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一场“微运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一场“微运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05年的一天,江苏省海安县白甸实验小学仍然像往常一样,教学紧张有序。

可是,副校长王存宝坐在办公桌前,却若有所思,他似乎有着跨不过去的“坎”。

一周前,王存宝给学生们布置了一篇作文,学生完成后,他做了精心的批阅,又分发了下去。一周之后,王存宝又给学生布置了题目相同、要求也相同的作文。可是收上来一看,56个学生里有49人写了相同的题材,却只有8个学生珍惜了王存宝的“心血”,研读了批语中的写作方法,其余41名同学仍然是“涛声依旧”。

“学生是否关注教师的批语呢?”

王存宝意识到这是个普遍存在而又非常重要的问题。于是,他把56个学生挨个做了一次促膝长谈,结果他发现:孩子们还真不太重视教师的批语。

为什么?

原来,一篇作文是好是坏是由老师说了算,孩子们没有参与感,久而久之也就麻木了。

王存宝把这类问题归结于“教师评价霸权”。

意识到问题的症结,王存宝改变了作文批阅的方式。他在每篇作文后增加了一个“回音壁”,留给学生写“对老师批语的批语”;讲评作文前,留给学生对比阅读自己原作与改后作的时间;增加面批的比率,与学生一道赏析他们的得意之作;鼓励学生进行“第二次习作”……

坚持了一段时间后,王存宝惊喜地发现,孩子们不仅开始重视教师批语了,而且师生交流得更加顺畅与频繁了。

事情发展到这里,大多数像王存宝一样细心的教师可能已经结束了研究。可是,王存宝却把这个研究过程以平实的语言记录了下来,写成了一篇论文——而且,他发现自己似乎也找到了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研究方法。

就宛如被风吹起的水面涟漪,一场即将席卷全国教育圈的“微运动”开始了。

白甸镇涟漪

2005年8月16日,王存宝在《中国教育报》上发表文章《微型课题,教育研究的“快乐便桥”》。正是在这篇文章中,王存宝把如上教学研究过程称之为“微型课题”。

这正是微型课题概念的源头。

王存宝认为,微型课题研究就是把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即时梳理、筛选和提炼,使之成为一个课题,并展开扎实的研究。它具备四个属性:以自己为对象,为自己而研究;以行动为引领,为行动而研究;以经历为载体,为经历而研究;以表达为需要,为表达而研究。

王存宝把微型课题视为教师自我反省、自我提升、自我表达的“便桥”,而且人人都可以参与。“它不需要囿于科研机构所提供的选题指南,它关注自身教育教学中有意义的事件,关注日常教育教学中有价值的困惑;它不需要经过主管部门的审批立项,即发生即研究;它不需要固守着3年或5年的研究周期,什么时候眼明了,心亮了,就可以自己给自己结题了。”

显而易见,当时微型课题不仅是“草根”的,也是“非功利性”的。

微型课题帮助王存宝解决了很多日常教学难题,他的行为也吸引了白甸实验小学其他教师的注意,课间十分钟与“办公室文化吧”都成了教师们碰撞思想火花,探讨教学业务的时间和场所。

为了避免昙花一现,白甸实验小学后来也制定了多项必要的措施。学校制定了“业务主讲制度”,让第一批微型课题“先行者”传授经验。后来,网络论坛成为微型课题经验普及的主要渠道。而且,学校在《岗位目标考核细则》中增加了微型课题研究加分子项,在评优、骨干教师申报、职称晋级等方面予以侧重——这也使微型课题具备了功利激励作用。

可以说,这所名不见经传的农村小学,利用微型课题成功地制造出了“大动静”,学校教学见长,成果频频。一个外在表现是,白甸实验小学的教师当时是各大知名教育论坛上最活跃的分子,他们的发帖往往让各路教育期刊编辑们眼前一亮,相当多的稿件被直接选用。

海安县教研室最先发现了白甸实验小学的火苗,教研室立即决定在全县展开了经验推广。

一个关键的节点出现在2006年8月,海安县教研室成功申报并主持了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区域推进“微型课题”研究的实践探索》,14所较具代表性的学校成为首批课题组成员,涵盖了重点高中、实验小学、一般村小、幼儿园和乡镇教育管理机构,采取校、镇、县三级立项的方式,通过行政指令组织教师逐级申报微型课题。

