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指导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朗读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能帮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课文的主题思想。教师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朗读兴趣和习惯,会使学生受益终生。

关键词:指导 范读 兴趣 习惯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就是说,一遍又一遍地朗读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思维能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反复朗读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陶冶学生的情操,能使学生养成朗读的兴趣和习惯。同时,朗读能使书面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进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因为朗读是视、听、读、想等多种感官结合并用的过程,既可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又能帮助学生积累词句。显然,朗读教学是每个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权利和义务,是语文教学课堂中不可缺少的环节。那么,教师应该如何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呢?下面笔者简单谈谈多年的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经验。

一、教师要以声情并茂的范读来感染学生

学生朗读水平的高低与教师的朗读水平直接相关,所以教师必须首先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因为课文中有些地方朗读的效果比讲的效果更好,只有教师声情并茂,有感情地范读课文,才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那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才能情不自禁地进入情境。同时,教师范读时一定要给学生出示学习目标,如边听边想,边看边画,注意听出教师范读的节奏、停顿、速度和轻重缓急等,让学生体会丰富的意境。特别像《十里长街送总理》和《再见了,亲人!》这类课文,它们具有浓厚的感彩,教师的范读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课文感情的理解体会。如果教师范读不出应有的感情和味道,就表达不出亿万人民站在十里长街盼灵车时的焦急心情,目送灵车时的悲痛情感以及对的无限缅怀之情;难以体会到中朝人民的鱼水之情,更难体会到中朝人民用生命和鲜血凝成的情谊。故此,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教师必须注重研究朗读,提高自身的朗读能力。只有这样,教师才有能力指导学生朗读,才能为学生深刻地理解课文奠定基础,才能熏陶感染学生,才能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二、教师要以教材为载体来指导学生

朗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功,也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的丰富内涵,根据课文内容的不同,制定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的朗读指导方法,引导组织学生训练。如教师在范读和分析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或段落,让学生自己在朗读中去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师要以教材为载体,学习《草原》等这类含义深刻、感彩强烈的课文时,要引导、帮助学生读准字音、熟悉课文内容,在明确课文主题思想的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教师的范读试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时教师要适时点拨,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注意快慢、停顿、抑扬顿挫、重音、感情,在这样的朗读中再次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意境,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进而达到陶冶学生情操的目的。

三、教师要抓住重点词句或段落来训练学生

每篇课文中总有能准确表达中心思想的词语、句子、段落,教师要把这些词句段落作为朗读指导的切入口,通过引导学生反复地朗读重点词句或段落,让学生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如我在教学《难忘的一课》这篇课文时,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日本”“中国”“光复”等词语和“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的句段,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民族气概和爱国之情,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对儿化音的读法。

四、教师要以课文故事情节激发学生兴趣,指导朗读

指导学生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学生朗读兴趣的激发是关键。因为如果学生没有朗读的兴趣,进入不了情境,从何谈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呢?

如我在教学《少年闰土》这篇课文时,首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认读学习课文,正确流利地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其次,我把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了一遍,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感受少年闰土的形象,我读完后,学生都想与这位农村少年交朋友了,也就产生了朗读学习这篇课文的兴趣;再次,我让学生自己试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反复的朗读中找出描写闰土勤劳、勇敢、健康、聪明伶俐的句子;最后,我让学生试着朗读这些句子,读出这位农村少年的形象。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恰如其分地读出了闰土的形象。通过反复的朗读,闰土的形象在学生的脑海中越来越清晰了。在这些朗读过程中当然缺少不了自读、小组读、互读等手段和方法,经过这样的朗读,学生也就熟读成诵了,在读中也感受到了课文的中心思想。

五、教师用多媒体教学来指导学生朗读

小学生对童话故事的兴趣是天生的,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兴趣,组织学生通过听童话故事、看动画片等方式学习朗读的方法和技巧,尤其是在语气、节奏、停顿、语速、抑扬顿挫等方面,学生可以直接效仿。如我组织学生在课上听《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录音,听了两遍后,再让学生自己试着朗读,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大多数学生都能读出对小姑娘的深切同情。又如,学生在观看《西游记》中“三打白骨精”的片段后,我就让学生思考:“孙悟空是以怎样的形象?能不能表演出来?”学生的兴趣可高了,都试着以丰富的表情、语言和动作扮演孙悟空的形象。然后,我给学生“三打白骨精”的书面故事材料,让他们朗读,学生就很自然地读出了疾恶如仇的感情,读出了孙悟空勇敢机智、是非分明、惩奸除恶的形象。这样的训练方法效果非常明显。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对朗读的研究是很重要的。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课文内容,有感情地范读,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抓住课文重点词句段落,指导学生朗读,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可以使学生熟读成诵,积累更多优美的词句,使学生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营造欢快的课堂氛围,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其养成良好的品质习惯。因此,我认为教师指导训练学生的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责编 张亚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