么去坚持。变革是中国体育用品行业发展至瓶颈期之大势所趋。

对李宁而言,这是暂时的挫败,还是不可逾越的“天花板”?时间会说明一切。而现在最关键的,是李宁的自我变革是否能够彻底?借助重塑和转型,能否在越来越同质化的产品竞争中脱颖而出?

向上,是国际大牌的打压;向下,是成长品牌的步步紧逼。这时候的李宁该如何突围,实现涅重生呢?

品牌重塑

做国际化的专业运动品牌一直是李宁管理层的心愿,他们也意识到品牌重塑的紧迫性,因而2011年6月底,李宁公司启动了换标、换口号等一系列品牌重塑计划,旨在去李宁化、提出90化、国际化、涨价、变酷。

李宁采取的品牌重塑的意图很明显,即大幅度提升品牌价值,跻身国际品牌行列,并利用“90后”新知新觉的消费特征来直接获取品牌心智占位,从而避免和安踏等其他本土品牌实现价格的恶性竞争,完成自身品牌的华丽转身。

在这种竞争态势下,强行将品牌定位向主要竞争对手靠拢看起来似乎符合竞争需要,问题的关键在于这是李宁公司由内而外一厢情愿的改革,仅仅是LOGO的改变,并将目标人群重新定位于“90后”消费者,消费者未必就会将李宁认可为国际一线品牌。

从中国品牌替代国际品牌的路径来看,这种替代一般是依靠产品升级与市场不断扩张来实现的,而支持这种替代的一般是技术的升级或核心能力的提升,而不是迫于竞争压力而单纯改变品牌定位。

品牌重塑是个系统工程。多数人对李宁产品的印象还是国货、价格虚高、款式老土。对中国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一代来说,如果买得起外国品牌的产品,大多数人并不愿意花差不多的价钱去购买国内品牌。这种心态恐怕才是李宁品牌重塑的困局中最现实的问题。

从李宁公司内部来看,导致李宁今天地步的还源于李宁患上“管理机构臃肿、效率缓慢”的大公司病。

这样的大公司病,导致这一场本应是深思熟虑、步步为营的品牌重塑运动,在一年内就引发高层人事动荡,公司人心不稳,渠道订单下滑。

李宁的一内部员工称公司病了,并将病根断为“缺乏清晰的价值判断标准”,模糊的标准既出现在产品开发上,也出现在人事任免上。这些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其在品牌重塑中亟待解决的内部问题。

结语

有这样一个著名的论调,如果可口可乐的工厂一夜之间被火焚烧,它还会站立起来,因为它的粉丝需要它。这就是品牌的价值所在。对于李宁来说,这个品牌还存活于消费者内心,人们对它的种种责备某种程度上说是因为有所期待。

在原材料价格上涨、店租和人工成本上升以及“入侵者”的挤压之下,一场本土运动品牌的转型大战迟早会打响。行业转型的主要目标是要提升品牌议价能力和附加值。

不难看出,李宁的案例并不是个例。正在经历行业“阵痛”的企业也远非李宁一家。在企业发展中,重视品牌塑造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在产品定位正确的基础上去赋予品牌以生命力,我们看到李宁的自我救赎正大刀阔斧地展开,从成人运动服饰转移到童装的领域。且不论他此次的品牌定位是否正确,因为这些需要时间去证明,单单思考这种勇于求新求变的行为,也是值得我们好好探究一番的。

李宁的勇气,值得同行们尊敬和学习,我们也期待他“壮士断腕”后的凯旋与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