而且,意识到微型课题巨大价值的海安县教育局给“微型课题”开了“后门”:给予微型课题研究与传统立项课题以同等地位,每年安排10多万元的科研奖励基金;教师的微型课题研究即使未经立项,只要扎实开展,做出成效,一样可以申请县级成果鉴定,参加成果评比。

终于,微型课题热从白甸镇扩展到海安县,又普及到了整个南通市。

2007年底,南通市教研室于白甸实验小学召开全市中小学微型课题研究现场观摩会。这场会议后来被称为“海安会议”。

海安会议与如皋会议

“海安会议”后,南通市掀起了全市范围的微型课题研究热,而且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推广经验。比如“课堂提供依托,活动提供平台”,“点上发现经验,面上加以推广”。

更重要的是,南通市的行政推动与学校的高度关注,使原本“无组织的、完全依靠教师自觉”或“局限于一个学校、一个县”的微型课题研究热“组织化”、“普及化”了。这虽然给微型课题的纯粹性、草根性带来一些弊端,但是它避免了这场草根研究落入自生自灭的循环。

南通市微型课题开展得如火如荼,也让毗邻海安县的如皋市察觉到差距。如皋市教育局局长金海清多次参与微型课题研究推广,以镇域或课题内容所属类型等为单位,共同组织开题或结题活动。

2008年底,在如皋市教育局的邀请与支持下,南通市教科所把“微型课题研究第二次推广会议”放在了如皋市。后来,这次会议被称为“如皋会议”。

如果说“海安会议”是一次微型课题学习活动,那么一年后召开的“如皋会议”已经是成果斐然。会议包括主题报告、经验交流、沙龙研讨等活动,而且已经出现不少老师开设的相关课题研究课,比如“引导学生自编数学题的实践研究”,“经典文学篇目教学留白艺术研究”、“高考现代文解题技巧研究”等等。

此时,微型课题无论是对教育教学问题关注的广度,还是深度,都大大扩展了。

更关键的是,“海安会议”与“如皋会议”前后的推广与宣传动员,使发源于白甸实验小学的“星星之火”具备了“燎原之势”,使更多的教师开始接触微型课题。

如皋市磨头镇大高小学教师高伟这样形容自己接触微型课题后的变化:“我觉得可以用普通、平凡、实在来概括前十七年的教育生涯,用忙碌、收获、有滋味来总结近三年。”

高伟曾经有一个困惑:17年来不断学习,也写了很多文章,但是却没有一篇文章发表。“难道是自己的文笔不行吗?”

其中有一次,在教学“物体的热胀冷缩”时,高伟设计了一个“让瘪乒乓球鼓起来”的学生实验,他把实验发现写成文章投稿,却石沉大海。

后来,高伟跳出实验本身,把实验装置与课本提供的实验装置进行对比,发现课本提供的实验装置不能很好解决教学难点,因为学生们看不见、摸不着空气,而利用乒乓球进行实验则一目了然,只是使用只瘪不破或又瘪又破的乒乓球并不合适。于是,高伟动手自制了一种“空气存在、气体热胀冷缩演示器”,成功地解决了教学难点。

高伟又按照微型课题的形式,对这一探索过程进行了梳理,结果这篇文章被媒体刊登,甚至获得了当年如皋市教师自制教具比赛一等奖。

在“如皋会议”上,高伟作为优秀典型进行了主题演讲。对于这样一位普通教师而言,获得这样的表现机会,在微型课题推广之前无疑是不可想象的。

此时,距离微型课题的概念被提出,已经有三年时间,这场微运动开始逐渐蔓延到江苏省以外的地区了。

名师推动

相比于江苏省内先基层后行政推广的进程,微型课题在全国地区的推广主要依靠的是名师推动。

微型课题走出江苏后,有人认为微型课题并非科研研究,最多就是一种经验总结;很多地区将微型课题当做“小课题”或“个人课题”。

这些质疑都或多或少贬低了微型课题的实际价值。

在江苏省如皋市,教研室副主任袁玥是微型课题推广的代表性人物。2011年底,袁玥出版专著《教师微型课题研究指南》,在这本书中,袁玥对各种质疑做了强有力的回应。他认为微型课题研究既是科学的,又是有理论的。因为,在这样的行动研究中,教师自觉地以反思、改进和提高的姿态追求个人知识和实践行为的科学化、概念化和理性化,它既不同于教师的实践经验,也有别于专家的学术理论,是一线教师个性化的“个人实践知识”和“行动理论”。

