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吃水果失当 会引发多种疾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水果吃多了一样会发胖
人们认为,要想身体好,一天至少要吃五份水果和蔬菜。
但是,这个摄入量针对的是体重正常的人群。对于那些身体肥胖、体重超重或者胆固醇过高、患有糖尿病的人来说,吃太多水果就会遇到麻烦。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有着健康的生活方式,体重却一直在增加的原因。
英国伦敦帝国学院代谢药物顾问卡莱尔·勒·鲁克斯说:“那些因水果吃得过多导致体重超标者,其实都是些比较注重保持体重的人。我看见过一些人根本无法理解自己为何会超重,他们的饮食很健康。检查结果表明,正是‘健康’的饮食方式导致了他们体重增加。他们吃了太多的水果或者喝了太多的果奶,他们几分钟之内就能摄入300卡路里的热量。”
这并不是他们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而是水果里含有大量的果糖。这种物质不会让你感到饱。
英国饮食协会营养师乌尔苏拉·阿伦斯说,人在吃糖时,身体会释放出胰岛素,告诉人的大脑已经吃得足够了。
她说:“胰岛素水平高会抑制食欲,但果糖不会扣动胰岛素的‘扳机’,所以大脑不会得到‘已经饱了’的信息。”
这就能解释,为什么有些人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啃掉一片又一片甜瓜,或者吃掉那么多的葡萄。
喝橙汁后30分钟别刷牙
水果吃多了对牙齿也不好。咀嚼水果会在口中释放糖分,牙齿会受到伤害。果汁或果奶的问题更严重,果汁和果奶是水果压榨做成的,会在口中释放更多的糖分。
遇到酸性的柑橘类水果,牙齿就显得特别脆弱,柑橘类水果能软化牙釉质。虽然30分钟后牙釉质就会坚硬如初,但如果你在喝了橙汁之后立刻刷牙,你就会把一些牙釉质刷掉了,牙齿腐蚀的危险性将大大提高。
除此之外,葡萄干之类的干果对牙齿的伤害也很大,它不仅含糖量高,还非常有黏性。
牙科医生安加利·夏曦说:“小块干果可以粘在牙上很长时间,这会导致龋齿。”夏曦注意到,随着人们更加注重健康,更强调吃水果,龋齿的发病率急速上升。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科学家们最近对4500名没有高血压病史的人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发现,那些每天摄入果糖74克以上者患高血压的风险增大了87%。74克果糖相当于10个苹果或30个橘子中果糖的含量,看上去人一天吃不了那么多水果,但实际上,只要你喝下三大杯果奶,就基本上达到这个量了。
值得注意的是,香蕉、草莓以及其他一些水果成熟之后果糖的含量会更高,因为部分淀粉会在成熟后转化为糖分。
果糖还会提高血液中甘油三酯的含量,诱发心脏病。卡莱尔·勒·鲁克斯说:“我们告诉病人水果会导致胆固醇过高,会增加甘油三酯含量,糖尿病人也要小心,因为果糖会导致血糖水平过高。”
吃多少水果合适难有标准
那么,吃多少水果为好呢?与盐和饱和脂肪不同,对于果糖的摄入量并没有统一的标准,而且近期也不可能有统一的标准。
正如乌尔苏拉·阿伦斯指出的那样:“如果向公众吃苹果对健康不利的消息,很多营养学家会立即暴跳如雷。”
健康吃法还靠自我控制
真正健康的食用水果方法是,合理搭配每天的5份水果和蔬菜。
卡莱尔·勒·鲁克斯说:“肥胖者和心脏病患者每天应该吃1份水果4份蔬菜。这样他仍然摄入了大量的抗氧化剂,但是摄入的果糖和热量都大大减少了。”
然而,大多数人认为水果仍然是健康饮食的关键组成部分。
营养学家格莱斯尼·琼斯认为:“一切都在自我控制。正如你决定不能吃一整包饼干一样,吃水果时也应该控制食量。”
她坚持在吃正餐时吃一个香蕉、喝一杯苹果汁,上午10时左右吃一个橘子,午后吃一个苹果。如果晚上特别想吃巧克力,有时就会用葡萄干代替。当然,葡萄干也不能甩开腮帮子拼命吃。
链接
常吃莲藕等可促进排毒
【地 瓜】所含的纤维质松软易消化,可促进肠胃蠕动,有助排便最好的吃法是烤地瓜。【绿 豆】具清热解毒、除湿利尿、消暑解渴的功效,多喝绿豆汤有利于排毒、消肿。【燕 麦】能滑肠通便,促使粪便体积变大、水分增加,配合纤维促进肠胃蠕动,发挥通便排毒的作用。【薏 仁】可促进体内血液循环、水分代谢,发挥利尿消肿的效果,有助于改善水肿型肥胖。【小 米】不含麸质,不会刺激肠道壁,是属于比较温和的纤维质,容易被消化,也有助于美白。【糙 米】就是全米,保留米糠,有丰富的纤维,具吸水、吸脂作用及相当的饱足感,能整肠利便。【红 豆】可增加肠胃蠕动,减少便秘,促进排尿。【胡萝卜】对改善便秘很有帮助,也富含β-胡萝卜素,能清热解毒,润肠通便。【山 药】可整顿消化系统,减少皮下脂肪沈积,避免肥胖,且增加免疫功能。【牛 蒡】可促进血液循环、新陈代谢,并有调整肠道功能的效果。【芦 笋】含多种营养素,所含的天门冬素与钾有利尿作用,能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有利排毒。【莲 藕】的利尿作用,能促进体内废物快速排出藉此净化血液。【萝 卜】有很好的利尿效果,所含的纤维素也可促进排便,利于减肥【山茼蒿】含丰富维生素A,可维护肝脏,有助体内毒素排出。【地瓜叶】纤维质地柔细、不苦涩,容易有饱足感,又能促进胃肠蠕动、预防便秘。(来源:中国科普博览网www.省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