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马牙雪山:神话开始的地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马牙雪山:神话开始的地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马牙雪山 天池

马牙雪山海拔 4447 米,属祁连山脉,地处天祝县,与青海省互助县接壤,山势呈西北――东南走向。来到天祝县,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马牙雪山。远远望去,雪山静谧地屹立在天地之间,银装素裹、雄劲、壮丽。在天祝县城的华藏寺搭乘专线车,约60公里车程后,到炭山岭镇下车,再徒步16公里即到达马牙雪山。徒步虽然辛苦,但前往马牙雪山的徒步却是场视觉之旅,春夏之季,沿途野花缤纷,林木苍翠郁郁,秀水清波荡漾,山林、草原、雪山、湖泊秀色悉数呈现,真是风光绮丽,美景无限。

马牙雪山藏语为“阿尼嘎卓”,主峰为“伦布什则”。“伦布什则”意指最高的须弥山,“须弥”一词来自梵语,意为无限大,在佛教中极具意义。须弥山是古印度神话中的名山,被认为是世界中心的山。显见,被赋予这个名称的马牙雪山在藏民心中具有至尊无上的地位。

雪山脚下,一碧万顷的草场,绵延十余公里,绿茵如毯,蓝天如染,映衬着身后皑皑雪山,引人遐思无限,豪情万千。举世罕见的绝美物种――白牦牛漫步在绿茵茵的山间草甸上,自在惬意。这里是白牦牛世世代代的家园,是老天赐给它们的封地,是它们在世间的唯一生息地。一阵风起,牧歌飘荡在半空,袅袅不绝,纯朴、憨厚、真诚的牧民,展露着比阳光还灿烂的笑容,赶着羊群、马群过来了,他们身后的矮屋草舍,零零星星地点缀在绿野间、山脚下,像是远离尘世的童话屋。

遥望主峰,但见峰顶直插云天,蔚为壮观,顿觉个人如它脚底的碎石般渺小,但奇异的是,此时心中却荡漾起豪迈气概,似乎顿时可以包容世间一切,很觉超凡脱俗。

马牙雪山山脚下的天梯是登山的起点,在4000米的高海拔地区,走路都费劲,更别说登山了,所以攀登马牙雪山颇为艰辛。欲登主峰,除了走常规路线的天梯之外,其余可攀路线还有十多条,有的地势平缓,有的险峻陡峭。峰脚到峰顶,700多米的高差,行程约1.4公里,一般攀爬时长为三个多小时。

许多路段下面是冰川和暗河,行走在冰川暗河之上,随时担心冰面裂开塌陷。冰盖下流水潺潺,冰面状态复杂,冰沟、冰缝、冰棱、冰洞,还有尖利凸凹不平的冰川砾石,耳听着脚下哗哗作响的河水,举步谨慎,心中恐惧,但眼前壮美,新奇的景象,却使人惊诧、幸福,油然升起的喜悦之情充溢心间,难以言喻。

据说每到7、8月份,晴、雨、雪会在山顶瞬间交替,若在山顶大声喧哗,立时云雾封天,雷声怒号,大雨倾盆,转瞬间,却又云开雾散,骄阳炙人。天象刹那间的变换,体现了大自然的神秘莫测。每当这时,神山千姿百态,气象万千,游历者大有身处九天云外之感,此时方真正感受到雪山探险的魅力所在。

通往天池的路上有多级台阶,各色野花伴随游人拾级而上,姹紫嫣红,分外娇艳;下视,草地油绿葱翠;上望,雄鹰翱翔天空;更有那啾啾不绝的鸟鸣之声,打破了山的寂静,让人在恍兮忽兮间仿若误入仙境。

马牙雪山有许多天池,传说有108座,分布在各个山头。通往小天池处要翻过一段碎石坡,颇费力气。在小天池西北方向的一道山梁后面是抓喜秀龙乡,此处有宋、元时期马营口沟大营城和代乾古城的遗址,该乡乡名为清代五世达赖命名。抓喜秀龙在海拔2878-3425米之间,草原广阔,牧草充足,山水秀美,很应和乡名之意:吉祥富饶。从小天池到大天池路段的坡度甚陡,夏季尚好,冬季碰到路面结冰,无疑更增添了难度。马牙雪山天池中,最著名的湖泊是德木却兰措湖和拉姆兰措湖,别称古古拉上下天池,也被称为“姐妹天池”、“姐妹湖”。

