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世博会带给博物馆展示设计人员的启迪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世博会带给博物馆展示设计人员的启迪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世博会是世界上最高级别的展示活动,每一届世博会的展示设计都会令人耳目一新,作为世界顶级的展览盛会,展示手段和技术当属时下巅峰,它是一场设计理念的革命,代表着世界艺术设计的前沿水准,呈现的是全球设计界的流行趋势。世博会虽不同于博物馆,但二者又有极其密切的关系,世博会的展示设计成果带给博物馆陈列设计人员的启迪深远,令设计人员思路拓展、眼界开阔,更从中认识到自身的差距。

关键词:世博会;博物馆;展示设计;启迪

引言

世界博览会(World Exhibition or Exposition,简称World Expo)又称国际博览会,简称世博会、世博,是一项由主办国政府组织或政府委托有关部门举办的有较大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际性博览活动。参展者向世界各国展示当代的文化、科技和产业上正面影响各种生活范畴的成果。世博会是对各参展国科学技术、经济水平等综合实力的考量,是促进各国间经济、文化、艺术、思想交流的平台,被誉为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的“奥林匹克”盛会。自从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首届世博会以来,距今超过一个半世纪,并已举办了41届,每一届世博会都会在科技、文化上带给人们新的惊喜,同时在展示技术、艺术、创意上更会有新的突破与飞跃,所展现的都是当时国际展示设计的最高水平,是世界上最高级别的展示活动。

2010年,中国上海举办了第41届世博会,此次是中国举办的首届世界博览会。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

Better Life)为主题,总投资达450亿美元,创造了诸多世博的世界之最:园区面积最大、参加国家和组织最多、入园人数最多……作为博物馆展示设计人员,在上海举办世博会期间,我有幸亲临了这场盛会。通过此次参观学习,我觉得世博会虽不同于博物馆,但二者又有极其密切的关系,世博各个场馆从建筑外观到内部展示的创意理念、展示手段等等方面都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的,更带给我很多关于展示设计方面的启迪与思考,感触良多,收获颇丰。

一、设计理念,创意思维

展示设计是一种创造性劳动,要求设计师要具备多方面的艺术素养,以及敏锐的洞察力和独到的创意理念。艺术家与工匠的区别在于灵气与匠气,但关键还要把灵气运用得当,遵循科学的设计规律,将展出内容通过形式设计,科学而有效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园区内不论公共区域、场馆建筑,还是内部展示,设计师们的设计理念和创意都对这一主题做了最好的诠释,设计作品均围绕这一主题展开,同时各自又展现出独具的风格特色,使人领略到各国设计师那多元文化背景下迥异的设计理念和创意思维。

走在园区内,一个个造型新颖别致、独具匠心的场馆建筑映入眼帘,让人有些应接不暇:

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来表现的中国国家馆,充分表达了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大面积运用“中国红”作为外檐主色调,形成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国家馆的下方为各省市地区馆,地区馆整体建筑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式托起庄重大气的“东方之冠”,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二者互为对仗、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充分展现了充满凝聚力的和谐氛围。

取名为“快乐街”的荷兰国家馆,其展示内容是沿着一条400米长,呈八字形盘旋而上的街道来进行布置的。“快乐街”没有大门,观众可以从展馆的任意一个方向进入展馆,加入“快乐街”。设计师准备了一幢幢不同装饰风格的房子,每一个都是一间小展馆,展现着荷兰在空间、艺术、能源和水利等方面的创新与成就,观众可透过玻璃窗观看,很有一番趣味。这些独立的小展馆高低错落地“挂”在快乐街上,有序、高效、实用,又不失个性,人们从很远的地方就能看见这条灵动的“快乐街”。

造型独特的英国馆,其外观宛如一朵蒲公英,核心部分由六万根蕴含植物种子的“触须”状透明亚克力构成。白天这种7.5米长的“触须”结构会像光纤那样传导光线,把自然光引入馆内;晚上,“触须”内的光源又会使整个展馆散发出璀璨迷人的光影效果,真称得上是科技、绿色环保与设计理念极具创意的融合。

这些构思巧妙的设计使各场馆内外浑然一体,完美和谐,其中倾注了设计师很多心血。新颖的墙体,光怪陆离的影像,转弯后的一隅,甚至观者不经意的一瞥,处处都带给人惊喜和感叹,作为陈列设计人员我从中体味到了设计者融入其间的智慧与汗水。

二、展示手段,选材应用

1,“声、光、电”多媒体技术被最大限度地应用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各种高新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展示活动中。世博会的展馆,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扑面而来的各种声光电的展示手段,让我们体验着高科技带来的感官冲击,很震撼。

在中国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巨大的LED幕墙,它将早已为人所熟知的国画作品“清明上河图”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画面上的人物都仿佛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穿梭在古城熙熙攘攘的街道。当观众们还在惊叹这些动画效果时,画面上已渐渐亮起了点点灯火,古城已经由白昼转为夜幕。观众们只顾感叹这新颖的展示效果,脚下竟不舍挪动步伐,已经被设计师的杰作深深吸引。

