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构建企业的诚信文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构建企业的诚信文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本文系辽宁省教育厅重大软科学计划《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零售商业的影响与对策研究》系列研究成果之一,计划编号为202144514。

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认为,要建立一个充满理性、有秩序的社会,首先要有精神的秩序,然后才有政治与法律的秩序。而精神秩序的形成有赖于商业伦理道德和社会诚信形象的完善。

所谓诚信,就是为人要诚实守信用。在封建社会,诚信被儒家视为“进德修业之本”、“立人之道”、“立政之本”。孔子曾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民无信不立”。荀子则进一步将其推广到选贤治国的原则,并发展为一种社会伦理道德准则。总之,诚信是我国几千年来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是传统道德中的精华。

诚信是一切社会的永恒美德。今天,诚信依然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商准则,诚信精神已融入了我国商业法规和商业职业道德之中。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障法》第四条明确规定:“经营者与消费者交易应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国家内贸局将“诚信、公平、情义、服务”作为商业职业道德标准。目前,我国许多企业都在实践中认真贯彻这一标准。如北京长安商场构建的“诚信工程”,倡导“铸诚信魂,兴诚信风,务诚信实,育诚信人”的经营理念;贵友大厦弘扬“以德经商”;金伦大厦推崇“以信为魂”等等,无不体现出坚持诚信为民服务的经营理念。笔者认为,现阶段商业诚信的内涵可分解为以下内容:

“诚”的内涵包括:诚心。即企业应具有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的一片诚心,把顾客当作自己的衣食父母,一切为顾客着想,一切为顾客满意,你送顾客一片诚,顾客还你十分情。诚心与诚心的互动可促进社会诚信的良性循环。诚实。即企业必须真诚老实,把经营企业视为佛行。日本大思想家铃木正三指出“任何职业皆为佛行,人人各守其业即可成佛,而佛行之外并无成佛之道,必信其所事之业皆于世界有所益。”“守正直之后而事买卖之业,如火之烘物使其干燥,如水之流动自上而下,天恩必成其业,万事必遂其愿。”就是说,商业本身不是目的,关键在于是否把它作为佛教之行善来尽业。诚恳。即企业应坦诚待客,直率待人;发自内心地为顾客着想,有同情心和帮助人的热情;不虚伪,不敷衍。“信”的内涵包括:信用。即企业必须言而有信,履行承诺,说到做到,言行一致,发现错误,及时纠正,这也是顾客对企业的最低要求。为此,企业必须摒弃那种肆意夸张,诺而不现,说的一套,做的一套的不正当行为。信誉。企业信用积累与升华形成的信誉是企业宝贵的无形资产,是一种最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信守。即企业应依法经商,信守合同。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经济法规是调整企业经营活动的行为准绳,企业必须遵守国家法律,严格按经济合同办事。

讲诚信本是企业份内的事,但目前我国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失信现象令人堪忧,假冒伪劣、坑蒙欺诈、违约毁约、偷税漏税、逃废债务等失信行为,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破坏了改革开放形象,“信用危机”已成为当今文明社会和市场经济中的一大公害,已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诚实守信是企业立业之道、兴业之本。塑造商业诚信形象,企业作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应摆脱信用失范或缺损链条的羁绊,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在身份确认、遵纪守法、产品质量、借贷守约、经营业绩等方面,加强自律,全面树立诚信形象。

由于企业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处于中心地位,他的职务行为对企业的经营结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002年第九届中国企业家成长与发展调查结果表明,96%以上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企业家的品格对企业信用的影响最大。而企业家品格形成的首要因素是其个人修养。广大企业家应注重道德修炼,秉持正确的价值观和经营观,坚信“信誉比金子贵”;充分认识自己肩负的社会重任,身体力行,做建设企业诚信文化、塑造商业诚信形象的带头人。

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都是依靠全体员工共同努力实现的。企业员工素质的高低决定企业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企业信誉的好坏。因此,塑造商业诚信形象,必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企业不但要持续提升广大职工诚实守信的道德素质,还要鼓励广大员工勤奋学习科学知识、精通专业技能,保证企业以优质的产品和卓越的服务取信于民,把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方针落到实处。当前,还要重视学习并掌握运用国际经济规则,以适应加入WTO后的国际竞争环境,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塑造商业诚信形象,必须引导企业确立先进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企业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决定企业的经营行为方式,先进的价值观与经营理念本身构成企业诚信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塑造企业诚信形象的前提条件。企业要秉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可持续发展和依法经营的思想,遵循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原则,加强信用制度建设,自觉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总之,企业要以良好信誉为目标,以遵章守法为前提,以消费者为中心,使诚实守信渗透到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深入到企业文化的核心。

任何事物都具具两重性,塑造企业诚信形象仅靠企业自律是远远不够的,社会对企业的他律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有必要由政府、企业和自然人共同构架,形成一个诚信链条,使自律与他律互相结合、互为作用。

社会对企业诚信的他律,必须提高企业和社会的信用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氛围。应强化企业经营者的商业道德素养,在企业和全社会树立讲诚信的公德意识,形成诚信光荣、失信可耻、信用即财富的共识和理念。

社会对企业诚信的他律,必须建立并开放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系统,促进信用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要探索建立部门间联合的信用信息征集与信用评价体系,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等工具,在法律的框架内,逐步建立信息、信息共享和网络化的信用体系,向社会开放,使守信者畅行天下,失信者寸步难行。要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开展信用评级制度,制定企业和中介机构信用评价标准,严格评价行为。

社会对企业诚信的他律,必须加强信用制度建设,培育信用社会监督机制。要根据形势需要,加快信用立法进程,依靠法律的力量和制度政策来约束信用关系各方行为,把对企业的诚信要求变成一种法制约束。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一是法规制度上突出保护诚信企业的权益,坚持债权人主导的法律原则;二是要保证司法公正,加大判决案件的执行力度;三是要严格企业的财经纪律,杜绝中介组织与企业合谋欺诈的情况发生;四是要制定“失信成本”远高于“守信成本”的惩治机制,让失信者不敢冒失信的风险。

社会对企业诚信的他律,有赖于政府营造诚信的市场环境。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发挥维护社会信用职能的作用,共同构筑由政府、有关部门、中介组织、企业和个人组成的社会信用体系,努力创造公开、公正、公平的市场环境。要根据国家经贸委等10个部门颁发的《关于加强企业信用管理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精神,加强对企业信用建设的指导;要发挥行业协会等相关中介组织在信用管理中的作用;要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在全社会深入开展诚实守信教育活动;要继续做好整顿规范市场秩序的工作,重点督察、从严监管,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进一步在群众中普及各种消费常识,增强群众识假防假的能力,对消费者的投诉,要快速反应,及时受理查处。

塑造商业诚信形象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有德治的内容,也有法治的要求。我们的目标是从贯彻“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战略高度,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依靠企业的自身努力,建设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诚信文化体系,在全世界面前展现中国社会主义企业的诚信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