大天池海拔3800米左右,湖水为千年积雪所化,清流潺潺,飞花四溅,小天池在大天池下方,清澈碧绿,柔美静谧,微风过处,粼粼生辉,置身在这仙境之中让人不由得相信与天池相关的神话与传说。据说,姐妹湖由姐妹两人化生而成,以水量丰沛于旱年,水缺于涝年的奇异特点,数千年来护佑着当地人。

相传,很早很早以前,马牙雪山有一年突然水草干枯、牛羊暴亡,人民冻饿交迫,濒临死亡。苦难中,人们苦苦祈求天神,但却无果。绝望之际,有一仙人出来指点,只有唤醒降雨玉龙,敲响千里之外阿尼玛卿雪山的天鼓,才可有望得救。但是,路途遥远、艰险,需翻越九十九座雪山,涉九十九条大河,穿过九十九处魔地。正当人们为难而不知所措时,德木却兰措和拉姆兰措两姐妹勇敢站出,毅然承担大任。历经千难万险,终于敲响天鼓,惊醒玉龙降下雨水,拯救了人民。然而姐妹俩于返回途中融化,化为马牙雪山顶上玉洁冰清的雪水。雪水经年累月,流淌不息,造福一方。由此,山被誉为圣山,池被赞为神池。

传说 信仰

马牙雪山的由来,与英勇的华锐部落十三兄弟有关。英雄们在合力围战九头妖魔牺牲后,所携的十三把青剑和所骑十三匹战马的牙齿,化成了巍峨壮丽的马牙雪山。除此之外,还有珠姆王妃棋盘、千佛朝湖、雷公洞、狮子头,以及许多奇特景点的传说,这些传说大都有着浓厚的人文故事色彩。

比如,在马牙雪山山顶,有一巨石耸立,石间裂有缝隙,名曰“试剑石”。相传马牙雪山曾是雄师大王格萨尔大战霍尔国的古战场,当年格萨尔王征伐到此,在此石上试剑,而那缝隙就是当年试剑留下的痕迹。马牙雪山还有一山峰,状如观世音菩萨。山峰脚下,布有林立的石林。一上一下,形成众人听经状态,凝神静气,虔诚无比,神态逼真。此情此景被喻为“观音讲经”。

每年农历6月13日这天,人们都要对天池进行祭拜。纯朴的牧民们在寺院僧人诵经的祈祷声中,将哈达、酥油等物虔诚地抛向湖中,祈盼着湖里出现传说中的奇异景象,如盛开的雪莲、宝塔和灵光等,祈盼着吉祥安康的福祉降临。 “圣”和“神”是人们崇拜、敬仰的对象,千百年来人们恪守着祭拜天池的习俗。藏民族的这种山神崇拜,形成了他们自身的文化理念和生活习俗。出于敬畏心理,人们在池边不敢高声喧哗,生怕一旦触怒天神,乌云顷刻而至,暴雨倾盆而下。当然,天池神山的传说不仅如此,更有天、地、神灵主宰其间的灵动,以致平添许多神秘色彩。

视马牙雪山为神山的传统最早可追溯至最原始的宗教――苯教,苯教是幸饶弥沃如来佛祖所传教法,也称古象雄佛法,距今约一万八千年,苯教内容丰富,涉及宗教、民俗、天文、地理、历算、哲学、藏医学、逻辑学、音乐、美术、舞蹈等诸多方面。信奉苯教的藏民对苯教传统的承袭,构成了藏民族的精神信仰,其生活方式、习俗沿袭至今。对马牙雪山的祈拜沿袭着苯教传统,转神山、拜神湖、打卦、使用转经筒、置放玛尼堆等祭山方式,都是遗俗于苯教。在藏民族地区,体现了牧民们对某种神圣性的渴望,它贯穿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工作、学习、风俗等各个方面,使之对宗教有着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全身心的皈依,也因此,马牙雪山之于藏民族,不仅仅是一座雪山,更是神灵的居所,是生生世世护佑他们的神圣。

本文的文图由“甘肃摄影艺术国际交流协会”提供,甘肃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管的“甘肃摄影艺术国际交流协会”,是由甘肃省各行各业中从事专业摄影的摄影师和海内外社会知名人士及摄影爱好者组成的社会团体,其宗旨是:发扬和宣传敦煌文化精髓,挖掘中国西部摄影潜力,促进甘肃摄影工作者和海外摄影工作者及友好人士的交流和合作,把甘肃摄影艺术推向全世界。协会精英荟萃,实力雄厚,曾受邀在甘肃境内十余处著名风景区挂牌成立了协会会员摄影创作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