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接受美学角度对“中国风”流行歌曲的审美解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接受美学角度对“中国风”流行歌曲的审美解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当代流行音乐文化是当代审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进程中,“中国风”流行歌曲的出现让受众一见倾心。从接受美学角度究其成功的原因,在于利用接受者前见,满足接受者期待,完成了特定历时性与共时性的交汇,从而逐步实现了接受者与作品高度的视域融合。由于音乐具有教化作用,优秀的“中国风”流行歌曲对青少年的审美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当代审美文化;中国风;接受美学;原因;青少年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I207.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2)7-0041-03

近年来,“中国风”流行歌曲在当代流行文化中引领着流行歌坛。不少学者专家或对其音乐形式、或对其歌词意境、或对其文化意义等不同角度和层面进行了研究。但是,从美学角度,分析该类歌曲则少有涉足。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其为何受观众青睐,及对我国青少年审美教育有何积极意义等。因此,本文试以审美文化、接受美学为理论视角。从接受者层面浅谈“中国风”流行歌曲的审美特征、成功的原因及其对青少年审美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中国风”流行歌曲与当代审美文化

1.“中国风”流行歌曲的内涵

“中国风”流行歌曲,指新世纪以来,在现代大众文化观念下,以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元素为基本素材而创作的新型流行歌曲。它借用了音符的形式,传达出五千年的传统文化精髓,是中华传统文化在新时期的体现。该类歌曲既因为在形式或内容上含有中国传统文化因素,又因为有周杰伦、王力宏等一批大众所喜欢的歌星的倾情演绎,有像方文山等这样有着扎实国学基础的词人的不断创新,使其在中国歌坛上蔚然而成“中国风”。

2.“中国风”流行歌曲体现了当代审美文化的感性化、形式化、消费化特征。

当代审美文化建立在现代文化系统,尤其是艺术文化系统不断发展和日趋完善基础上,是当代文明和文化日益审美化、日益贴近人类真实生存状态的产物。“中国风”流行歌曲具有审美文化感性化、形式化、消费化的特征,

首先,“中国风”流行歌曲体现了当代审美文化的感性化特征。随着人的需要和审美要求的普遍高涨,以及物质文化形态的极大丰富,感性文化氛围正在逐步形成。“中国风”流行歌曲的创造与宣传过程中,受众被主动或被动的进入流行歌曲文化领域,实际上便进入了一个审美文化领域,歌词、旋律等呈现了最基本的审美元素。审美主体凭借着感官,在不同接受心理的影响下,在整个审美关照过程中,将他们种种心理因素诸如情感、想象、理解等渗入其中,感受歌曲的美。

其次,“中国风”流行歌曲体现了当代审美文化的形式化特征。当代审美文化形式特征表现为展示性、直观性、造型性与流行性等,“中国风”流行歌曲作为时下最受听众欢迎的流行文化之一,本身就具有当代审美文化的形式化特征。突出表现在MV诠释歌曲方面,其通过动态的呈现歌曲意境,一方面,适应了人们在当代生活中,更加崇尚和迷恋文化传播中美的“形象”或影像的心理;另一方面适应了当代人视觉解放的要求,它以丰富多彩的文化图式和形象,为人们提供了无数新的视觉对象。

再次,“中国风”流行歌曲体现当代审美文化的消费化特征。审美文化的消费性,指的是审美主体在生活过程和生活方式上对审美文化产品的直接使用和占有。它促使艺术和审美从过去那种特定的神圣文化圈中走出来,更加贴近大众的生存状态。“中国风”流行歌曲不仅在歌坛独领,也进入了时下各种领域的商业圈,利用商业化的运作模式,使其成为一种时尚。

这股时尚的“中国风”为何会受到大众如此大的支持呢?从接受美学上看来是因其实现了接受者与作品视域的高度融合。

二、从接受美学角度分析“中国风”流行歌曲成功的原因

接受美学认为,“视域”意味着诠释者在前见基础上视野范围的可能性及限制。诠释者与文本具有各自的特定视域,理解的过程,具体到某一诠释之中,就是诠释者从自己特定视域出发去解读文本,在某种思维性沟通中产生一种诠释者的自身视域与文本的视域相融合,而生成新的文本意义的过程。

这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他的完成和三个部分密切相关。第一,接受者的前见,即:阐释者在理解文本之前已经存在于头脑中的意识结构;第二,接受者的期待视域,即:指接受者在进入接受过程之前,根据自身的阅读经验和审美趣味等,对于文学接受课题的预先估计与期盼;第三,意义诠释的当下性(特定历时性与共时汇点)即:艺术作品不是一个自在存在的客体,而是一种具有自身特性的“未完成之物”,在一次次现时性中实现着真理性的某种发生与某种意义的生成。这三个部分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渗透,交互进行,在深度上层层递进的关系。

第一,“中国风”流行歌曲利用了接受者前见,初步实现视域融合。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期熏陶,培养了绝大多数受众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富有民族风格的“中国风”吹来,把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诗词、意象、意境等动态地呈现,唤起了受过传统文化熏陶,同时在现代文明中左冲右突的人们普遍的情感共鸣。

其次,极富美感地运用爱情这个永恒话题。爱情流行歌曲是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贴近人们的生活,拉近了音乐与人的距离。“中国风”流行歌曲,作为时下最为贴近中国大众的音乐文化,自然离不开爱情主题的流行歌曲。例如:《发如雪》、《长恨歌》等在词境上都以爱为主题。

再次,歌曲前期的猛烈造势不容忽视。“中国风”歌曲,采用了现代商业社会的宣传模式。全方位明星包装,对歌曲的买点进行放大宣传,有时甚至运用炒作手段,进行这类歌曲的前期造势,让歌星与歌曲努力进入接受者的视野,人为形成他们的前见。

第二,“中国风”流行歌曲满足接受者的期待视野,进一步实现视域融合。

前期的猛烈宣传,在制造听众前见的同时强化了听众的期待视野,从而增加了听众对其的关注度,让受众从被动的接受转化为主动地期待。

首先,满足了受众对歌曲本身所带来的愉悦感的期待。愉悦代表了人的较高境界,愉悦作为一种高级的精神活动与享受,应该与“”加以区分,虽然愉悦中不可避免的包含了的成分,但绝不只有。