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股指期货一周年 成熟理智超想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股指期货一周年 成熟理智超想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1年4月16日,是股指期货推出一周年的日子。在这不算长的一年时间里,股指期货呈现出不同常规的特点。

推出即显成熟理智

股指期货甫一诞生,就显出异常的成熟和理智。首先,2010年4月16日,股指期货终于破茧而出。就在投资者普遍预期这一金融衍生品会遭到非理性炒作时,股指期货却异常冷静,首日4张合约价格正常,成交虽活跃但不火爆,属于比较健康和理性的状况。从投资者首日的操作思路看,多空双方还是以短线频繁操作为主,这与当时股市现货行情相吻合,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股指期货投资者的谨慎和理性。

不过,尽管投资者和市场均十分理智,但股指期货的成交量仍超乎想象,首日成交量甚至超过美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市场推出股指期货首日的交易量。而4月20日,股指期货推出刚刚3天,市场却上演了首次多空搏杀,当日4个合约共成交1476.2亿元,主力合约IF1004成交量达1363亿元,均超过A股沪市当日1272.3亿元的成交额。此后,股指期货的成交量一直远大于现货市场,最高时可达三四倍之巨。

无疑,股指期货交易活跃的程度超出大多数专家的预期。仅一个期指主力合约的成交额就超过了主板市场,这在国际上还是很罕见的。

其次,到目前为止,股指期货还没有出现投资者被强行平仓的情况。众所周知,股指期货的投资是保证金制,具有5倍多的杠杆效应,投资者一旦操作失误,很容易就爆仓,并且爆仓现象在境外股指期货市场并不鲜见。这一方面与管理层提高入市门槛、强化风险教育有关;另一方面与投资者多参与过商品期货市场,久经沙场,风险意识强烈和风险控制能力较强有关。

第三,套利空间基本消失。沪深300股指期货上市首日,5月、6月、9月和12月合约的走势与沪深300现货走势明显背离,期货相对于现货均有明显溢价,出现做空期货、做多现货的无风险期现套利机会,盘中期现套利年化利润率最高接近20%左右;同时,4个合约之间的绝对点位也相距较大,存在跨期套利机会。但仅仅几天时间,套利空间就基本消失。而在境外成熟市场,期现两者在大多数情况下无套利空间,但在股指期货推出初期,常常因期指波动过大,出现较多的期现套利时间节点,以后则会随着多空力量不断角逐而稍纵即逝。但沪深300股指期货推出后的初期就表现得相对理性,期指上市初期应当出现的套利机会,却在交易首周就基本消失。此后,套利机会只是偶尔出现,持续时间往往只有几分钟,甚至几秒钟。

投机气氛明显降温

股指期货推出之初,前20名的主力席位中近70%为非券商背景的期货公司。一年过去了,券商背景的期货公司凭借券商的客户资源、研究资源大力发展客户。目前,前20名主力席位中,超过半数以上已被券商背景的期货公司占据,如国泰君安期货、长城伟业期货、广发期货、银河期货等经常出现在成交量排行榜上。

去年4月16日,开通股指期货的账户仅有9137个,其中8944个为个人投资者,193个为一般法人。这些投资者中的90%左右是商品期货市场的投资者。参与商品期货的投资者多数为投机客,他们在股票市场上没有筹码,直接进行合约的炒作。当时,券商、公募基金和阳光私募等机构客户尚不具备股指期货的开户资格。

目前股指期货开户数已增加到6.2万多个,其中机构约1000家。在日均2000亿元左右的成交额中,散户占60%~70%,机构数量虽少但交易规模不断扩大。机构投资者主要包括公私募基金、特殊法人(券商自营)和即将开闸的QFII等,他们往往与散户形成对手盘。制度规定特殊法人仅能进行套保操作,且基本为卖出套保,公募基金和QFII也只能从事套期保值。一系列数据表明,经过近一年的发展,套利、套保等中长线投资者的进场,使得投机气氛降温。

从成交持仓比数据来看,股指期货推出之初曾高达26倍。之后逐级下降,2011年1月、2月的月均成交持仓比已分别降至6.39和5.63。截至4月13日收盘,IF1104合约的月均成交持仓比约为5.2左右。但与海外市场比较,沪深300期指成交持仓比值仍然偏高,显示机构投资者介入的深度仍然不够。

净空持仓占据多数

去年4月16日,首批上市的4合约挂牌价为3399点,今年4月13日,主力合约IF1104收盘于3374.8点,相差24.2点,跌幅仅为0.7%,这与现货市场上的沪深300一年来跌幅相差无几。这也意味着,若从上市之初持有一手空单并移仓至今,赚了7260元。

而从两者的K线来看,市场跌宕起伏态势非常明显。去年4~6月是单边下跌行情,7月止跌回升,8~9月盘整震荡,10月快速上扬,11月快速下跌,此后4个月在2935点~3382点区间内来回震荡。

不过,总体来说,过去一年里主力席位持仓绝大部分时间呈现净空,仅有7月上旬和9月中旬持有净多单。2010年10月前,前5名席位净空持仓一直在4000手以内范围内波动,均值为1433手;前20名净空持仓波动上限一直未超过3300手,均值为934手。2010年10月以后净空持仓整体水平上升,前5名席位净空持仓日均值上升至7064手,最高值为11297手;前20名席位净空持仓日均值上升至4156手,最高值为6659手。

此外,对数据跟踪分析之后发现,净空持仓是否处于峰值可以作为期指变盘的辅助判断指标。当净空持仓达到阶段性高点之后,期指走势可能面临变盘。如果净空持仓持续增加,而同期股指下行,并处于低位,则空头力量消耗殆尽,股指向上反弹概率较大;如果同期股指处于高位,则股指掉头下跌的概率较大。例如2010年6月28日前后,净空持仓达到阶段性高点,此后股指自底部反弹。

三大预言无一应验

股指期货的面世,是中国资本市场划时代的变革,因此在其亮相之前,市场有诸多猜测,但一年过去了,所谓的“三大预言”均未应验。

预言一:到期日“魔咒”。由于在境外市场存在多种衍生产品同时到期的“三巫聚首日”效应,如在新加坡上市的新华50股指期货在到期日经常会引发A股的暴跌,因此,股指期货上市后交割日会否异常波动也成为投资者的担忧之一。不过,这在股指期货市场上并没有发生。由于中金所将交割日现货指数最后两个小时的算术平均价作为结算价,要想通过操纵最后两小时的现货指数价格的形式来获取到期日“效益”几乎不可能。加上机构参与套期保值的力度较小,因此主力合约往往在交割日到来前一个星期就提前移仓,因此在10多个交割日,到期日“魔咒”均未显灵。

预言二:流动性的“烦恼”。在股指期货上市之前,由于交易所设置了50万元开户门槛,又对个人投资者持仓数量作出限制,因此投资者担心,由于初期期指开户数不是很多,股指期货上市后会出现流动性不足的问题。事实上,市场成交远远超出预期。

预言三:蓝筹股“情结”。由于股指期货以沪深300指数为现货指数,在推出之前,市场上有一种预测,即对于现货的需求会催生市场对大盘权重股的需求,从而引爆大盘蓝筹股行情。遗憾的是,大盘蓝筹股多数时间并无大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