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研发投入强度下的北京科技创新能力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研发投入强度下的北京科技创新能力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在北京市研发投入强度保持较高水平的背景下,北京科技创新能力如何,受到各方关注。本文利用第二次全国R&D(研究与试验发展)资源清查及相关数据,客观反映北京市科技创新总体情况。与发达国家和国内重点省市相比,北京市科技创新能力既有优势也有不足,特别是企业投入、科技产出、产学研合作等方面还需加强。通过对北京科技创新能力做出基本判断,进而对北京市科技创新发展思路提出初步意见。

关键词:R&D数据北京科技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C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54(2011)05-055-04

2009年,北京市委、市政府制定了“科技北京”行动计划,提出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中国创新发展的核心引领区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同年,国务院批复中关村科技园区为全国首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快了北京创新体系建设的步伐。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北京参与国际竞争的客观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引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核心要素。本文利用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和其他相关数据资料,全面反映北京科技创新情况。

一、科技创新现状

经过“十五”、“十一五”时期的不懈努力,北京市研发能力稳步提高,整体科技实力全国居首,已经形成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相结合的研发格局,科技创新对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突出。

研发机构结构稳定,单位数量稳步增长。北京作为首都,拥有良好的中心城市战略资源,汇集了大量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吸引了众多跨国公司和央企集团,孵化了一批知名企业和创业先锋。截至2009年底,北京市开展R&D活动的单位2310家,比2000年增长17.3%。其中,企业1728家、科研院所320家、高等院校86家。

创新载体实力雄厚,基础设施丰富多样。科技创新基础设施是科技创新能力的载体,北京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中心数量占全国近三分之一,保障了全市具备强大科研攻关能力和较强的科技潜力。截至2009年底,北京市拥有公共图书馆25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4个,科技企业孵化器66个,单位办研究机构2026个,研究机构拥有科研用仪器设备价值393.1亿元。

创新资源优势凸显,科研投入快速增长。科技投入水平代表了区域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体现了区域的发展活力。2009年,北京市R&D经费668.6亿元,居全国第二位,比2000年增长3.3倍,年均增长17.6%。R&D人员全时当量【指R&D全时人员(全年从事R&D活动累积工作时间占全部工作时间的90%及以上人员)工作量与非全时人员按实际工作时间折算的工作量之和】19.2万人年,居全国第三位,比2000年增长94.3%,年均增长7.7%。北京市专利申请量首次突破5万件,居全国第六位,与2000年相比年均增长19.2%。

创新环境氛围良好,政策落实初见实效。提高区域的自主创新能力,需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北京市先后制定了“科技北京”行动计划、关于实施首都知识产权战略的意见等科技规划,陆续出台了鼓励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税收减免等方面的政策。2009年,北京市一般预算支出中科学技术方面投入126.3亿元,占总量的5.4%,比2000年提高2.8个百分点。北京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享受各级政府对技术开发减免税由2000年的0.2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26.8亿元。

创新互动方式多样,辐射能力稳步提高。北京市利用校(院)地联合、校(院)企联合、企企联合等多种方式,将科技创新成果向省外输出。2009年,北京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236.2亿元,占全国的40.7%。其中,技术出口占北京市的30.1%,比2000年提高28.7个百分点;流向省外交易额占40.3%,北京市已经成为全国最重要的创新枢纽和技术辐射源。

二、科技创新能力与国内外的比较

通过对科技创新优势和劣势进行比较分析,可以扬长避短,从根本上提升北京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一)全社会R&D投入强度优势明显,企业投入差距较大

1.从全社会角度看,R&D投入强度优势明显

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而技术进步又主要依赖于R&D投入,国际上通常采用R&D投入强度(R&D经费相当于GDP比重)反映一个地区的科技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与国内重点省市相比,北京市R&D投入强度遥遥领先。北京市R&D投入强度一直保持高位运行,2002年起已连续8年保持在5%以上的水平,成为推动北京市经济快速增长的动力。2009年达到5.5%,位居各省市之首(第二位为上海2.81%),远远高于全国1.7%的平均水平。

与发达国家(地区)相比,北京市R&D投入强度优势显著。根据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公布的最新R&D数据(详见下图),我们发现,北京市R&D投入强度明显高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与台湾(2007年,2.63%)相比,也具有较大的优势。

2.从企业角度看,R&D投入明显不足

全社会R&D投入强度指标远远高于国内其他省市,甚至高于世界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主要由于北京市汇聚了全国一流水平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而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创新能力却不强。

