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食品营养标签标注的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食品营养标签标注的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的实施正将我们带入一个健康和营养的饮食环境,它不仅指导了消费者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合理健康的膳食,同时也鼓励生产厂家进行营养宣称。那如何正确标注营养标签呢?本文通过对通则的关键点进行解析,并结合食品营养标签的检测的实际情况,给大家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食品 营养标签 标注 营养素 营养素参考值

引言

“安身之本必资于食”,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日常饮食结构早已跨越温饱向营养和健康阶段发展。人们越来越希望了解食物的营养特征以挑选适合自身健康的食品[1][2]。2013年1月1日卫生部颁布的《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的全面实施,我国预包装食品开始强制要求标准食品营养“4+1”等营养信息,老百姓可以根据标签中营养信息选择食品种类和控制食品摄入量,企业也可以生产更多符合营养要求的食品。

一、营养标签的关键要素

营养标签的关键内容之一为食品所含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等4个核心营养素及能量(即“4+1”)的量[3]。核心营养素是食品中存在的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营养素。营养标签的另一关键内容为营养素参考值(NRV)的百分比。《通则》规定了NRV值的有32种,标示出营养成分的同时也应当标示NRV%值,超出32 种营养成分而未规定NRV值的营养成分可仅需标示该成分的含量,其“NRV%”可表示为空白,或用斜线、横线等方式 [4]。

二、食物中脂肪应如何标注

脂肪是提供人体能量的主要物质。《通则》中指出脂肪营养参考值为不大于60g每天,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需要以及食品标签的脂肪含量摄入适量的脂肪。脂肪的含量可通过测定粗脂肪或总脂肪获得,虽然脂肪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也是提供能量最多的营养素,但由于很多人有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所以提倡减少脂肪的摄入。越来越多的低脂、脱脂食品应运而生。而营养标签的实施,严格规范了对于这类营养宣称的标注。

三、食物中矿物质的标注

矿物质的标注首先应该注意“钠”,它是唯一国家强制性标注的矿物质。过量摄入食盐可引起高血压等许多健康问题,因此倡导低盐饮食 [5]。其次,人体需要的矿物质种类非常之多,生产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生产一些添加或强化某种矿物质的产品,当每100g固体食品的某种矿物质含量大于营养素参考值的15%或者每100mL液体食品的某中矿物质含量大于营养素参考值的7.5%时,可以声称食品中“该种矿物质来源”或“含有该种矿物质”。

四、碳水化合物的计算及标注

碳水化合物是指单糖、双糖等总称。食品中碳水化合物可按减法或加法计算,加法是淀粉加糖的和为“碳水化合物”,减法是以食品总质量为100,减去蛋白质、脂肪、水分、灰分和膳食纤维的质量,称为“可利用碳水化合物”;或100,减去蛋白质、脂肪、水分、灰分的质量,称为“总碳水化合物”[6]。在标签上均以“碳水化合物”标示。

五、维生素的强化与标注

中国有句古话叫“过犹不及”,维生素摄入量对人体的影响亦是如此,特别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D,都属于安全摄入量范围较小的维生素,只有在适宜摄入量范围内,才能对人体发挥积极的作用。维生素非强制性标注内容,而生产强化维生素或添加某种维生素以及配料中含有的天然维生素的食品,可以标注该维生素的含量以及NRV值的百分比,如果含量符合声称要求,则可以在标签中宣称“含有维生素×、高或富含维生素×以及维生素×来源”。

六、豁免的预包装食品

豁免的预包装食品应该注意:如果有以下情形,则应当按照营养标签标准的要求强制标注营养标签:1、企业自愿选择标识营养标签的;2、标签中有任何营养信息的。3、使用了营养强化剂、氢化或部分氢化植物油的; 4.标签中有营养声称或营养成分功能声称的。

生鲜食品除袋装鲜(或冻)虾、肉等之外,还包括未添加其它配料的干制品类,如干蘑菇木耳、干水果蔬菜等,以及生鲜蛋类等。但预包装速冻面米制品不属于豁免范围。

“关于每日食用量≤10g或10mL的预包装食品”不包括:“对于单项营养素含量较高、对营养素日摄入量影响较大的食品,如腐乳类、酱腌菜、酱油、酱类以及复合调味料等”

七、其他注意事项

营养标签的标注格式应严格按照《通则》的要求。首先要标注强制性的“4+1”,此外,如还标注其他营养素,“4+1”需醒目标注,如加粗字体等。所有营养素的标注顺序一定要按照《通则》规定。其次,注意营养素的含量值及NRV百分比的修约间隔,如:所有的NRV百分比是保留整数等。能量及所有营养素的单位也要按照《通则》规定,不能随意改变大小写。再次,营养成分表中不能标注《通则》中表1以外的营养素,如“β-胡萝卜素”等[7]。

八、营养标签的发展前景

营养标签是公布食品营养信息的重要媒体。营养标签标准、法规是近十年来的产物,并且发展很快,这也是适应国民营养健康意识增强的趋势,而且随着实施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有关营养健康认识的提高,我国相关法规标准还在不断修订和完善,今后我国将加强食品营养标签的法制化管理以及加快与国际标准接轨的步伐。

参考文献:

[1] Neil S. Coulson An application of the stages of change model to consumer use of food labels. British Food Journal, 2000,102(9):661-668.

[2] 叶蔚云,冯振国,吴炜彬.广州市消费者食品营养标签的认知与应用调查[J]. 营养与食品卫生,2010,37(10):1850-1852

[3] GB28050-2011.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S ]

[4] 喻雨琴,贺甬.有效执行营养标签的探讨[D].质量与标准化,2013(3):50-53

[5]张伟.各国地区食品营养标签标准及法规与我国对比研究[D].标准化学术研究论文,2013:56

[6] GB/Z21922-2008.食品营养成分基本术语[ S ]

[7] 孙娇娇,陈杰等.浅谈中国的营养标签[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3(4):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