美国馆的主展厅为4D影院,通过墙面上几块大型的不规则影视屏幕,为人们讲述一个小女孩用自己的力量克服重重困难,改变所居住城市环境的故事。通过风和雨等四维效果,让观众沉浸在惊奇的视觉体验中,最精彩之处在于,故事中没有任何语言对话,完全通过图像、音乐、音效及四维体验来表达,无论来此的观众母语是何种语言,不需要翻译,每个人都能理解这里讲述的故事。

在感慨高科技奇妙的同时,我觉得虽然这些高科技的手段有很强的展示效果,但在实际应用上还要注意“度”,不能一味追求“声、光、电”,否则观众的观展过程不是享受,而是忍受,要忍受使用过度的“声、光、电”带来的光噪、声噪……任何好的东西都要注意“度”,过多过滥只能带来负面效果。一定要明确一点:声光电运用的多寡并不是衡量设计水准的标志。所有的展示手段都要为展览主题服务,无论多么高新的展示方式,都要在悉心研读展览内容的前提下有选择的应用,如果不能有效地表现主题或有悖于主题,都必须割舍,做到宁缺毋滥。

2,各种材料的应用使世博会各场馆的设计多姿多彩

游走于园区内,由远及近,一座清新朴素的巨型藤编艺术品扑面而来,这就是西班牙馆。该馆建筑外墙圆润灵动,高低起伏,大胆而新颖的选材,使之有别于普通四方形建筑外观。整个展馆建筑基础为钢结构,外檐融合藤编工艺,拼接、组合而成,独到的设计将一栋亲近自然的“藤编”建筑物呈现在人们眼前。将藤编工艺应用到建筑外檐,这一构思很独特,事实证明它的确产生了出人意料的效果。

瑞士馆的展馆四周被一层巨大的互动型智能帷幕包裹,这

层幕帷不仅可以自然降解,还会随风发光。帷幕的每一部分都能独立产生和储存能量,并以LED灯的形式将其利用。帷幕可以与展馆周围的能量,如太阳能或者照相机闪光灯产生的光能发生反应,呈现动态闪光的视觉效果。

日本馆在设计上采用了环境控制技术,使得光、水、空气等自然资源被最大限度利用。展馆外部为透光性高的双层外膜配以内部的太阳电池,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实现高效导光、发电。展馆外观的基调色为红藤色,红藤色由象征太阳的红色与象征水的蓝色交融而成,可以说是自然的颜色。展馆的外壁会随着日光的变化及夜晚的灯光变换各种“表情”,让参观者感受到一种动感。日本馆远远望去犹如一个巨大的紫蚕宝宝趴在黄浦江边,极富个性的外观宛如拥有生命一般。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并不一定每项设计任务都有充足的资金投入,成功关键还在于展示手段和设计理念。某些高新技术创造的高档材料如应用得当,的确可以为设计作品增色出彩,但同样也会有昂贵的造价。一项出色的设计不一定要投入大量资金、使用高档材料,拥有好的创意设计即使使用很普通的廉价材料也可以创造出完美的艺术品。

三、以人为本,人文关怀

无论是走在世博园区,还是在各个场馆内部,处处都能体现出设计团队的贴心设计。

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时间大部分是在炎热的夏季,在排队等候入场和休息区域内,我们都可以见到喷雾降温装置,同时还设置有遮阳伞棚等;另外因园区面积较大,还安排了多条线路的免费车和渡轮往来于各区间,给观众参观带来了极大的便捷;在园区内很多展馆都设置了供观众动手操作的互动参与项目,操控部分被设计成多种高度,以适应不同人群,这些互动内容穿插在展示空间内,与展出内容相得益彰,不会给人突兀之感,应用得很自然;公共区域内的标识、指示牌等设施都非常醒目且易懂,给观众提供了便捷有效地引导服务;展区内间隔不远就会有一处直饮水设施,并且饮水台被设计为不同的高度,给观众带来了方便……这些人性化的设计使我联想到我们的博物馆,在“以人为本”的博物馆设计理念下,人性化设计必须“大行其道”。

人性化设计在博物馆中的应用范围很广,比如休闲区的设计,我认为场馆不论规模大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营造一块温馨的休闲区都是很有必要的,这可以拉近观众与博物馆的距离,并且能够感受到博物馆不仅是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的休闲场所,这里还有博物馆人无处不在的人文体贴;另外博物馆所接待的观众有不同的年龄结构和迥异的文化层次,必须考虑到他们的不同需求,比如内容的编排、形式的趣味性、陈列设计上的人工学问题等等……总之,处处要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结语

世博会是一场设计理念的革命,作为世界顶级的展览盛会,展示手段和技术当属时下巅峰,其展示设计成果带给博物馆展示设计人员的启迪深远,令设计人员思路拓展、眼界开阔,更从中认识到自身的差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次“世博游”对我来说可谓是一次学习与思考的良机,受益匪浅,有启发,有启示,对今后的设计工作益处颇多,更带给我潜心钻研业务的动力,令我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更加钟爱。

参考文献:

1,耿志宏等编著,数字时代的展示设计,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2,谭欣主编,展示设计,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参考网址:

1,《博物馆与世博会》

中国文物信息网www,ccmews,com,cn国家文物局主管中国文物报社主办中国文物报2010,7,28第五版、第八版

2,中2010上海世博会官方网站wWW,exp02010,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