R&D经费总量不足。北京市企业R&D经费总量与国内重点省市相比存在一定差距,2009年北京市企业R&D经费总量排名全国第六位,与广东相差326.8亿元,与上海相差26.3亿元。其中,工业企业R&D经费排名全国第十一位,与重点省市相比差距更为明显。

R&D经费投入强度较低。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奥斯陆手册》中的标准,企业R&D投入强度超过4%,表示企业创新能力较强;企业R&D投入强度在1~4%,表示企业创新能力中等;企业R&D投入强度小于1%,表示企业创新能力较低。2009年,北京市企业R&D投入强度(企业R&D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仅为1%。北京市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R&D投入强度超过4%的比重与欧盟基本持平,小于4%的企业占比普遍小于欧盟,而未开展R&D活动的企业占比明显高于欧盟,表明北京市企业创新能力处于中等偏低的水平(详见表1)。

(二)科技投入总量突出,科技产出效果不佳

1.从投入看,经费投入与人员素质均处于领先地位

科技投入是指为保证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而投入的各种要素,可进行量化的投入要素主要包括经费投入和人员投入(详见表2)。

经费投入突出效果。2009年,北京市R&D经费占全国11.5%,排名第二位,R&D人员平均可支配的R&D经费为26.5万元,居全国之首,高于上海1.6万元。单位办科技机构平均拥有仪器设备价值1932万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047.2万元。

人力投入注重素质。2009年,北京市R&D人员25.3万人,位居全国第三位。其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所占比重为62.7%,高于上海6.2个百分点,每个单位办科技机构拥有32个博士和硕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4倍。

2.从科技产出看,产出效果不佳

伴随北京市科技投入的力度不断增强,科技产出总量也在稳步增长,2009年北京市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比2000年增长2.7倍,专利申请数增长7.3倍。但与北京市科技投入相比,单位产出效果不明显,投入与产出存在一定差距。

新产品自主研发水平不高。2009年,北京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为2831.5亿元,与2000年相比年均增长15.7%,低于全国8.5个百分点,低于其他重点省市。其占全国的比重由2000年的8.1%下降到2009年的4.3%。新产品销售收入在规模下降的同时,其自主研发的科技含量也成下降趋势,2009年,北京市开展R&D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所占比重不足六成,与2000年相比下降8个百分点。

知识产权整体产出能力不强。发明专利申请、发表科技论文数量与R&D经费、人员的比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地区知识产权的产出能力。2009年,北京市每亿元R&D经费和每百名R&D人员产出的科技论文数量高于其他重点省市,但知识产权中最具代表性的发明专利申请产出能力并不乐观,每亿元R&D经费和每百名R&D人员产出的发明专利申请数量低于广东、上海(详见表3)。

(三)科学研究资源丰富、产学研合作体系有待完善

1.科学研究实力雄厚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全国领先。从占北京市份额看,2009年,北京市R&D经费中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分别占10.5%和22.9%,均高出全国及其他省市。与日本(2005年,基础研究占12.7%、应用研究占22.2%)基本保持一致。从占全国比重看,北京市基础研究占全国的26.1%,应用研究占21%,分别高出上海15.4个和11.3个百分点。

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相对集中。截至2009年底,北京市共有科研院所352家,排名全国第一;高等院校88所,其中,211工程院校23所,985工程院校8所,均占全国五分之一,北京已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科研力量最为密集的区域。北京市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科学研究(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经费占91.1%,占全国的1/5。

2.产学研合作体系有待完善

近年来,北京市充分利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集中的优势,高度重视产学研合作建设,但还有一些问题需要关注。

产学研各方合作动力不足。2009年,北京市企业与研究院所和高等院校开展合作的项目占比为8.6%,与上海相比低1.3个百分点。从企业规模角度看,中小型企业是产学研合作的短板,2009年,北京市规模以上中小型工业企业开展与学研合作的只占4.4%,远低于大型企业(44.6%)水平。从技术交易角度看,学研方的技术供给与企业方的技术需求不匹配,企业从学研方购买的技术成交额占比不足5%。

产学研各方合作基础不牢。企业往往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看重投入产出效率,愿意把资金投入到短期见效的技术引进。同时,企业R&D经费中85%依靠自筹的现状进一步减弱了企业与学研方的合作基础。对学研方而言,主要依靠与政府合作获得研发经费,2009年,在开展的科技项目中国家与地方政府的科研项目占比达到60%以上,获得的政府经费占其全部R&D经费的80.8%。

