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对我国羽毛球优秀男双运动员蔡、付海峰的技战术特征分析综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我国羽毛球优秀男双运动员蔡、付海峰的技战术特征分析综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新规则实施后,了解我国优秀男子双打运动员蔡、付海峰在比赛中的发球落地区的变化、接发球效果、击球技术使用率以及各回合的拍数频数情况。在此基础上,试图分析探讨发球与接发球、发球与第三拍的关系、接发球效果与处理第三拍技术,力争为我国羽毛球男子双打竞技水平的提高,提供科学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羽毛球;男子双打;技战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K825.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1

1.前言

中国羽毛球自 20 世纪 60年代在世界羽坛崛起之后,男子双打一直是薄弱环节,关于男子双打的理论研究也相对薄弱,然而在2006年的世锦赛上男双取得实质性突破,蔡/付海峰为中国男双时隔十七年重新夺回了世锦赛冠军,使人们看到了中国男双的重新崛起。因此,在新的赛制下,对我国优秀男子双打运动员蔡、付海峰的击球技术进行统计分析,在理论上进行探索研究,为中国羽毛球男子双打的可持续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2.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我国羽毛球运动的指导思想和技术风格

1978年第二次全国羽毛球训练工作会议根据当时世界双打的打法特点和发展趋势,提出了“快、狠、平、近、压”的指导思想。其指导思想主要是以快为主,以攻为主。

所查阅的资料中,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对羽毛球双打技术的分析多停留在总结分析的层次上,强调我国羽毛球运动的指导思想和技术风格,基本上是一些定性的描述;到80年代末才出现少量的技术统计分析。到90年代,有关双打的理论研究并没有因为我国的羽毛球男子双打水平的落后而增多,对羽毛球双打的定量统计分析研究,也只是零星的几篇,如戴金彪《当今羽毛球男子双打技战术运用情况的分析》一文,对男子双打比赛中的运动员的“发接发前四拍”和攻守技能等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进入21世纪以来,对羽毛球双打理论研究的趋势并未好转,对羽毛球的研究方向由技术训练转向了技术教学,但研究的内容更为具体化了,如李森对对国内外部分优秀男双选手的发球、接发球及第三拍技术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表明:国外选手发球、接发球的路线比中国选手变化多,第三拍多处于主动地位,优势明显。

2.2 羽毛球男双项目发球、接发球以及前三拍的影响

林瑞谟(1978)在 1977 年全国羽毛球比赛结束后,总结了我国双打存在的问题,他认为发球时机与落点的好坏,直接形响第三拍的主动与被动,而接发球的好坏又关系到第四拍的质量。扑、推、放的结合在接发球中固然重要,但接球的落点却是更为重要。接发球时要善于观察对方发球后位置的变化,才能更好地处理自己接发球的线路与落点。在第三拍的处理上一定要想办法下压,以争取控制前半场来获得主动进攻的机会。因此,要强调发球后第三拍封网的连贯性,在训练中要把第三拍当做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来对待。

林成在《谈羽毛球双打比赛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根据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认为:在发球后是主动还是被动,首先要看发球的质量,若能在发球的线路、角度、弧度、时间上配合的恰到好处,那么第三拍就可以争得主动,否则就要被动。第三拍的处理和发球紧密相关,在战术中有它重要的地位,是双打的一项重要技术,它是保持主动、摆脱被动、组织反攻的关键一环。

2.3 蔡、付海峰的技战术特征

男子双打比赛中,决出胜负拍数段落最多的是前5拍,其次是6-12拍段落。研究表明,拍数段落基本处于偏态分布,男双运动员要想取得比赛的胜利,关键是在发接发及前5拍中争取主动,抢得先机。

各种击球技术的使用率差异显著,研究结果得出:平抽球是使用最多的技术,其次为挡网前球技术,列在第三位的是杀球技术,使用最少的是高球技术。蔡/付海峰使用最多的是挡网前球技术,列第二位的是杀球,平抽球排在第四位。在中场击球技术中,平抽球和挡网前球两类技术间没有显著差异;前场击球技术中,挑球技术与扑球、推球、放网前球的使用都有显著性差异,而扑球、推球、放网前球三类技术的使用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后场击球技术中,高球、吊球、杀球三种技术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当今世界级羽毛球男双选手的接发球效果以主动的情形为主,其比例占 66.5%。当接发球主动时,第三拍的效果以一般居多,其次是被动;当接发球一般时,第三拍的效果则以一般为多数;当接发球被动时,第三拍的效果则以主动为多数。经卡方检验,在不同第三拍效果之间的差异显著。中外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当对方接发球被动时,蔡/付海峰的第三拍效果的主动率高于国外选手。而当对方接发球主动和一般时,蔡/付海峰的第三拍效果的主动率与国外选手还有一定的差距。说明蔡/付海峰的第三拍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3.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对羽毛球双打的各项技术的相关文献分析。对于改善中国男双水平的对策思考,通过大量的技术资料对比分析,证明中国男双运动员与当前世界一流男双运动员的差距主要表现在“逼抢、连贯和防守时的摆脱与反击”等几个方面。解决问题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地逐个击破,因此男双训练改革首先从改善“逼抢能力”开始。

蔡/付海峰在2007年连续近半年的骄人战绩,使各国选手进一步认识到前半场“逼抢”的重要性,因而在不断加强自身逼抢能力的同时,更多地采用了“反逼抢”战术,抢网推压比例明显增加,这样有效瓦解了“逼抢的威胁”,蔡/付海峰的优势也因此而逐步消退,成绩也渐渐回落到以前的状态。由此说明,男双能力的本质性改善,必须在“逼抢、连贯、摆脱与反击”等几个方面的综合提高才能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仲达.羽毛球男子双打击球技术分析[J].苏州大学出版社.2007.3:1-2.

[2]程勇民.剖析中国双打女强男弱之谜[J].羽毛球2007.71-72.

[3]戴金彪.当今羽毛球男子双打技战术运用情况的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8(2):36

[4]程勇民.中国羽毛球男子双打项目技术诊断[J].中国体育科技.1999.6:41-43.

[5]林瑞谟.一九七七年全国羽毛球比赛双打比赛观感[J].中国体育科技,1978(8):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