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锁定词语,主旨尽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锁定词语,主旨尽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把握文章主旨是阅读理解的重要任务之一,而把握文章主旨的方法有多种。本文以《都市精灵》的教学为例阐述了抓关键词把握文章主旨的方法。

关键词:词语;品析;主旨

在阅读教学中,笔者常常引导学生把“长”文读“短”。比如,有的课文篇幅较长,主旨不显豁,但是如果锁定文中的几个关键词,课文主旨就会现出“庐山真面目”。下面,以《都市精灵》的教学片段来具体说明。

《都市精灵》是当代作家舒乙的一篇随笔,课文是通过对“都市精灵”的叙写来抒感、阐明观点的,所以把握课文的主旨就成为教学的重点。那么,怎样来把握课文主旨呢?笔者通过捕捉关键词让学生感文、悟情并能准确地把握课文的主旨。

一、选词感文作铺垫

课文主旨是由课文内容来支撑的,什么样的内容表现什么样的主旨,所以要想准确把握课文主旨就必须先感知课文内容,为理解主旨作铺垫。那么,怎样来感知课文内容呢?笔者发现,此文的内容较复杂,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但其主要内容是叙写“世界各大都市里的小动物”,所以笔者决定先感知文中的叙述、描写部分。下面是这一部分的教学实录片段。

师:文章题目由几个词组成?

生:“都市”和“精灵”两个词组成。

师:非常准确,“精灵”原来指“神仙、精怪”,在课文中指什么?

生:小动物。

师:你说得很正确。这篇文章写了哪些“都市”?又写了哪些“精灵”?

生:北京的喜鹊、灰喜鹊、小松鼠、啄木鸟、百灵鸟、小黄雀、黄鹂、乌鸦。

师:很好,这都是北京的小动物,是不是还有呢?

生:还有老鸹、麻雀、燕子。

师:你补充得很好,这是北京从前的小动物,但它也属于北京的小动物呀,应该算在内。谁来继续说?

生:昆明的红嘴兽,上海的鸽子。

师:对,你找得很准确,写的有昆明和上海这两个都市里的精灵。还有吗?谁来补充?

生:美国许多城市的小松鼠、野鸭子、鹿。

师:对,美国的许多城市。在说美国的都市精灵时,以哪个城市的哪些动物作为代表?

生:旧金山的大海狮、大嘴鹈鹕、鱼鹰、海鸥。

师:你找的很全面……

二、品词悟情明基调

这篇课文感情充沛,或以景抒情,或直抒胸臆,而感情的凝聚点主要存在于几个关键词上。所以,在教学时,笔者用点拨、强调、朗读等方法引导学生品味词语,进而体悟作者的情感。现摘录部分教学实录来说明。

师:课文中写到的这些都市精灵在作者的笔下真是栩栩如生,有许多文字流露出作者的情感,下面请同学们找出这些句子品析一下。

生:(读第一段最后一句)“我常常带领国内外参观者站在树下指着嬉戏的鸟儿们,说:‘瞧,这是我们的一景!’”这一句流露出作者的一种自豪感,也可以看出作者非常喜爱这些鸟。

师:你能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作者的自豪感,很好,但是你并没有把这种自豪感读出来,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生:(沉默)

师:其实,作者的自豪感主要蕴涵在“我们”“一”“景”这三个词上,在读的时候应该怎样处理?

生(众):重读。

师:对了,谁来试读一遍,看看效果怎样。

生:(重读“我们”“一”“景”)“瞧,这是我们的一景”!

师:效果非常明显,你把这种自豪感表达得非常充分。下面我们齐读这一句,读出自豪感来。

生(众):(齐读)“瞧,这是我们的一景”!

师:是啊,作者看到众多活泼可爱的鸟,心里有一种自豪感,是不是还有其他情感的流露呢?我们继续品读。

……

三、寻句析词显主旨

如果说感知课文、品悟情感是“千淘万滤”,那么直接寻找显示课文主旨的词句应是“吹尽狂沙始到金”。寻找课文的主旨句并不难,问题在于教学进行到这里往往浅尝辄止;如果再往深处开掘,教学就会别有洞天。笔者是这样来处理的:

师:这篇课文通过叙写都市里的小动物要表达什么观点呢?请找出蕴涵作者观点的段落,谁来说?

生:第6段。

师:对,你找得很准。还有哪一段?谁来补充?

生:11段、12段。

师:很好。其实,作者的观点往往用某些句子来表述,同学们能不能把这些句子找出来读一读?

生:(读第6段)“每座城市都应该有每座城市钟爱的小动物。”

师:你找得很准确,因为这一句话明确了城市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在明确二者关系中起着关键作用的是哪个词?

生:“应该有”。

师:非常准确。那么在朗读的时候,这两个词应该怎样读?

生(众):重读。

师:对,谁来把这句话读一遍?

生:(重读“应该”“有”)“每座城市都应该有每座城市钟爱的小动物”。

师:这里的“城市”是不是部分“城市”呢?

生:不是。

师:作者用哪些词来强调?

生:“每”“都”。

师:对了,那读的时候,这两个词该怎样读?

生:(众)重读。

师:对,谁来示范读一遍?

生:(重读“每”“都”“应该”“有”)“每座城市都应该有每座城市钟爱的小动物”。

师:很好,非常到位。其实,这几个词明确地回答了题目中“都市”和“精灵”二者之间的关系,表明了作者的生态观,就是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的观点。

文中能表明作者观点的(下转第95页)(上接第94页)词语还有,像课文第11段中的“任何”“必然”“有”,第12段中的“更”,如法炮制。我们知道,古人写诗讲究炼“字”,作者为文也同样是潜心选“词”的,阅读教学就要引领学生精心析“词”,而“析词”同“炼字”同样需要匠心,没有“捻断数根须”的功力,课文的主旨是不会得以充分彰显的。

综上所述,经过这样三步有条不紊地引导,课文主旨逐步就会显现出来,而每一步的教学最终会得益于词语的品析。这种品析,不是对课文的架空分析,而是植根于课文,“析”从“词”出,真正体现了“咬文嚼字”的原生态语文阅读教学理念。

(作者单位 河南省汝南县双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