简而言之,袁玥认为微型课题只是在科学的程度方面存在差异。

在《指南》一书中,袁玥对微型课题的“选题确定、方案制定、方法选择、表达成果”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这使得近年来微型课题的概念、形式得到了理论固化。

不过,谈到微型课题的全国性普及,必须说道曾经的南通教研所副所长冯卫东和他的专著《今天我们怎么做教科研》。

冯卫东成名已早,新教育改革发起人朱永新先生称赞他为“道德文章俱佳”,既是一位 “学者”,又是一位 “行者”——这个评价是非常准确的,冯卫东文笔优美,他把微型课题定义为“方寸之内可以驰骋的篆刻,是尺锦犹见‘上河图’的苏绣,是碧水倒映蔚蓝天的清溪……一个转瞬即逝的细节、一句无意有心的闲谈,一场别开生面的对话……都可以牵出一个韵味无穷的微型课题。”同时他用笔又一丝不苟,而且擅长演讲。这些品质使他的学说得以被最大范围的接受。

冯卫东最大的贡献,是他把微型课题的概念、特点以他的表达方式“明晰化”了。其中,“口头禅”是冯卫东详解微型课题时最常用到的例子(详见延伸阅读),教师们听后对微型课题的形式与研究方式总是能够心领神会。

2012年5月12日,冯卫东作客四川省邻水县,面向全县1000多名骨干教师演讲。笔者在现场看到,有教师向他提出“微型课题到底有多小”的问题,冯卫东这样描述到:

有一次,我听一位全国知名的语文特级教师教学《圆明园的毁灭》。课文中有一个成语叫“亭台楼阁”,教师请几个学生读,都很顺利,然后再请一个学生读,他却读成“亭台阁楼”,教师帮助其纠正,并示范朗读,可是这个学生还是一遍遍读错。这个过程持续有半分钟之久。我以为,教师“精神可嘉,方法不可取”。就此,我就想到一个问题——课堂“等待”……新课程注重三维目标的实现,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此理应倡导教师对部分学生的“等待”;但“等待”不应笼统言之,要具体分析,辩证对待。它也是一种教育艺术,值得我们以“微型课题”为载体,对此好好推敲、研究。

据了解,近年来冯卫东的讲学足迹遍布江苏、浙江、四川、天津等省市,每到一地都引起巨大反响,他俨然成为微型课题推广的代言人。

降温与趋势

距离王存宝第一次提出微型课题七年之后,微型课题热似乎有所“降温”了。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校长告诉记者:微型课题的行政推广仍以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为核心区域。其他省份对微型课题似乎是看热闹的多,但真花精力去做的少,处于原始阶段的还是很多。

不过,在教育类核心期刊的版面上,情况似乎又完全相反——微型课题正在以一种主流形式占领版面,尽管针对微型课题本身的主流报道变得稀少了。

在南京市丁家桥小学,校长张义宝每天中午都要组织教师进行教研探讨。有教师提出不会寻找选题的疑惑,张义宝的解答是:就从日常教学的细微处去寻找课题,就以自己的探索经历与实际成果为载体。

近三年来,丁家桥小学成为南京市教科研的“黑马”,其中多数教师文章具备微型课题的特征。

与一些核心期刊的编辑交流后,笔者似乎也看到了一个清晰的路径:编辑们更愿意使用具有“微细实际价值的、赋有教师个人研究经历的、可行性又应时性”的文章。这导致一种趋势:即便微型课题没有发展到某些省份,但是教师个人会从中甄别标准,进而指导个人的教研方向——草根性似乎又回来了。

甚至于,微型课题在一线教师里的认可度,要比课改还要深入人心。

不过无论如何,微型课题让草根教师们看到了寻觅教育价值与教育理想的通路,这样的“占领”明显要比那些功利化教育导向的侵袭要有价值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