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白芍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白芍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从精选种芽、选地整地、适期栽种、中耕除草、适期追肥、培土亮根、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等方面介绍了白芍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指导广大药农科学种植、提高品质和效益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白芍;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67.23+90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5-0120-01

原植物芍药,为毛莨科植物,别名抗芍、亳芍、川芍。白芍栽后4年采集地下茎入药,具有养血、敛阴、柔肝、镇茎、绶中止痛功能。主治肝阴不足的头晕、头痛、耳鸣、烦燥、胸肋、疼痛、阴虚血热失血、盗汗、月经不调、行胫腹痛以及高血压等。亳州市谯城区沿涡河两岸土壤质地是以砂壤土和轻壤土为主,适宜白芍生长。谯城区白芍面积达1.00万~1.33万hm2,每年都有一部分收获和移栽。为了提高白芍的质量和效益,在栽培管理上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 精选种芽

白芍以芽头繁殖为主,秋季白芍植株枯萎以后,成年白芍机壳挖出,此时可将芽头下面的粗根全部切下加工入药,留下的红色芍头作繁殖材料。然后视芍头大小切开分块,注意每块必须带有2~3个粗壮芽头,以保证栽后翌年苗齐苗壮,切芽时注意保持2 cm左右的厚度,过薄则养分不足,生长不良,过厚则“大疙瘩头”主根不壮,多分叉。种芽最好随切随栽,出售或外运的种芽注意妥善贮藏,防止水分散发,种芽贮藏选择地势较高的平地,挖一宽70 cm、深20 cm左右的坑,长度视种芽多少而定。先铺1层6 cm厚的细土,然后将芽头并排向上排1层芍芽,再覆1层8 cm厚的细土,以芽尖微露为宜。层积期间,注意经常检查,始终保持一定的湿度,过干缩微,过湿则霉烂。

2 选地整地

白芍行长年限效长,根系发达,喜肥喜生地下害虫,要施底肥和低害农药。白芍栽培应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沙质土壤或沙、两合土为最好。施农家肥45~60 t/hm2+复合肥750~1 500 kg/hm2,这样的土壤有利于白芍须根的生长发育,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和效益。拟栽白芍的田地腾茬以后,宜深耕深松30 cm以上,施足底肥,整平耙细。

3 适期栽种

白芍适宜期栽种时间为8月上旬至9月下旬,在此期间栽种的种芽由于气温适宜,根依靠自身的营养生长新根,吸收养分,为翌年生长发育打下基础,10月以后栽培的白芍,种芽新根已长,旺劲已过,随着气温的下降,种后生根慢,影响翌年的生长和以后的产量。因此,农民对适期栽培的白芍有“一年顶二年”之说。

种芽向大田移栽时,注意将按大小分级,分别下种,有利于出苗整齐,管理方便。栽种白芍时可按株行距40 cm×60 cm进行,栽植芍芽3.75万~4.50万株/hm2较为适宜。平地栽培时可按行距拉上直线,先按株距摆放种芽,用手把种芽平放向上,以细土覆盖成镆头状小堆,后用土犁翻畦沟土,培成土垄成畦,既便于旱时灌溉,又能防寒越冬,另一种方法是先将整平土地用土犁或机械扶成垄子,然后在垄上挖穴栽种,一般穴深5~7 cm,芽头入土深3~5 cm,再覆上湿润的细土,仍整成畦垄[1]。

4 中耕除草

白芍生育周期一般为3~4年,田间管理是增产增收的关键措施。白芍栽后翌年春季,便有紫红色嫩芽破土萌发,同时田间杂草也陆续滋生,如拉拉秧、蒿、荠荠菜、野豆豌豆、猫儿眼等,此时结合中耕除草适时中耕,但中耕宜浅,不要伤根碰芽。大面积芍田人工除草来不及时,也可以用化除的方法进行,化学除草的优点是高效、及时、省力,但必须注意针对性地选准药剂,对阔类叶杂草,可用75%巨星15.0~22.5 g/hm2或20%使隆达600 mL/hm2对水600 kg喷雾;防治猪殃殃、野燕麦等杂草,可用22.5%伴地农乳油1 500 mL/hm2+36%禾草灵乳油2 550 mL/hm2按稀释倍数稀释茎叶喷雾[2]。总之,白芍的整个生长周期要见草求除,除草务尽,切忌草荒。