(四)高端产业具有优势,引领作用不够明显

1.高端产业具有优势

高技术产业投入产出水平优于全国。2009年,北京市高技术制造业R&D经费为45.5亿元,占北京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比全国高出16.4个百分点。R&D投入强度为1.51%,比全国高出0.01个百分点。从科技投入产出水平看,人均新产品销售收入870.6万元,人均拥有发明专利0.16件,均明显高于其他重点省市。

中关村示范区研发总量高于全国重点高新区。2009年,中关村投入R&D经费235.4亿元,占全国高新区的17.5%,企业R&D经费与总收入的比值为1.81%,比全国高出0.11个百分点。实现技术收入2093.7亿元,占全国的35.4%。

2.引领作用不够明显

“有生产能力、无核心技术”的高技术企业缺乏引领作用。2009年,北京市高技术制造业R&D经费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6%,低于广东,与美国相比差距巨大(详见表4),表明北京市高技术制造业R&D经费投入带动工业总产值的增长作用非常有限。主要因为以诺基亚通信有限公司、北京索爱普天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企业,在京没有研发活动,只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成熟的生产线进行生产加工。这种“有生产能力,无核心技术”的高技术企业对于提升北京市自主创新能力没有起到引领作用。

“突出规模、强调总量”的发展方式弱化示范效应。从与重点高新区比较看,虽然中关村研发总量较大,但投入强度不高,2009年R&D经费占总收入的比重低于成都、广州等重点高新区(详见表5),与美国“硅谷”(2003年,R&D投入强度12%)相比差距更为明显。从中关村园区内部看,2009年“国高新”企业与“村高新”企业个数比为1∶3。开展R&D活动的“村高新”企业占13.2%,低于“国高新”企业34.6个百分点;“村高新”企业R&D投入强度0.8%,低于“国高新”企业2个百分点。相比之下,“村高新”贡献有限,拉低了中关村整体创新水平,弱化了中关村在全国的示范效应。

三、政策建议

通过对北京科技创新总体情况的分析以及与国内外的比较研究,我们对北京科技创新能力做出一个基本判断,对北京市科技创新发展思路提出初步的意见,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对北京科技创新能力的基本判断

1.科技创新的优势

创新人才聚集。科技的创新,经济的发展,人才是关键。北京是全国优秀人才的聚集地,拥有大量综合素质比较好的优秀人才资源。创新资源聚集。北京具有其他地区所不能比拟的分享国家科技资源的政治地理优势,中央科技资源从总量上增强了本地区的科技竞争实力。创新企业聚集。北京作为中国新知识、新思维以及技术创新的发源地,特别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国内技术资源最丰富、智力资源最活跃的高新技术研发集聚地。

2.科技创新不足之处

科技创新投入产出不够高效。目前,北京的科技创新产出与其科技投入相比,仍处于投入大产出低的状况,多数企业缺乏核心技术,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缺少能够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的有效科研成果,科技创新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这一不足是造成北京市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重要原因,研发在第一环节选题就脱离市场,使得技术转化先天不足;在转化环节上,没有根据应用的需要进行适当调整,让很多成果不能实现转化,高技术产业高端引领作用不够突出。北京的高技术企业有生产能力,却没有核心技术,很多企业仍停留在“中国制造”的水平,高技术产业并未起到真正的高端引领作用。

(二)北京科技创新的发展思路及政策建议

未来,北京将率先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通过“整合资源、发挥优势、树立品牌、服务社会”,促进北京创新能力的提高。根据上述科技创新的发展方向,结合与发达国家和国内重点省市科技创新能力比较,我们应该从“培养开放的创新理念,充分整合创新资源,吸引并留住世界一流的创新人才,增强中关村科技园区引领示范作用;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加大创新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引导和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关注高效的创新效率,利用政策激励机制提高研发经费的使用率,促进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有效产出;构筑顺畅的创新桥梁,鼓励风险合作、建立伙伴关系及搭建技术商业信息服务平台,形成产学研之间的有效创新链”等四个方面着手,提升北京科技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2010年中国火炬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

[2]《北京技术市场统计年报(2009)》,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编。

[3]《北京统计年鉴(2010)》[M],中国统计出版社。

[4]《北京市R&D清查数据汇编》[M],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等编,20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