5 适期追肥

芍药喜欢肥沃的土壤,除施足基肥外,栽后1~2年要结合田间套种进行追肥,第3年白芍进入旺盛生长期,肥水的需要量相对增加。追肥次数、数量、配方都要统盘考虑,一般每年不少于3次:第1次3月齐苗后,施畜土杂肥90~120 t/hm2、加过磷酸钙750 kg/hm2、饼肥375 kg/hm2;第2次8月结合浇水施尿素300 kg/hm2;第3次在11—12月重施1次肥,施过磷酸钙750 kg/hm2、饼肥375 kg/hm2、复合肥300 kg/hm2,施肥方法采用穴施,深埋芍头周围[3];第4年只在开沟春季追肥1次即可,追施高磷复合肥900~1 500 kg/hm2。

6 培土亮根

10月底至11月初,白芍茎叶全部枯死,此时可用镰刀割去植株,采用畜拉犁翻垄或机械扶垄方法为白芍根际培植16 cm厚的土层,以保护白芍芽安全越冬。春季3月下旬,把白芍根部的土扒开,使根部露出1/2,晾晒5 d左右,可使须根萎缩,使养分集中于主根生长,俗称“亮根”,亮根后结合施肥,防治地下害虫,再覆土壅根[4]。

7 病虫害防治

白芍常见的病害有霉病、叶斑病、软腐病等,其主要病状及防治方法:白芍的灰霉病症状是顺叶、茎、花部出现一系列病变,先从下面叶尖开始,出现圆形淡褐色病斑,上有不规则花纹,茎上病斑梭形,褐紫色,后期出现灰色霉状物然后茎部变褪色腐烂,花发病后花瓣变褪腐烂。在防治上,合理密植,株间要通风透。增施磷钾肥,微肥及重生物调节剂,增加植物的抗体。选无病种根,栽种前用35%代森锰锌300倍液浸泡芍头和种根10~15 min后再下种;发病初期喷50%多菌灵800~1 000倍液,40%乙磷铝250倍液,每隔7~10 d喷1次,交替连喷3~4次。叶斑病主要危害白芍的叶,初为褐色圆斑,后扩展具同心轮纹状。在湿度密度过大时,病斑背面产生黑绿色霉状物,直到叶片片枯死。在防治上,增施磷钾肥料,叶片喷施0.3%~0.5%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800~1 000倍液,或50%播种期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软腐病主要危害芽头,病原菌从种芽切口处侵入,发病初期切口处出现水状褐色病斑,后变为黑褐色,使根部变软,手捏可流出乳状浆水。病部常有灰白色的绒毛,后顶端生出小黑点,最后干缩僵化。在防治上,贮藏芍药种芽沙土,最好用50%多菌灵800~1 000倍液消毒处理,并贮在通风干燥处。此外,芍药尚有锈病、根腐病、芍药炭疽病、轮斑病、疫病等多种病害危害芍药。

主要地下害虫是蛴螬、成虫金龟子(苍虫),主要活动20 cm以上的土层,被危害率高。平均危害达81.5%,受害部分集中,蛴螬具有上下移动危害习性。一般幼虫出现在7月,2龄幼虫8—9月最多,因此7月为防除幼龄的关键时期。在防治上,整地施用辛硫磷颗粒剂作土壤消毒处理,或用50%辛硫磷乳油3 750 mL/hm2加湿润的细土150~225 kg拌匀,撒到地面入土,田间施药,用50%辛硫磷乳油3 750 mL/hm2,对水穴浇,用水量约7 500 kg。成虫于傍晚用灯光诱杀。幼虫期毒饵毒杀,即用90%敌百虫或50%辛硫磷加炒香的麸皮或菜籽饼埋施芍根周围,吸引幼虫进食毒杀。白芍的其他地害虫有土蚕(小地老虎)、蚂蚁等,可用敌百虫1 000~1 500倍液喷施防治。

8 采收与加工

白芍一般在栽后4年收获,适期采收时间在8月上旬至9月中旬,此时芍根粉足质好,晒干比例高,成色好。10月芍根退粉,产品数量和质量降低。采收白芍宜选天晴地干,挖取全根,抖去泥土,留芍芽作种,切下芍根,加工成药。

将芍根分成大、中、小三级,分别放入沸水中大火煮沸5~15 min,并不时上下翻动,待芍根表皮发白,有气时,折断芍根能掐动切面已透心时,迅速捞出放入冷水内浸泡20 min,然后手工用竹签、刀片等刮去褐色的表皮,放在日光下晒制。

9 参考文献

[1] 李洪军.观赏兼药用白芍栽培技术[J].农家科技,2008(7):21.

[2] 丁雪梅.白芍的特性及栽培技术[J].新疆农业科技,2008(2):35.

[3] 孙力娟.中草药白芍栽培技术[J].北京农业,2007(11):15-16.

[4] 陈素娟.白芍栽培技术[J].农村科技,2007(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